故事要追溯到1968年,那時我還在東北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到耶里時間雖然不長,但我心底卻藏著一個愿望:什么時候能去佳木斯瞻仰劉英俊烈士墓。
當年,說到劉英俊烈士,當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一名年輕的解放軍戰士,外出時為救群眾攔驚馬而光榮犧牲。那時全國掀起了學習劉英俊的熱潮,現今60歲上下的人對這件事恐怕還記憶猶新。
從我們兵團到佳木斯雖然只有一百多公里,但由于交通不便,去佳木斯要乘長途汽車再換火車,火車的班次又不多,周日一天的休息時間根本不夠。終于機會來了,1968年7月,兵團安排我和同事去佳木斯出差。
我們一到佳木斯就抓緊去辦公事,之后,來不及瀏覽佳木斯的市容,也顧不上逛商場,按照當地人的指點,乘公交車來到烈士墓地。墓地就是烈士犧牲的地方,墓地旁還建立了烈士事跡陳列館。我首先向烈士墓致哀,又小心翼翼地繞烈士墓一圈,生怕驚醒沉睡的烈士。在紀念館觀看了烈士的生平事跡、烈士遺物、遺言,心靈又一次得到凈化,對適應邊疆的艱苦生活無疑增加了動力。最后我按照當時的習慣,手捧語錄,凝視遠方,在烈士墓雕像前留了影。
如今,48年過去了,每當看到這張留影,當時的情景就歷歷在目,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跡令我肅然起敬,那種為了人民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永遠值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