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紀成
干部隊伍建設是今年全區重點工作重點項目推進大會研究部署的重點工作之一,會議強調推進干部能上能下,是全面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的重要舉措,這項工作抓好了,對于促進干部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推進能上能下,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干部干事創業的重要保障。新常態新任務新要求,迫切需要建立適應改革發展形勢的干部管理機制,推進干部能上能下,激發干部隊伍整體活力。
一個《規定》作出制度規范
2015年7月,中央正式頒布《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這是建立健全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機制的一個突破。
改革開放以來,退休制度的建立,解決了事實上存在的領導職務終身制的問題;任期制的實施,使領導干部在一個崗位上的任職時間有了必要限制;1986年,中央轉發中組部制定的《關于調整不勝任現職領導干部職務幾個問題的通知》,探索以干部德才表現為標準推進能上能下,邁出了制度建設的重要一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全面從嚴治黨作出重要戰略部署。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中央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干部選拔任用、干部教育培訓、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干部問責、干部兼職、干部檔案管理、“裸官”治理等方面制度,全面加強干部從嚴管理,取得明顯成效。能上不能下,是長期制約干部工作的難點問題,雖然近些年作了很多探索,但一直沒有有效解決,相關法規制度還是一塊短板,總體上能上能下尚未常態化、機制化。
《規定》認真貫徹中央關于干部隊伍建設的新精神新要求,充分吸收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成果,進一步完善了從嚴管理干部制度體系,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證。《規定》明確“下”的標準,規范“下”的方式,疏通“下”的渠道,有利于促進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形成完善的工作機制和良好的用人導向;有利于激發干部隊伍整體活力,促使干部認真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真正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
《規定》貫徹從嚴要求和聚焦解決“下”的問題。它的主基調是嚴字當頭,嚴格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全面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的要求,把“從嚴”體現在制度安排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之中。在指導原則上,強調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對不符合好干部標準的,堅決進行調整。在制度規定上,強調嚴格執行干部退休制度、任期制度、問責制度、嚴肅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等,并對相關制度規定進行完善,進一步嚴格程序、規范方式、細化措施。在制度執行上,強調嚴明紀律,建立工作責任制,強化監督檢查,從而將從嚴要求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它的另一個鮮明特點是對準問題、聚焦難點,從實踐看,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的難點,主要是怎樣把那些沒有大過、沒有嚴重違紀違法行為,但在其位不謀其政、能力素質不適應的干部調整下來。因此,《規定》在強調嚴格執行干部退休制度、領導干部職務任期制度、加大領導干部問責力度的同時,重點對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問題作出規范。
《規定》集中規范了干部“下”的6種渠道,分別是到齡免職(退休)、任期屆滿離任、問責處理、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健康原因調整和違紀違法免職。重點明確了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的10種情形,概括起來主要包括政治上不守規矩、廉潔上不干凈、工作上不作為不擔當或能力不適應、作風上不實在等。新增了對領導干部進行問責的5種情形,分別是落實從嚴治黨責任不力,貫徹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不到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或者分管領域在較短時間內連續出現違紀違法問題的;法治觀念淡薄、不依法辦事,不按法定程序決策,或者依法應當及時作出決策但久拖不決,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抓作風建設不力,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或者分管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比較突出的;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任人唯親、營私舞弊,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或者分管領域用人上不正之風比較突出的;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身邊工作人員教育管理不嚴、約束不力,甚至默許其利用自身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同時,對于推進“下”的操作程序,進行了具體規定。從一定意義上說,《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重點解決的是“上”的問題,《規定》重點解決的是“下”的問題,一“上”一“下”、組合實施、相輔相成,進一步完善了干部管理制度鏈條、工作格局,標志著干部工作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和高度。
三個《辦法》設置三道關口
為貫徹落實中央《規定》,今年2月,自治區黨委出臺了《對作風不嚴不實領導干部進行談話誡勉的暫行辦法》《對工作不盡職盡責領導干部進行離崗培訓的暫行辦法》和《對不適宜擔任現職領導干部進行組織調整的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三個配套文件。
推進干部能下,目的不是處理更多干部,而是為了警示和提醒不在狀態的干部,激發干事創業精氣神。自治區制定這三個《辦法》,堅持把教育和管理挺在前面,在違紀違法前設置三道關口,根據干部存在問題的輕重程度,明確作風不嚴不實、工作不盡職盡責、不適宜擔任現職三種類型領導干部的具體標準,分別采取談話誡勉、離崗培訓、組織調整三種方式進行組織處理,防微杜漸,警示在先,防止小毛病演化成大問題。三個《辦法》針對不同情形嚴把關口,環環相扣,形成了整治為官不正、為官不為、為官亂為的制度鏈條。
對作風不嚴不實領導干部,《辦法》 明確了應當進行談話誡勉的6種情形。通過談話誡勉,勤咬“耳朵”,常扯“袖子”,抓早抓小抓預防,切實形成常抓常管的糾錯機制。
對工作不盡職盡責領導干部,《辦法》明確了應當進行離崗培訓的5種情形。通過離崗培訓,著力解決干部能力不足、為官不為等問題,促使干部端正工作態度,提高履職能力,切實形成擔當負責、履職盡責的良好局面。
對不適宜擔任現職領導干部,《辦法》明確了應當進行組織調整的10種情形。通過調離崗位、改任非領導職務、免職、降職等方式予以組織調整,切實形成人崗相適、優勝劣汰的用人環境。
這三個《辦法》,是自治區黨委貫徹落實中央《規定》精神的具體舉措,既體現了從嚴要求,又體現了組織關懷。
把握好“四點要求”要做到“四個有”
全區重點工作重點項目推進大會強調,推進干部能上能下,重點是貫徹好一個《規定》、執行好三個《辦法》、把握好“四點要求”。
各級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一定要把《規定》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充分發揮制度的規范、引導、激勵、約束作用,推動形成能“下”的常態化機制,切實解決為官不正、為官不為、為官亂為等問題。要把落實三個《辦法》與貫徹中央《規定》結合起來,與干部育、選、用、管各個環節結合起來,與推進重點工作重點項目結合起來,真正讓制度生威、法規生效。
把握好“四點要求”,推進干部能上能下,要做到“四個有”。要下之有據,綜合分析年度考核、平時考核、任職考察等具體情況,充分運用調研督查、巡視審計、干部監督等工作結果,注意聽取群眾反映、了解群眾口碑,作出客觀公正評價和準確認定,使“下”的干部服氣。要下之有序,嚴格執行中央《規定》和自治區三個《辦法》明確的有關要求,堅持依法依規,嚴格按程序走,確保不偏差、無漏項,使干部的“下”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要下之有力,建立健全推進能上能下工作責任制,黨委(黨組)要承擔主體責任,黨委(黨組)書記要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組織人事部門要承擔具體工作責任,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直面現實矛盾和問題,排除各種干擾和阻力,切實把《規定》和《辦法》執行下去、落實到位。要下之有路,推進干部“下”,不能搞“一棍子打死”,要充分體諒和理解干部承受的壓力,認真細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引導干部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幫助他們整改提高,工作表現好、做出成績了,仍然可以重新起用,實現干部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環。
推進干部能上能下,最終目的是促進事業發展。我們要把創造性工作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區別開,把敢擔當和亂作為區別開,把不確定因素影響和失職瀆職區別開,把從事業出發和以權謀私區別開,旗幟鮮明地支持擔當者、保護擔當者,切實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誤的環境氛圍,推動廣大干部心情舒暢、充滿信心,積極作為、敢于擔當。 (責任編輯/許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