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男
2009年7月13日,對于北重人來說是一個里程碑的日子。這一天,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歷時3年、自主研發的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及生產線(以下簡稱“360項目”)建設竣工,成功擠壓出第一支合格的無縫鋼管?!?60項目”總負責人、北重集團副總經理雷丙旺及其技術團隊的研發成果,讓我國第一次進入“極端制造”領域,創造了中國奇跡。
矢志填補國內空白
萬噸級重型裝備是一個國家制造能力的標志,涉及設計、制造、運輸、安裝等諸多難題,屬于“極端制造”領域。2004年,剛剛進入厚壁鍋爐管市場的北重集團,為了提高熱效率和降低成本,計劃購買一臺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可是此前,我國3000噸以上的臥式熱擠壓機只有兩臺,而且都是進口的。當時世界上只有美國威曼·高登公司掌握重型擠壓技術,擁有3.15萬噸垂直擠壓機組。雷丙旺說:“北重集團與威曼·高登公司及一家德國鍛壓設備供應商進行了長時間洽談,美國人堅稱‘這一技術為國家核心技術,不對外轉讓,并對我國實行嚴格保密。而德國人則稱他們沒有做過3萬噸級的垂直擠壓機,但有多年技術積累,開價0.9至1.1億歐元,當時約合10億元人民幣?!?/p>
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及天文要價,已有多年技術積累的雷丙旺經過詳細的調研后,決定挑戰這個在當時看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北重集團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決定由雷丙旺主持國家重大專項“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及工藝研究”的課題。
要獨立承擔“360項目”,其技術難度和風險非常大。這條重型擠壓生產線包括一臺3.6萬噸垂直擠壓機及63臺套相關輔助設備的熱擠壓生產線,作為世界的首臺首套工程,可借鑒的現成經驗極少,不論是施工建設、設備制造,還是安裝運輸、調試、人員培訓、工藝工裝等,項目團隊都是首次接觸,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無時不在?!皣馄餍笛b備的宣傳樣本圖片,是我們僅有的參考資料?!崩妆f。
為了這個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無數個電話咨詢、無數次虛心拜訪,雷丙旺組建了由清華大學等國內20余家單位頂尖專家組成的研發團隊,向3.6萬噸垂直重型擠壓技術發起挑戰。
創造“極端制造”領域輝煌
在項目推進的幾年間,雷丙旺放棄了所有的節假日,潛心撲在工作上。在同事的眼中,忙碌是他的“標簽”:在辦公室通常找不到雷總,只要在單位他幾乎都在一線忙碌著;夜深了,還常常能接到他詢問項目有關問題的電話或短信;有時遇到突發狀況,他會立刻召開緊急會議,會議經常到凌晨三四點才結束。
“零距離管理”是他一貫的工作作風。項目建設的每一個環節,不論擠壓工藝、模具研究,還是主機設備設計安裝、液壓系統安裝、設備調試等,他都親力親為。技術攻關期間,雷丙旺跑遍了全國所有相關的企業院校,走訪了無數個專家學者。
作為項目負責人,雷丙旺帶領團隊將先進的基礎理論和實際技術經驗相結合,系統論證,集智攻堅,成功攻克了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擠壓工藝和重型擠壓裝備的設計、制造兩大技術難題。
2009年7月13日,3.6萬噸垂直擠壓機熱試車一次成功,擠壓出第1支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2010年10月,完成工藝試制,實現批量生產,標志著我國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制造技術一舉打破國外壟斷,實現了我國大型擠壓工藝和裝備的系統創新。
北重集團僅用3年時間就完成了國外同類設備7年的工作量,實現了我國重型擠壓技術的跨越式發展。雷丙旺說:“‘360項目投資約3.4億元,大概是當年國外要價的三分之一?!?/p>
“360項目”研制成功后,厚壁無縫鋼管在國際市場的價格隨即從當年的每噸十幾萬元人民幣驟降至目前的每噸5萬余元人民幣,僅此一項每年就為國家節約近百億元人民幣,該項目對于火電、核電、風電、石油、航空、航天、船舶等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自主發展和國防建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項目投產6年來,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工程始終作為世界領先的擠壓技術和工藝,彰顯著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實力。而雷丙旺和他的技術團隊,仍然不斷攻堅克難、不懈努力。
“叫板”高端材料成型研發
帶著成功的自信,雷丙旺將眼光投向更高遠的目標。
扭轉我國電力用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是雷丙旺一直以來的夙愿。
雷丙旺和他的研發團隊在超(超)臨界電力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的研發方面大顯身手,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產品規格覆蓋了外徑Ф219-1200mm、壁厚20-200mm、長度<12000mm各種碳鋼、合金鋼無縫鋼管,擠壓生產出火電站鍋爐及核電站用無縫鋼管,產品得到用戶的一致好評。如今,北重集團已成為超(超)臨界火電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的生產基地和電站四大管道P92鋼管國內唯一生產廠家,為我國電力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然而,擺在雷丙旺面前的,是另一座亟待攀登的高峰。
渦輪盤是航空發動機中最關鍵的核心部件,被稱為發動機的皇冠。粉末高溫合金材料是制造高性能、高可靠性、長壽命先進航空發動機用渦輪盤的必備材料。由于受到設備條件限制,粉末盤關鍵制備工藝之一的大變形量擠壓開坯技術一直無法實施。
雷丙旺帶領研發團隊,承擔了國防科工局大飛機材料專項“FHG96粉末渦輪盤材料研制及應用研究”課題,依托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穩步開展了某重大型號飛機發動機用高溫合金的開發試驗工作。在整個攻關過程中不斷優化工藝,克服了試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實現了這一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如今,北重集團已成為世界上第3個能夠擠壓航空發動機高壓渦輪盤用大規格粉末高溫合金棒材的廠家,在世界重型擠壓技術領域占據一席之地,具備了同國外競爭的實力。
雷丙旺成功解決了超(超)臨界火電P92鋼管、航空粉末高溫合金棒材等一系列關鍵材料制造等重大問題,年創效益40億元。
回顧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雷丙旺表示:“項目的成功不僅僅是一套設備、一條生產線的研制成功,也絕不是我個人的成功,是這個項目團隊以及國家高端制造領域的成功?!?/p>
(作者單位:北重集團黨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王英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