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敏
215002 蘇州市 江蘇省蘇州市立醫院本部手術室
?
骨科術中外來器械與手術室器械污染監測對比
徐小敏
215002蘇州市江蘇省蘇州市立醫院本部手術室
摘要目的:探討骨科術中外來器械與手術室器械污染情況。方法:選擇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骨科層流手術室內外來器械80件作為觀察組,選擇同期本院骨科層流手術室內手術器械80件為對照組,分別于手術開始后2.5,3.5,5 h時實施手術器械污染采樣,同時進行兩組冷凝水污染采樣。將所得樣本進行培養,比較兩組采樣的陽性率情況。結果:兩組手術器械手術開始后2.5 h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3.5,5 h陽性率高于對照組(P<0.05)。完成壓力蒸汽滅菌后,外來器械以及手術室器械采集包內殘存微量冷凝水樣本均為10個,其培養結果陽性率均為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嚴格控制手術器械使用時間,對外來器械進行嚴格消毒和滅菌,可以有效降低手術器械導致的污染。
關鍵詞骨科手術;外來器械;手術室器械;污染率;冷凝水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7.036
目前,醫院感染已經成為影響醫療安全的嚴重問題,也是醫院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的問題。隨著醫療的進一步發展,臨床中的侵襲性操作較多,從而導致醫院感染日益增加。外科手術器械是手術操作的必備工具,多屬于無源暫時接觸組織的侵入性醫療器械[1]。這些器械將對患者的安全以及健康造成重要影響,也是導致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手術器械的安全管理,一直屬于醫療風險管理的重點內容??刂剖中g器械感染的發生,必須進行嚴格的消毒滅菌操作。我院積極開展研究,對骨科術中外來器械進行污染監測,分析其污染影響;同時探討壓力蒸汽滅菌后外來器械殘存冷凝水對滅菌效果及污染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材料選擇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骨科層流手術室內的外來器械80件作為觀察組,所有器械均于術前開臺暴露在空氣中,且術中未經使用。選擇本院手術室器械80件作為對照組,所有選擇器械均在手術過程中實施無菌采樣。排除手術時間不足2.5 h的器械、急診手術時實施快速壓力蒸汽滅菌的器械包、應用于感染部位的器械、手術過程中被污染器械以及術中接觸患者體液、血液的器械。兩組手術器械均經壓力蒸汽滅菌。外來器械樣本為滅菌后器械包內存在微量冷凝水殘存,外包裝完好,器械的化學指示卡以及3 M化學指示膠帶均合格。本院手術室器械要求滅菌合格。兩組器械的具體類型、使用時間等相關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研究中涉及手術主要為膝關節表面置換、脊柱鋼板內固定、腰椎椎板減壓內固定、腰椎復位鋼板內固定等。手術室溫度為20~24 ℃,濕度為50%~70%,入室人數為7~10人。器械包裝均為棉包布。器械滅菌質量控制以及滅菌后保存方式,均嚴格按照衛生部相關標準實施。(1)手術器械污染采樣。兩組器械均于手術開始前相同時間分別開臺使用。當骨科手術實施至2.5,3.5,5 h時,安排手術配合護士蘸取無菌營養肉湯,在被檢器械表面予以反復涂擦進行采樣。每臺手術僅選擇1個采樣時間點,時間點確定為本臺手術即將結束時。完成采樣后,器械不再進行手術操作。(2)冷凝水污染采樣。在滅菌器械出鍋冷卻后,立即打開器械包實施采樣。采樣工作由2人配合進行,嚴格無菌操作,采樣人員戴好無菌手套。1人把持器械,另1人協助蘸取營養肉湯培養液,對被檢器械的表面實施反復涂擦采樣。重點是涂擦存在冷凝水殘留位置。將所得樣本于采樣后2 h內予以培養,將其置于35~37 ℃恒溫培養箱中,予以連續培養72 h,對營養肉湯情況進行仔細觀察。
1.3觀察指標重點觀察樣本培養后的陽性情況。陽性表示存在感染,陰性表示未發生感染。如果肉湯混濁,監測存在生物膜生成,則表明培養結果為陽性;如果肉湯透明、清亮,則表明培養結果為陰性。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手術器械采樣樣本感染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手術器械采樣樣本感染情況比較 例(%)

2.2兩組手術器械滅菌后包內殘存微量冷凝水對器械污染影響比較完成壓力蒸汽滅菌后,外來器械以及手術室器械采集包內殘存微量冷凝水樣本均為10個,其培養結果陽性率均為0。
3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學的進一步發展,骨科手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不少新式骨科手術得到了推廣應用。如此一來,醫院對于骨科手術器械的需要得到增加,新的手術方式不斷發明,手術器械也得到了不斷的創新。但在具體的實踐中,不少新式手術器械具有極高的專業性,盡管使用頻率不是太高,但其使用效果好。而這些設備更新一般較快,并且價格相對昂貴。不少醫院為了有效降低成本,沒有將這些手術器械作為常規器械進行配置[2]。在需要時,一般采取向外單位租借的方式。由外來廠家提供給醫院臨時使用的手術器械叫做外來器械[3]。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提高,各項新型手術的開展需要更多的外來手術器械予以技術上的支持[4]。實際上,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不少的外來器械租用公司。一般情況下,外來器械單件體積比較大,其中的金屬器械比例較大、比較重、構成更加精密和復雜。醫院在使用外來器械的過程中,必須進行嚴格的消毒以及滅菌,才能確保手術過程的安全,這也是醫院使用外來器械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器械的清潔程度不高、器械損耗率高、送貨時間隨意性、術中等待時間長等都成為手術中的影響因素[5]。相同的外來器械將會經常性地在各大醫院間頻繁流動和使用[6],導致院內感染幾率增加,成為一大安全隱患[7]。這導致患者治療時間延長,甚至導致再次手術,嚴重者導致患者死亡。如果對于手術器械消毒不當或者消毒不嚴,將加重這一后果,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和生命安全。
本研究中,分別于手術實施至2.5,3.5,5 h時實施手術器械污染采樣,同時進行兩組冷凝水污染采樣。將所得樣本進行培養。將兩組采樣的陽性率情況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兩組手術器械手術后2.5 h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術后3.5,5 h陽性率高于對照組。這表明,在骨科手術中,外來器械污染率整體上超過手術室器械,在手術進行至2.5 h時,兩者污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在實施手術3.5 h之后,外來器械的污染率逐漸高于本院手術室器械。外來器械的污染率與手術時間關系較為密切,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其污染率不斷升高。但由于樣本量相對較少,還不足以尚判斷總體污染率變化的趨勢。結果顯示,完成壓力蒸汽滅菌后,外來器械以及手術室器械采集包內殘存微量冷凝水樣本均為10個,其培養結果陽性率均為0(P>0.05)。這表明,滅菌后微量殘留冷凝水的存在,對外來器械污染無影響。
綜上所述,外來器械具有較高的污染率,必須進行嚴格消毒和滅菌,在使用過程中,應當嚴格控制手術器械使用時間,可以有效降低手術器械導致的污染。
參考文獻
[1]李亞潔,劉英,張軍花.骨科術中外來器械與手術室器械污染監測對比分析[J].護理學報,2013,20(9):5-7.
[2]殷瑋瑋,徐亞金,施仲芬.消毒供應中心對骨科外來器械全程質量管理的實施方法與效果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2):107-108.
[3]黃克英.骨科術中外來器械與手術室器械污染監測對比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3):69-70.
[4]程笑嶸.骨科外來器械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與實踐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0):269-270.
[5]宋彩霞,曹瑩麗,任玲愛.二級庫房在骨科外來器械管理中的作用[J].臨床醫藥實踐,2011,20(10):799-800.
[6]王雷,康蕓.骨科外來手術器械管理現狀及展望[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4):49-51.
[7]高曉東,胡必杰,沈燕,等.上海市9所醫院骨科外來器械清洗效果監測[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21):5426-5428.
(本文編輯崔蘭英)
(收稿日期:2015-07-10)
徐小敏:女,本科,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