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鵬,武鴻儒,段王平,李鵬翠,衛小春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骨科,山西 太原 030001)
?
雙側示指伸肌變異1 例的報道
趙瑞鵬,武鴻儒,段王平,李鵬翠,衛小春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骨科,山西 太原030001)
示指伸肌是一塊位于前臂后面下部起伸示指作用的小肌肉。而筆者在解剖一具男尸雙側上肢過程中,發現其兩側示指伸肌起點變異,現報告如下。
1解剖標本與解剖方法
10%的甲醛防腐固定后的成年男性尸體標本。按要求層次解剖。
2解剖結果
成年男性雙側示指伸肌起點異常,且異常短小(見圖1)。左側,右側都位于拇長伸肌的尺側伸肌支持帶的深面,起始于橈、尺骨遠側的腕關節囊的背面。此肌由內上斜向外下越過腕骨背面,止于示指的指背腱膜。左側變異示指伸肌肌腹長43.2 mm,寬12.8 mm,厚3.4 mm,肌腱長57.5 mm,直徑4.8 mm,右側變異示指伸肌肌腹長39.5 mm,寬20.08 mm,厚3.2 mm,肌腱長47.2 mm,直徑4.3 mm。左、右側變異示指伸肌都由骨間后血管的分支供血,由骨間后神經發肌支下行于拇長伸肌深面,穿過第四骨間纖維管進行神經支配。
1-示指伸肌;2-指伸肌腱;3-橈側腕短伸肌;4-拇長伸肌;5-骨間背側肌
a 左手原始狀態b 右手示指、小指伸肌腱翻向遠側
圖1雙側示指伸肌解剖示意圖
3討論
正常的示指伸肌[1]位于前臂背部的遠端,在指伸肌的深面,拇長伸肌的尺側。在拇長伸肌起點的下方,起自尺骨后面的下部及鄰近骨間膜,肌束向下移行為長腱,經伸肌支持帶的深面,在示指近節指骨的背面與指總伸肌的示指腱膜相結合,其作用為伸指。而據《中國人體質調查》記載,500 例上肢有13 例示指伸肌缺如,12 例有雙腱止于示指指背腱膜[3]。徐鵬等[4]發現1 例雙側示指伸肌的變異,雙側肌腹短小且右側示指伸肌起自前臂骨間膜后面和橈骨下端內側份。而筆者解剖發現的此例變異示指伸肌起始在更遠側即腕關節遠端,肌腹走行于第三、第四掌骨背面,此種變異情況至今未見報道。因此,處理臨床前臂背部和手背部外傷時,尤其在診斷手背腱鞘囊腫時應充分考慮示指伸肌變異的可能[5],減少誤診及不必要的骨骼肌,神經和血管的損傷,避免癱瘓和二次手術。
參考文獻:
[1]靳安民,汪華僑.骨科臨床解剖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05.1
[2]劉恒興,任同明.全彩人體解剖學圖譜[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7:72.1
[3]鐘世鎮,何光箎,劉正津.手背肌腱的類型及變異[J].解剖學報,1965,8(1):71-82.1
[4]徐鵬,韓世教,張亞娟.雙側示指伸肌變異1例[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1994,12(2):107.1
[5]劉少華,馮亞高,張向寧.示指仲肌變異誤診為腱鞘囊腫[J].臨床誤診誤治,2011,24(1):80.
作者簡介:趙瑞鵬(1991- ),男,研究生在讀,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骨科,030001。
收稿日期:201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