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壽
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54萬人死于心臟猝死。國家十五攻關對于心臟性猝死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的數據顯示:我國心臟性猝死發生率達41.8/10萬。對心臟性猝死的病因分析中發現,80%的心臟性猝死患者的病因是冠心病,只有15%是因為各類心肌病,剩余5%為其他病因。
我國在1991年統計,年齡35歲以上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患病率男性為346.98/10萬,女性為254.18/10萬,合計299. 94/10萬。雖然我國冠心病發病率較低,但病死率較高,而且近年來發病率和病死率迅速上升。
冠心病的危害在于,由于血脂代謝紊亂、高血壓、不良遺傳等因素造成冠狀動脈壁的結締組織增生,細胞內外膽固醇、脂肪酸以及碳酸鈣的沉積,膠原蛋白和蛋白聚糖的聚集使動脈壁變硬變厚,動脈變細、變窄,失去彈性,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隨著產生。
危險因素多
眾多研究表明,冠心病有7大危險因素。
一、血脂異常 目前認為它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最重要危險因素。定量分析發現,血清總膽固醇每相差50mg /L,冠心病事件發生率相差5/10萬。實驗表明控制飲食可減少冠心病的發生率和病死率。
二、高血壓 根據我國冠心病對照研究,高血壓是我國冠心病最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治療高血壓預防心臟病臨床試驗表明:有效降低高血壓水平可減少冠心病發病率。我國人群監測結果表明,收縮壓每相差2.0mmHg,可使冠心病事件相差6.0/10萬。因此積極有效地控制高血壓,可減少冠心病的發生率和病死率。
三、吸煙 我國近年發表的幾項研究報告表明,吸煙與冠心病關系密切,吸煙與冠心病有明顯的劑量-效應關系,即吸煙量越大,發生冠心病的危險越大。男性每日吸煙10支以上者,其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險是不吸煙者的2.16倍。女性被動吸煙患冠心病的危險性也隨被動吸煙量的增加而增大。大樣本前瞻性研究發現,戒煙可明顯減少冠心病的發病率和再發性心肌梗死,其獲益在一年內即可顯現。根據1996年的抽樣調查資料,我國男性吸煙率為67%,女性為7%。預計2025年我國死于吸煙危害的人數將達200萬,因此,大力提倡戒煙是當務之急。
四、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缺乏,導致糖代謝、脂肪代謝紊亂,使血漿甘油三酯、脂肪酸和膽固醇升高,為冠心病的發生發展創造了條件。糖尿病人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較無糖尿病者高2倍。
五、體重增加 北京調查表明超重者冠心病患病率為7. 84%,非超重者為3.15%,因此肥胖或超重與冠心病存在某種關系。

六、缺乏鍛煉 各地的調查結果顯示,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以腦力勞動較體力勞動者為高,而輕體力勞動又較重體力勞動者為高,不經常鍛煉者又較經常鍛煉者為高。由此可見缺乏運動鍛煉是促使冠心病產生的危險因素。
七、不良遺傳因素 冠心病
并不具備完全遺傳性,但是如果家族里父母患有冠心病,其子女發生冠心病的幾率會比無冠心病者的子女高出5~7倍,并且子女發病的時間會比他們父母更早。
癥狀可辨別
臨床提示,出現以下癥狀,應高度警惕冠心病的發病:
1.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后或心前區悶痛,或緊縮樣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續3~5分鐘,休息后自行緩解。
2.體力活動時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休息后自行緩解。
3.出現與運動有關的頭痛、牙痛、腿痛等。
4.飽餐、寒冷或看驚險影片時出現胸痛、心悸。
5.夜晚睡眠枕頭低時,感到胸悶憋氣,需要高枕臥位方感舒適;熟睡或白天平臥時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緩解。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時出現心慌、胸悶、氣急或胸痛不適。
7.聽到噪聲便引起心慌、胸悶。
8.反復出現脈搏不齊,不明原因心跳過速或過緩。
防控需7招
研究發現,做到以下幾點可有效控制和預防冠心病的發生。
1.戒煙和不吸二手煙。
2.合理的飲食習慣。不好的飲食習慣和不合理的膳食結構,可產生繼發性載脂蛋白異常,并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早年前,美國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曾一度上升很快,自上世紀60年代以后,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殘廢率卻有大幅度的下降。究其原因,多數學者認為,主要歸功于減少膽固醇的攝入和控制吸煙等,從而降低了發生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但在我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膳食結構的不合理、吸煙等易患因素的影響,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殘廢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大量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飲食習慣與冠心病之間有密切關系,平時食高膽固醇食物的人,冠心病的發病率明顯升高。
合理的膳食結構應該是:少食牛油、奶油及各種油膩食物。減少食用肉類,將食用的肉上脂肪除去,吃燒煮的肉,不要吃油煎的肉類。多吃蔬菜,適量水果,平衡膳食。減少鹽的攝食量,攝鹽量減少可以降低血壓。
3.經常運動。如果身體條件許可,每周做兩三次稍大運動量的運動,可減少得冠心病的危險。但必須以漸進的方式來實行你的運動計劃。宜從輕量級開始,如輪流活動肢體,屈膝,擺動雙臂,活動頸、肩關節,逐漸增加活動量。步行是最方便的運動方式,多訪友,作消遣活動。太極拳也是良好鍛煉方式。
4.減輕精神壓力,尋求各種途徑來調解生活上的壓力。可以培養嗜好或通過運動來緩解日常生活中的緊張情緒。
5.控制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和糖尿病。
6.注意氣候變化。氣候寒冷或冬春季節以及氣壓低時,冠心病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就會增加。在寒冷、潮濕和大風天氣,冠心病發病率高是因為寒冷刺激,特別是迎風疾走,易使交感神經興奮,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體循環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多;同時,也可誘發冠狀動脈痙攣,使管腔持續閉塞或擠壓斑塊使內膜損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使管腔急性堵塞,也可導致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在高發季節里,冠心病患者應注意御寒保暖,減少戶外活動,以防意外發生。
我國山東地區在3~5月份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最高;北京地區,每年的4月和11月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發病高峰期。秋末冬初和早春,我國多數地區的大氣壓、風速、溫差都處于極不平衡狀態,而變化多端的氣候可能導致心臟血管發生痙攣,直接影響心臟本身的血液供應;再則寒冷的季節里,常易發生感冒和支氣管炎,這一切對患有冠心病的病人都十分不利,常是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主要誘因。
7.定時檢查身體并遵照醫囑。一旦出現前述可能的冠心病癥狀,應立即就醫檢查,確定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40歲以上者,應定期做血膽固醇、血壓、血糖、心電圖等檢查。若需要時醫生會進一步選用其他專門檢查,總之,早診斷早治療會得到更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