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桂雙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的經濟在多個領域與國際接軌,不同程度的帶動了省會以及鄉鎮的經濟發展。但是這種開放性的經濟政策也對鄉鎮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形成了嚴峻挑戰。為了適應這種新的經濟發展形勢,鄉鎮政府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經濟管理能力,轉變經濟管理方式,以更好的管理促進鄉鎮經濟向著可持續增長的方向發展。本文主要對新形勢下鄉鎮政府面臨的經濟管理問題進行分析,進一步探索鄉鎮政府加強經濟管理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鄉鎮;政府;經濟管理;能力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01
加強鄉鎮經濟管理是提升這一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發展效率的關鍵,同時也關系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長遠穩定發展。在社會經濟轉型過程中,如何實現鄉鎮政府職能的轉變,提升鄉鎮的經濟管理水平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現有的管理過程中,很多鄉鎮主要將精力集中在現代化建設項目上,嚴重忽略了對自身經濟的管理,從而阻礙了鄉鎮經濟的發展。為此,在加強現代化建設的同時,應該注重新時代對政府管理職能創新的要求,從中探索有效的政府經濟管理方法,為鄉鎮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一、我國鄉鎮經濟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鄉鎮政府經濟管理職能不健全
我國鄉鎮政府對經濟管理的職權不統一,鄉鎮政府所擁有的職責權利都是名存實亡,較高的權利大多數把握在縣政府甚至是省級管理部門的手中,各種職權名義上都是條塊結合,實際上卻是條塊分割的模式,導致工作中出現問題難以有效的協調。鄉鎮政府不僅沒有管理該區域財政和土地財產的權利,甚至對那些與農村發展有著直接關系的農用機構建設管理的權利都沒有。政府履行了應有的職責卻沒有與履行的職責相匹配的權利,過小的管理權限難以統籌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缺乏完善的鄉鎮建設體制
鄉鎮在規劃過程中沒有超前的規劃意識,規劃編制較為落后,內部布局雜亂,管理薄弱等問題嚴重影響了經濟的正常發展。此外,鄉鎮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經濟發展的要求,對于道路建設、供水供電設施的建設以及通訊設備的建設都嚴重缺乏。小城鎮建設中沒有健全的管理機構,也缺乏完善的管理體制,施工人員不做施工規劃甚至不按照具體的施工規劃進行施工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鄉鎮為促進商業經濟的發展,在城市道路中建設商業街,將整個城鎮偽造成一種帶狀形狀,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同時也影響了城市的美觀度。
(三)經濟管理方式過于死板
現行鄉鎮政府管理經濟的方式有待改變。政府在對經濟進行管理過程中,往往是借助于行政手段實施經濟干預政策,違法了經濟發展的自然規律。此外,在日產生活中,鄉鎮管理往往體現出上頭千根線,下面一根線的管理模式。上級管理部門通常會將一些任務落實到鄉鎮,但是鄉鎮政府管理人員為了應付各部門的大小會議,里外忙活,成了上傳下達的工具,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無暇謀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職能,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不能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
二、深化鄉鎮政府經濟管理體制的措施
(一)健全鄉鎮政府管理職能
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政府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但是鄉鎮政府職能不健全嚴重影響其對市場的宏觀調控。因此,需要健全鄉鎮政府職能,用規章制度清楚的界定鄉鎮政府和縣政府之間的職責權限,明確鄉政府應有的權利,避免形成有名無權的空殼。在實施鄉鎮經濟管理中,鄉鎮政府管理的重點應該轉向經濟發展方向的規劃以及思路的設定方面,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協調監督的作用,留給農村企業和農戶更多的空間。鄉鎮政府是權力的主體,也是權力的實行者,不該由他們負責的事情需要詳細規劃,不需要他們履行的義務也應該有效落實。將那些不該由鄉鎮行使的職能轉給企業或者是社會組織者,健全和完善那些本該屬于鄉鎮政府的職能和權限,增強政府對經濟的管理了職能和調控能力。
(二)建立健全經濟管理組織機構
體制的不完善勢必會對人們的約束減弱,給那些不按制度辦事的人提供了胡作非為的機會。為了改善這種現狀,需要建立健全經濟管理組織機構,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包括對管理人員的獎懲制度以及晉升制度的建立,在對不恰當的管理行為進行約束的同時還能夠提升人們的責任意識以及管理效率,提高政府部門管理人員為人民服務的熱情。從而為鄉鎮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制度基礎。
(三)改變傳統的經濟管理方式
經濟管理方式的轉變首先應該從管理者思想上的轉變開始。思想對管理的實施起到指導性作用,經濟管理方式的轉變自然與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政府管理者應該拋棄傳統的思想觀念意識,加強創新和學習,應用是的方針政策對鄉鎮經濟進行管理,更好地迎接新形勢下面臨的經濟挑戰。其次是管理手段的改進,市場經濟之前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模式,主要是采取政府干預經濟的手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經濟的發展。因此,需要順應新時代的要求,從宏觀調控上實施政府對經濟的管理。
三、結束語
對鄉鎮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強化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其中一個是從機構設置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完善相關組織機構,加強對經濟管理的制約和規范;其次是從人員方面入手,加強政府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管理意識,強化管理觀念,加強管理職能的創新,方便政府管理人員更好的為人民辦實事、解決人民日常經濟困難,為鄉鎮經濟發展提供自力資源和基礎保障,促進鄉鎮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麗.試論鄉鎮經濟管理[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9):187.
[2]孫福偉.鄉鎮基層經濟管理工作風險控制研究[J].經濟視野,2014(11):496-496.
[3]遲煥兵.鄉鎮政府如何加強經濟管理能力[J].中外企業家,2014(32):46-46.
[4]王艷峰.淺議鄉鎮經濟管理的常見問題和對策[J].經濟視野,2014(6):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