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彬
摘要:人才流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人才流動指組織間的流動,也就我們通常所說的“跳槽”;廣義的人才流動是指人才從一種工作狀態到另一種工作狀態的變化。人才流動之所以存在必有它的合理性,無論對國家、企業乃至個人,都是有益處的。當然,人才流動還應該把握一個“度”字,那就應該是在一定范圍、因素控制之下的。科學、有效的人才流動是整個社會資源的再一次優化配置,是對人才競爭和市場供求進行的“二次”分配,這樣才能對現代化建設的進程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目前我國人才流動還存在一定的瑕疵,那就是人才流動的不平衡性。本文淺析了當前我國人才流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路徑,最終目的是促進全社會的人才合理流動,使人才的組合價值最大化。
關鍵詞:人才;流動;問題;路徑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01
一、合理人才流動的重要性
首先促進人力資源的有效優化配置。因為無論是在企業內部還是在企業外部都會形成所謂的“人才標準”和與其相對應的“薪資標準”,二者會產生連帶關系,這種經濟關系達到平衡時,就成立了人力資源的最佳組合,否則會產生人才的流動。其次是促進內部員工的工作熱情與企業內部效益的增加。企業內部也要實行崗位競爭機制,并且讓崗位與效益以及經濟利益掛鉤,那么員工也就會刻苦工作、努力學習,以此提升自我,從而使內部人才的配置達到最佳化,最終促進企業人力、物力、財力的有機結合。
二、影響人才流動的因素
首先是產業結構的調整。因為產業結構的調整是從較低的形式向合理化、高級化轉換,此過程的升級一定會帶動人才、設備、技術的革新。其次科技的發展。當今科技發展飛速形成了產業鏈,如電子軟件、互聯網技術、信息平臺使有志之士群英薈萃。最后地區差異。因為地區差異可以導致人們的薪資水平、生活質量、消費能力、工作環境等方面的不同,從而促進人才的流動。
三、當前我國人才流動存在的問題
1.無序的人才流動,導致局部地區人才流失日益嚴重
人才流失,其實是一種微觀的狹義性的概念,是相對于某個個體而言。是對企業人力資源的極大破壞,它可以使企業失去發展的動力源泉,甚至是扼殺企業的一種頑疾。改革開放以來,不僅是企業,甚至是社會的人才流失十分嚴重。主要表現在在校學生與科研人員出國留學后定居海外。由于市場經濟連鎖反應和心理作用的影響,所以人才會順理成章地向高薪酬、高職位、高權利去探詢。這種 “趨高性”使人才流動現象愈演愈烈。
2.國家缺乏健全的人才流動機制
可以這樣理解,人才流動的根本目的是使其在物質上、精神上都得到最大的滿足,這是人們生活的社會取向。但是目前我國社會的各種保障體系不健全,又加上人才的工作需要、精神需求、物質保障得不到相應的滿足,所以人才會逐步向“最高處”“次高處”等依次聚集、擴散、轉移。這樣會使人才的分布越來越失衡。從而會影響社會整體的發展與進步。
3.人才回流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我國加入世界WTO組織后,不少國外海外人士對我國有了深刻的了解與細讀,懂得了我國的政策傾向與優惠政策,所以就有了不少國內流失的人才又進行了回流,尤其是近年來此現象逐漸增多。這一方面反映出國內的市場資源有效是吸引人才回流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滯后性、盲目性。其潛在的危害是大部分人鉆國家政策的空子,只看到目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市場經濟規律。這樣從長遠方向看,勢必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
四、采取合理人才流動的舉措
1.單位內部應該營造一個適合人才流動的優良環境
我們前面說過,人才是需要有序流動的,不能是一潭死水、苦海。所以應該給人才流動搭建一個系統平臺,這對任何一個單位來說都至關重要。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盡其才,充分釋放他們的潛能,就要建立一個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在這個機制里既體現我國優良文化傳統,又體現了新的國際先進管理理念,那就是在全員上下都形成了公平、民主、透明、和諧的氛圍,讓人才競爭有序,公平合理。這種環境還可以運用中介機構橋梁似的作用來協調人才與用人單位間的矛盾;可以創造出人才能享受到相當或高于在發達地區享受到的一切。
2.在發揮市場機制的同時,國家應建立有效的人才流動制度
其實人才流動在本質上就是人力資源的重新配置過程。這一配置的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調節人才市場的供求關系,然而我國對人才市場化管理的格局還處于初級階段,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如受到行政隸屬關系、機構重疊、業務分割肢解不合理等現象造成的管理混亂,最終形成了市場行為的不規范。因此,必須將市場與宏觀調控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為人才流動建立規范的服務體系。所以國家應該盡快出臺一些適應人才流動的法律法規,真正地做好市場的基礎性作用。
3.關注人才的回流,強化政策的引導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看到人才流動是個“基本定律”,人才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機會,讓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永不謝幕。國家也應該在出臺一些優惠政策的同時,出臺一些法律法規來輔助管理。以此來避免人才回流的盲目性與短暫性,使人才回流具有新的創意,讓人才回流在我國有個生長、開花、結果的機會。如在項目合作過程中,將長期項目與短期項目相結合,將項目的深度與難度進行延伸,這樣才能更好地抑制人才回流的盲目性。使人才在合理與流失方面有個合理的“度”字。
五、結束語
總之,在人才流動存在的問題及路徑選擇上,我們還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在促進人才科學合理流動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據此我們應該從國家、社會、單位、個人等方面入手,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創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和諧社會,人才與企業共贏的生動局面,真正實現人才的合理流動同我國經濟、政治、文化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陽.當前我國人才流動存在的問題及路徑選擇[J].法制與經濟(下旬),2009,06:118-120.
[2]周順卿.優化人力資本成長的路徑和政策研究——以杭州人力資本發展問題為例[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5,04: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