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
摘要:隨著傳統煙區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煙葉的可持續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挑戰。為實現新常態下傳統煙區的可持續發展,不斷開創農業發展的新局面,本文以許昌傳統煙區為例,深入研究分析了該煙區的地理區位、自然資源、種煙歷史以及新常態下制約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和形成原因,提出了突破發展瓶頸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新常態;傳統煙區;發展;瓶頸;突破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9-000-01
一、前言
許昌生態條件得天獨厚,早在明末清初,就開始曬煙種植,1913年烤煙試種成功,是中國烤煙生產三大發祥地之一,素有“煙城”、“煙葉王國”之稱,所產煙葉是中國濃香型煙葉的典型代表。上世紀50、60年代,許昌地區常年種植煙葉100多萬畝,最高年份收購總量占河南省的94.56%,占全國的1/3。1958年8月7日,毛澤東主席視察許昌襄城縣時稱贊說:“你們這里成了煙葉王國了”。70年代,煙葉規模穩定在80萬畝左右。80年代行政區劃后,煙葉規模穩定在40萬畝左右。目前全市煙葉規模在13萬畝左右。多年來,許昌煙葉的發展對滿足人民生活需要,繁榮農村經濟,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為國家積累資金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面對新常態,現代農業對傳統煙區的科學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影響煙區發展的因素越來越多,制約煙區發展的瓶頸逐漸凸顯。本文通過現狀分析、原因查找,理清了傳統煙區發展的基本思路,為我省我國傳統煙區的健康科學發展提供了理論參考。
二、制約傳統煙區科學發展的瓶頸分析
1.土壤質量退化。許昌煙區地處中原,人口較多,人均土地較少。為了彌補數量不足,常年連作、套種,長期使用化肥、農藥等來提高產量、增加收益,造成土壤有機物質減少,所含養分比例失調,土壤結構破壞,土壤基礎肥力下降,生產投入持續加大,農業生產成本越來越大,從而導致煙葉質量下降,收益降低,煙區面積越來越小。
2.病蟲危害嚴重。由于生態環境的不良改變、技術措施和植保措施落實不到位,特別是大量化肥、農藥的施用帶來了嚴重的負效應,導致生態環境惡化,煙草病毒病、根黑腐病、黑莖病、赤星病、蚜蟲、青蟲等病蟲害發生較為嚴重,不僅造成煙葉產量降低、品質變差、效益減少、成本上升,而且打擊煙農種煙信心和積極性。
3.自然災害發生頻繁。近年來,幾乎每年都發生有不同程度的干旱災害(秋冬旱、春旱、初夏旱、伏旱),干旱發生頻率越來越高,干旱程度不斷加深,影響了煙葉正常生長。除干旱外,濕澇、冰雹、低溫也對煙葉生產構成嚴重威脅。
4.比較優勢降低。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傳統的“煙糧比價”已失去了對農民的吸引力,目前農民關注的是“煙經對比(畝產值)”、“投入對比(投資投勞)”和“風險對比(風險性與穩收性)。如果煙葉的豐產、穩收與提高勞動效率等生產方式變革不夠快,煙葉的比較優勢將日趨弱化。
三、突破傳統煙區發展瓶頸的基本思路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煙區基礎設施建設,是改善煙區生產生活基礎設施狀況,提高煙區綜合抗風險能力的客觀需要。應圍繞傳統煙區搞好項目規劃與建設,積極協調農業、林業、水利等涉農部門,充分利用好國家的各項扶持政策,積極爭取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整合涉農資金,優化支農資金使用辦法,集中傾斜于傳統煙區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高傳統煙區抗風險能力和生產可持續發展能力。
2.注重改良土地質量。探索研究秸稈還田、綠肥種植等措施,增加土地有機質的含量,改善土壤的機構,提高土地質量。創新施肥方式,做到配方施肥,平衡施肥,避免長期施用同一種肥料。同時要注意多用有機肥、微生物肥,盡量把土壤酸堿度調整到合適范圍。加強土地檢測,探索研究土壤污染物的臨界指標,論證研究速化薄膜的可靠性,提出對作物造成傷害的某些物質的臨界指標,以便更有效地采取措施,防治污染源,減少因環境污染而造成的污染。
3.探索病蟲害預防體系。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研究探索煙區病蟲害綜合防治體系,密切關注重點病蟲害發生發展趨勢,及時發布病蟲害發生動態,探索建立病蟲害綜合防治預警體系,對煙區農業生產全過程實行統防統治,減少病蟲草害的危害,提升煙區安全生產能力。
4.探索建立風險防范機制。研究建立健全防災減災服務網絡,積極與農業、氣象等部門協作,加強災害預測預報工作,提高煙區災害應急管理水平。加強對煙區風險防范教育,積極探索煙區生產風險救助的新途徑,不斷完善風險救助機制,盡可能降低煙區生產風險。爭取各種資金落實財產保險,探索積極開展風險救助,增強煙區生產能力,最大限度減少自然災害對于煙區生產的沖擊和影響。
5.探索適度規模經營水平。研究探索適合傳統煙區的適度規模、土地流轉方式、經營管理模式、專業化服務模式等,要在農民自愿的前提下,通過規范的土地流轉方式實現土地的相對集中,通過發展規模生產、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降低生產成本和農民勞動強度,不斷提升農民的種煙效益,彌補種煙比較優勢的降低,切實提高農民種煙積極性。
四、結論
通過本文的研究分析可知,隨著地方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傳統煙區的發展遇到了瓶頸,這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更好地突破傳統煙區的發展瓶頸,促進傳統煙區的健康科學持續發展,我們應該客觀理性地分析存在問題,認真查找問題存在的原因,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特別是從加強傳統煙區基礎設施建設,改良土地質量,探索病蟲害預防體系、建立風險防范機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等方面入手,確保傳統煙區可持續發展,為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