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鄭思岑+孫望
摘要:社會安全感是指當人作為個體對社會這個整體的安全的主觀映像,是一種心理活動表現。近些年來社會安全感引起廣泛的關注與熱議,這與公共安全事故頻頻發生并且危害人民生命及財產安全密不可分。本文主旨為研究社會安全感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并以錦州市為調查中心,得到的影響人們社會安全感的主要因素為:食品安全、社會治安、交通安全、醫療安全等。根據上述得到的結果分析存在的問題,針對不同的影響因素提出相應的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安全感;錦州市;問題;社會
中圖分類號:F27;D6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9-000-01
一、引言
李克強總理曾說過“老百姓有安全感,社會才有安定感,國家才能穩發展”,由此可見,黨中央對社會安全感的高度重視。同時,社會安全感也是各地政府及人民所關注的,全國各地的會議中都提出了類似“讓社會更有安全感,讓群眾更有幸福感”的關于增強群眾安全感的議題,可見全國人民都在高度關注社會安全感。如今的中國仍存在許多影響社會安全感的因素,這些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后果不可小覷。在食品安全方面屢見不鮮的“地溝油”問題仍未得到徹底的解決,更有“僵尸肉”竄上餐桌,出現了肉比緝私人員年齡還大的現象;在社會治安方面網絡詐騙泛濫,甚至有“校園暴力”的出現影響祖國的下一代;在交通安全方面“中國式過馬路”的現象仍四處可見,“女新手”也成為新的馬路殺手的代名詞,“酒駕”問題層出不窮;在醫療安全方面,“看病難、看病貴”、“醫患關系緊張”等現象也十分嚴重。
盡管國家對社會安全感的重視度很高,但人們的社會安全感并未因此得到普遍顯著提升,這其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為本文研究的重點。所謂“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基礎與根本,人們的社會安全感與它切切相關,因此,提升人們的公共安全感指數也應由此出發,以此為基點建立完備的體系制度,做到賞罰分明。
二、錦州市社會安全感現狀存在的問題
據調查結果顯示,錦州市社會安全感現狀存在以下問題:
1.食品問題頻發
現如今,隨著社會發展的腳步不斷加快,人們的收入與消費水平呈現上升趨勢。人們越來越關注食品問題,不僅要求口感好,更要保證吃得健康。盡管我們大肆宣揚綠色食品、健康食品,仍有些食品存在安全問題。據了解,絕大多數的食品問題均發生在特定的經濟與道德相作用的環境下,不負責任的生產廠商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在加工過程中放棄使用價格較高的原材料,而是使用大量的人工添加劑達到所需要的口感,危害人體健康。
2.社會治安讓人憂心忡忡
最近媒體揭露社會治安問題嚴重,搶劫盜竊案件接二連三,詐騙更是頻頻出現,尤其是網絡詐騙層出不窮。前不久,虐貓事件在網絡上也是引人熱議。社會治安問題的發生直接影響了社會的運行體制與人們生活的安定程度,是影響人們社會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唯有社會穩定、和諧,才能保證人們安心生活與工作。
3.醫療問題驟起
隨著經濟與科技的高速發展,醫療制度落后于社會的矛盾凸起,“看病難、看病貴、責任不清”問題一直持續至今。醫療基礎設施薄弱、中間人抽成等問題浮出水面。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醫療設施參差不齊,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是影響醫療問題的主要原因。最近出現的醫護人員互相包庇使得醫療事故無人承擔結果,更是讓人心寒。
4.交通事故從未停止
出行是人們每天必要的活動,若不保障人們的出行安全,又能怎樣使其安心生活?道路擁堵(尤其是重要路干)、汽車尾氣、車禍等事件每天都在發生。盡管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以改善這類現狀,可結果卻讓人出乎意料,如駕駛證扣分新規定頒布后,扣分內容與鎖扣分數均有所增加,可是如今酒駕、闖紅燈事件的比率仍未下降。
三、提高錦州市居民社會安全感對策
1.針對食品安全問題,首先,制定嚴密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監管應從食品供應的源頭開始,從根本上防止有害物質造成傷害。其次,可以將有害食品嚴格劃分等級,針對不同等級的危害實施嚴格的懲罰措施,包括召回制度、查封、賠款、刑事懲罰等。還有,政府可以設立舉報電話,郵箱等,供大眾舉報食品安全問題,并且設立高額的舉報獎金。更重要的是要加強信息的雙向流通,例如政府通過網絡等渠道及時向大眾披露食品安全的最新情況,舉報情況等等。最后,我們也可以學習借鑒一些發達國家治理食品安全的經驗和制度。
2.交通安全問題實際上體現的是我國生命教育的缺失,“中國式過馬路”,“酒駕”等社會現象得不到有效解決,是大眾的生命意識不夠強烈,因此,加強全國范圍的交通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當然,更重要的是要不斷完善交通法規制度,加強道路建設,例如設立清晰的路標、警示牌,根據惡劣天氣,彎路,早晚高峰等具體情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等等。
3.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中央總結歷史經驗提出的解決社會治安問題的總方針。在此基礎上,應加強社會治安的基礎性工作,排除治安隱患,嚴厲打擊犯罪分子,同時要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確保執法工作落實到實處。并且,應加大法制宣傳的力度,提升國民素質。現如今科技飛速發展,不法分子的犯罪手段層出不窮,因此,使人民群眾擁有基本的法律常識十分重要。
4.醫療安全向來都是極為敏感的話題,要增強群眾的醫療安全感,必須落實系統完善的醫療衛生法律法規及其相關規章制度、加強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等。并且要緊跟相關部門的質量管理和監控的實施環節。同時也應加強醫療人員的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培訓,樹立良好的“白衣天使”形象,對人民群眾進行相關醫療知識宣傳等。使醫療人員與就醫人員彼此多些理解,緩和醫患之間緊張關系。
參考文獻:
[1]梁玉棟.警惕公民社會安全感的缺失[J].中國城市經濟.2011. 08.15.
[2]郭少華.風險社會背景下城市居民安全感提升研究[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3.10.20.
[3]洪梅,任璐,羅霞梅,李述鵬.社會安全感現狀和原因調查分析[J].金田(勵志).2012.09.15.
[4]梅林.沈陽市公眾安全感影響因素研究[D].東北大學.2010.06.01.
[5]方圣杰,閔昌運,祝陽君,張林.環境暴力暴露、暴力態度對社會民眾心理安全感的影響[J].人類功效學.201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