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沂哲+孫亞光+周劍虹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創新的作用和意義得到了極大的凸顯。因此,各個高校紛紛建立協同創新中心,以便推動科技創新的更大進步。而在高校協同創新中心當中,由于涉及到了多方合作,因此在利益分配方面往往面臨著較大的問題。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應當建立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利益分配系統,更好的平衡各方的利益分配,從而促使科技創新工作的更好開展。
關鍵詞: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利益分配系統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01
前言
高校協同創新中心的模式具有很多的優勢,與以往的產業技術創新、合作開發、技術轉讓等產學研合作模式相比,協同創新中心在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的方面更為重視,能夠實現更有效的資源整合與聚集。幾何國家區域發展、行業產業、科學前沿、發展戰略等方面的要求,高校協同創新中心能夠發揮出更為良好的作用和效果。而為了確保協同創新中心的良好運行,必須對利益分配問題加以重視。
一、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利益分配系統分析
(一)主體利益訴求
在高校協同創新中心當中,主要的主體包括參與協同創新的各個單位,例如政府、高校等,其中的主導機構通常就是牽頭單位。根據不同的單位性質,可將協同創新中心的主體劃分為政府、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機構或組織。在協同創新中心,各個單位利用這一平臺密切的開展合作。不過,針對迫切需求或重大問題的核心目標,在不同的主體中往往具有不同的利益訴求。不同的協同單位對于獲得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也有著不同的需求。其中,政府、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都期望能夠獲得相應的利益,因而需要良好的利益分配系統加以協調,從而維持良好的秩序。
(二)利益分配特點
在高校協同創新中心的利益分配系統中,具有很多方面的特點,例如動態性、復雜性、協商性等。在合作過程中,如果協同主體、市場環境等發生變化,合作方的實際和預期投入之間出現了差異,會使高校協同創新中心的得到的利益發生變動,因而會造成利益分配的變化[1]。在高校協同創新中心中,包含了政府、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不同主體,由于各方核心能力不同,因而技術創新、投入方式也有所不同,因而在利益分配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大的復雜性。高校協同創新中心中的各個主體具有平等的地位,因此在利益分配中,應當通過協商加以確定。
(三)潛在問題分析
由于高校協同創新中心涉及到了很多主體,因此在利益分配中,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在索取目標、評價標準、管理制度、法律制度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在實際合作當中,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原因,不同的利益主體通常都認為自己的貢獻比較大,因而期望得到更大的利益。對于不同主體來說,在知識產權歸屬、成果轉化轉讓、技術價值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因此難免對利益分配產生一些想法。在協同創新中心,往往缺乏良好的利益分配機制和機構,對利益分配中產生的矛盾進行解決。此外,在當前的法律體系中,也缺乏對這一問題的規定和說明[2]。
二、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利益分類系統建立
(一)利益協調委員會
在高校協同創新中心當中,各個主體都使單獨的個體,因此在利益分配當中難免會產生一定的沖突或分歧。所以,可以在協同創新中心內建立利益協調委員會,由各個主體中的成員共同擔任,從而對利益分配進行協調,對各方主體的利益訴求進行代表,確保高效、公平、公正等對利益分配問題進行處理。利益協調委員會可以由理事會進行選舉產生,注意對各個不同主體成員的包含,從而使各個單位的利益都能夠得到保證。在實際工作中,利益協調委員會除了對利益分配情況進行協調以外,還應當對利益分配的實際情況,以及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前采取措施進行應對[3]。
(二)利益分配系統制定
在高校協同創新中心,不同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是通過利益分配體現的,其中主要包括了利益分配模式選擇、利益分配原則制定、可供分配利益界定、利益分配影響因素等內容。在進行利益分配系統的制定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各個主體之間的利益平衡,對于利益的分配模式、分配原則、分配內容、影響因素等,可以理事會進行研究確定。可采用總額支付模式、提成支付模式、混合支付模式等方式,在分配中要注重民主協商、平等參與、投入收益一致、風險利益掛鉤、公平效率兼顧、個體集體集合等原則。對于投入資源、承擔風險、技術創新貢獻、努力水平等影響因素,也應進行細致的考慮。
(三)利益分配流程實施
在高校協同創新中心的利益分配中,具有動態性的過程,在實際的分配過程中,具有很高的復雜性[4]。在協同創新中心,可能存在不同的技術先進性、合作形式、合作范圍、所處環境等,因此在利益分配流程的實施中,不能完全的照搬照抄,而是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在實際的利益分配當中,應當認識到合作動態性和影響因素復雜性,對利益分配格局和模式進行靈活的調整,對于合作主體間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應當進行有效的解決。通過基礎分析和績效分析,對相應的利益分配方案進行制定調整,從而更好的進行執行,確保各個利益主體的利益訴求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
三、結論
高校協同創新中心是當前一種十分主要的形式,對于科技創新和發展進步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而在協同創新中心通常具有很多不同的協同單位,而不同主體之間也具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因此在利益分配當中,應當綜合考慮各種情況建立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利益分配系統,從而更好的滿足各方主體的利益,促使協同創新中心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曉丹,吳文強.高校協同創新的利益博弈及合作促進策略研究[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5:27-33.
[2]張秀琦.基于“2011計劃”的高校協同創新中心運行模式的研究[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5,02:62-63.
[3]張剛剛,郭國祥,翁建明.高校協同創新的管理機制優化路徑[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469-473.
[4]李佳馨,林莉,郭辰.多元化主體在我國區域創新系統中的博弈[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62-65.
作者簡介:石沂哲(1985-),男,遼寧沈陽人,學歷:博士研究生,就讀于索菲亞大學,現有職稱:講師,研究方向:收入分配,協同創新,產學研合作。
遼寧教育科研管理智庫項目,項目編號ZK2015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