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旅游行業發展速度較快,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但是就行業內部而言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就針對早前一月份召開的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提到的對導游行業改革的方針,措施,作為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我想就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與思考。
關鍵詞:導游自由執業;導游行業改革及發展;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1
據相關旅游單位統計報告,2015年我國全年接待國內外旅游人數超過41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4.13萬億元。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達到1.2億人次,旅游花費104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和16.7%。全年旅游業對全國GDP的直接貢獻為3.32萬億元,占GDP總量比重的4.88%;綜合貢獻為7.34萬億元,占GDP總量的10.8%。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7911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而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先生29日在海口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表示,2016年,我國國內旅游收入預計達到3.8萬億元,增長11%;國際旅游收入1210億美元,增長6.5%;旅游總收入預計4.55萬億元,增長10%。由此可見,旅游業在我國經濟中的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旅游行業始終處于大眾密切"關注"下,各種問題與弊端層出不窮,相關輿論報告更是屢見不鮮。就以重慶市為例,據市旅游局表示2015年重慶市共受理旅游投訴535件,同比增長24.13%;為旅游者協調理賠金額108萬元,同比增長97.80%。這些投訴中,境內游占投訴總數的54.39%。可見針對旅游行業及導游行業的改革已勢在必行。
因此,在前不久召開的2016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表示,今年要深化導游管理體制改革,取消“導游必須經旅行社委派”的政策規定,放開導游自由執業,拓寬導游執業途徑,建立導游服務預約平臺;游客既可通過線上平臺預約導游,也可線下自主聯系,實現交易方式完全放開;改革導游管理模式,取消“獲得資格證3年未從業的,資格證自動失效”的政策規定,導游資格證終身有效,導游證全國通用;取消導游年審制度,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對導游的常態管理,實行動態進出機制。
然而此消息卻讓作為該行業后備軍的我們有些擔心,大致有以下原因:
導游自由執業,拓寬了導游執業途徑,可在線上和線下與游客直接交流聯系組織出團,實現有效溝通,同時,取消“導游必須經旅行社委派”的政策規定,使“掛靠”和“委派”將不再成為必須,讓旅行社、導游、游客三方互有多向選擇的空間,這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以往旅行社讓導游交人頭費買團的現象,從而降低強迫購物等事件的發生,減低成本.這是非常好的狀態,但也存在著一些現實問題。
(一)游客在選擇線上導游時,就正如淘寶買貨一樣,大多會考慮導游資歷,等級,及服務水平,好評率.同時也需要確定游客身份,相關信息公開化,避免做出有損國家利益,違法亂紀的事。那么這些就需要專門的網絡后臺監督系統,避免一些虛假信息的登放,而這種良好的網絡環境究竟何時能建設完成?
(二)導游大多為女性,其人身安全應如何保障?為了社會安定有序和諧,這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三)導游掛靠旅行社時,遭遇突發情況及遇到安全事故,有關賠償權都有旅行社行使,導游自由執業后,如若遇到顧客人身傷亡事故及一些賠償損失,該由誰承擔責任?
(四)導游自由執業后,意味著要一人承擔旅行社的相關業務,包括客服,計調,財務,租車聯系等繁多事務,這對導游的業務能力要求極高,導游選拔門檻將會抬高,而標準又是多少?目前我國持有導游資格證的導游大約有七八十萬人,而具有各項能力與綜合素質的人才有多少,為了導游行業的健康發展,這需要花大力氣的考核測評,而那些不合格的導游又該何去何從。
(五)導游自由執業,成為個體戶,但總歸需要一個統一的,具有法律效用作用的行業規定,包括收費標準和行業道德規范等事項。不然在市場競爭壓力下,可能會由原先的旅行社競爭細分為各個導游競爭,各種類似于"零團費"現象問題依舊會凸現出來。
關于這次導游改革,國內眾多專家學者提出了很多看法觀點,我也想淺顯談下自己的想法,希望旅游行業導游行業內部結構清晰明了,為導游從業人員等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氛圍。
(一)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設置有關職能部門,切實對導游自由執業后所需面對的諸多問題制定相應制度規范,包括導游行為規范制度,導游獎懲制度和導游權利保障機制等,要做到有法可依。
(二)提高導游旅行社入行的標準,目前我國導游考試的參考標準極低,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正式導游和臨時導游大約有100萬人,導游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由于極個別素質水平較差的導游引起了社會對整個行業的偏見,所以抬高導游入行門檻,要求至少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才能有資格參加導游資格考試,提高導游整體素質與業務能力,重拾社會對導游行業的信任。
(三)建立具有法律效用的導游協會組織,發揮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協調社會各利益主體的關系,促進旅游行業和諧發展。
(四)提高游客素質和改變游客消費觀念,目前市場有”零團費”出游現象,與游客貪小便宜,不勞而獲的心理是有關系的。而且對游客的不文明行為方面加大懲戒力度,日前通過實施“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制定并實施《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強化對不文明游客的制度約束等,對游客的不文明行為也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通過法律強制手段和社會公眾道德輿論進一步約束游客的不文明行為,提高游客的認知水平,讓存在于行業內不合理的某些營銷手段無可用之地。
旅游行業作為朝陽產業,勢必會成為拉動經濟馬車之一,不過在實際情況前,要不斷進行探索、改革、規避種種問題阻礙,肅清行業風氣,營造和諧氛圍,一腳一印穩步發展,旅游行業定會迎來燦爛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吳丹.導游服務質量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初探[J].商業經濟,2006.
[2]《旅游法規》伏六明主編.
作者簡介:張丹梅(1994-),女,漢族,四川達州人,西華師范大學,學位:在讀大學生,專業: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