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胡格吉樂圖 白彥滿都拉
(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藥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
蒙醫手法復位特色療法治療鎖骨骨折的療效觀察
趙胡格吉樂圖 白彥滿都拉*
(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藥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
目的:觀察蒙醫手法復位特色療法治療鎖骨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蒙醫整骨科診治的38例鎖骨骨折的患者采取蒙醫手法復位等特色療法。結果:治愈34例,好轉4例,未愈0例。結論:蒙醫手法復位特色療法對于鎖骨骨折快速簡便、并發癥少、療程短、經濟費用低、可早期功能鍛煉、骨折愈合快等獲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值得推廣。
蒙醫手法復位;鎖骨骨折
鎖骨骨折是常見骨折之一,約占全身骨折的3.5%~5.1%[1]。鎖骨位于皮下表淺,無肌肉保護,因解剖結構鎖骨外1/3呈扁平狀,中內1/3為梭形。所以骨折易發生于中外1/3[2]。骨折常伴有神經血管損傷、韌帶及皮膚損傷、胸膜破裂等,如診療不當,給患者帶來長期疼痛、畸形愈合影響美觀等并發癥。在臨床上蒙醫對該疾病一般采用手法復位、雙圈或橫“8”字形繃帶固定、噴酒按摩、內用藥等特色療法治療鎖骨骨折已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1.1 一般資料:取從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在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蒙醫傳統整骨科受治療的38例鎖骨骨折的患者。其中鎖骨中1/3骨折的患者30人,鎖骨外1/3骨折的患者8人,患者全部都有外傷史,均無神經血管損傷的癥狀、胸膜破裂、開放傷的患者。傷后來就診時間在0.5h~3d,38例中男25例,女11例;年齡19~56歲,平均年齡在38歲。兩組年齡、性別間無明顯差異。
1.2 治療方法
1.2.1 蒙醫手法復位特色療法:(1)復位及固定法:患者取坐位,囑患者倆手叉腰,術者以一手前臂部插入患肢腋下,以提拉法向患背上方提拉。同時,另一手以按壓法、卡擠法觸摸骨折處。整復手法后在骨折凸起部加一圧墊用膠布固定,然后雙圈或橫“8”字形繃帶法固定。患肢用三角巾前臂中立位胸前懸吊2~3周。(2)噴酒按摩法:該療法具包含著生物力學療法、精神療法、氣功療法結合的一種順應自然、身心兼治、氣血為師,運用巧妙的手感及以力對手法、回歸自然界的,具有奇特療法的功法[3]。每日3次在患處及頸肩部、肘腕部噴酒,在斜方肌上,以滾法、拿法、摩法噴酒按摩,具有減輕肌肉痙攣,使斜方肌肌肉松弛,舒筋活絡。在骨折處疼痛點為阿是穴,骨折處外固定時,在此穴部都以壓墊穩定骨折,并在阿是穴施以輕微的按法、壓法按摩。骨折處的輕微活動纖維移位,可以加速骨架的形成。此法又可起到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在天突、巨骨、肩髃、肩井等穴位上,從遠端到近端,以彈指法、壓法、柔發、推法按摩可活血通暢,消腫止痛,促進骨折的愈合[4]。(3)內治療以活血化瘀、促進血腫機化、消腫、止痛為主的蒙藥,服用科爾沁接骨丹、旭日圖烏日勒、愈傷接骨膠囊等。(4)動靜結合為治療原則早期功能鍛煉:在有效鞏固的固定基礎上不影響到肢體的活動,同時功能鍛煉也要保證骨折原復位,才是動靜結合骨折早起愈合的最終目的。功能練習在骨折復位、固定后第一周,腕關節、掌指關節、指指關節要經常活動;第二周左右開始經?;顒踊贾怅P節;第三周后經?;顒踊贾珀P節。
1.3 療效評定標準:《蒙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5]治愈:癥狀消失,骨架形成,功能完全恢復;好轉:癥狀消失,骨架形成,功能基本恢復;未愈:癥狀未消失,骨架未形成,功能未恢復。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9.0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38例患者的癥狀及X線檢查、患者的功能恢復情況用蒙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來評價,結果治愈34例,好轉4例,未愈0例,見表1。

表1 鎖骨骨折蒙醫手法復位結果[n=38,n(%)]

在臨床上蒙古族人鎖骨骨折的不少見,大多誘因是騎馬摔傷或摔跤引起鎖骨骨折,還有隨著現代社會交通工具的發達,發生交通事故導致鎖骨骨折的也不少見。蒙醫手法復位特色療法是蒙古族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汗水的結晶。對該病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對于熟練掌握該療法的整骨醫師來說,骨折準確復位、固定牢固以外,通過噴酒按摩、早起功能鍛煉結合著動靜、以及內用藥等保證氣血暢通,促進骨折的愈合。蒙醫手法復位特色療法具有見效快、療程短、痛苦少、并發癥少,骨折肢體恢復快。包海金[6]等人認為獲得如此的效果,正是因為在骨折的治療過程中始終堅持動、靜結合的結果。該療法是個自然的綠色療法之外,給患者們減輕經濟上的負擔等優點得到人們的青睞。蒙醫傳統整骨特色療法具有幾千年的歷史,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最好的遺產,在日益競爭的現代醫療環境中仍然永盛不衰。我們需要繼承,更需要進一步挖掘研究、廣泛推廣。
[1]奧烏力吉.韓巴根那.白曉宏等蒙醫傳統手法結合蒙藥治療鎖骨骨折的33例.[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05,(1):54
[2]吉日嘎拉.蒙醫骨傷學[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4:81.
[3][4]包金山,等.蒙醫骨傷[M].赤峰市: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6:147,165
[5]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廳.蒙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呼和浩特:人民出版社,2007:125
[6]包海金.淺術蒙醫傳統整骨術動靜結合的基本原則[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社,2002(1):1.
2016年6月27日收稿
趙胡格吉樂圖(1988~),男, 內蒙古科右中旗人,碩士研究生在讀。
*通訊作者:白彥滿都拉 中西結合臨床研究生導師, 教授。1354798032@qq.comE-mail:1354798032@qq.com 聯系電話 :15847537641
R291.2
B
1006-6810(2016)10-00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