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輝
(湖北省咸寧市中心醫院, 同濟咸寧醫院 胃腸外科, 湖北 咸寧, 437100)
?
臨床護理路徑在三角吻合全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圍術期中的應用
黃亞輝
(湖北省咸寧市中心醫院, 同濟咸寧醫院 胃腸外科, 湖北 咸寧, 437100)
關鍵詞:全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 圍術期; 三角吻合; 臨床護理路徑
胃癌是臨床消化道系統中常見的疾病,危及人們的健康和生命。目前,臨床治療胃癌的有效手段是手術切除,研究[1]表明,胃癌根治術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其治療技術不斷進步。臨床患者遠端胃切除后消化道的重建術中遇到的困難,已經由三角吻合技術得以解決。三角吻合技術簡單易行,安全有效,且手術時間短,廣泛應用于國外臨床中。本研究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三角吻合全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90例研究對象均為本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行三角吻合全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的患者,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齡40~70歲,平均(55.7±11.3)歲,均經過臨床X線、超聲及CT檢查結合癥狀確診為胃癌[2],依據NCCN進行TNM腫瘤分期。根據圍術期護理方式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齡42~59歲,平均(56.4±10.2)歲; ⅠA級患者8例,ⅠB級患者13例,ⅡA級患者15例,ⅡB級患者5例,ⅢA級患者4例。觀察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齡40~70歲,平均(55.7±11.3)歲;ⅠA級患者14例,ⅠB級患者14例,ⅡA級患者15例,ⅡB級患者2例,ⅢA級患者0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TNM分級等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實施綜合檢查和手術治療,且患者均以責任制臨床護理為基準。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上加用護理路徑干預。
1.3護理路徑
1.3.1成立臨床路徑護理小組:小組內護理人員均接受相關知識培訓且考核合格,根據患者病情和手術方式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以表格形式展示,橫軸是時間,縱軸為入院評估點、術前準備工作點、術后營養點、健康教育點、出院指導點及效果評價點,其中效果評估主要針對患者營養情況、滿意度情況及有無并發癥等。
1.3.2術前護理:入院第1天,辦理手續后,監測各項生命體征,進行護理評估,如過敏史、既往史、陽性體征等,實施二級護理措施,給予流質飲食,指導患者完成相關臨床輔助檢查,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相關情況等。入院第2天,根據術前評估,指導患者完成相關鍛煉,如吹氣球、爬樓梯等。做好術前相關準備,如抽血檢驗、過敏試驗、備皮等,同時進行心理教育,降低和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
1.3.3術中護理:入院第3天,密切監測患者24 h心電圖、血氧飽和度、24 h出入量等,手術完畢觀察患者傷口敷料情況,做出疼痛評估,必要時遵醫囑給予止痛藥。實施針對性鍛煉,如2 h翻身1次,腓腸肌運動2次等。
1.3.4術后護理:患者入院第4、5天實施一級護理,禁食水,每2小時飲水5 mL, 觀察患者是否排氣、病情變化、引流液情況、排尿情況等,針對性鍛煉如嚼口香糖15 min、縮唇腹式呼吸15 min, 雙上肢等張運動兩次等。患者入院第6、7天實施二級護理,流質飲食,每2小時飲水10 mL,并逐漸增量,觀察患者切口、引流管、腸內營養護理等情況,指導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妥善固定好腹腔的引流管。針對性鍛煉如屈肘活動15 min、下床活動的時間和距離等。患者入院第8、9天實施二級護理,飲食采用半流質式,如稀飯。觀察患者切口及敷料情況,拔出血漿管,指導患者日常活動的獨立性和漸進性,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需要注意事項和飲食結構。
1.4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圍術期護理后的相關情況,如手術時間、平均住院時間、患者進食流質的時間、術后排氣時間、術后疼痛感及使用止痛劑情況[3]。采用調查表方式評估患者滿意度。
2結果
2.12組患者滿意度和術后疼痛感情況比較
2組患者護理后,觀察組患者滿意度和治療后疼痛感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 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2組患者滿意度和術后疼痛感評分比較±s) 分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2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和排氣時間比較
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和進食流質時間無顯著差異,但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和排氣時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2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和排氣時間比較±s) d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3討論
胃癌是臨床消化系統的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死亡率高,危害較大,發病原因與飲食習慣、遺傳因素及胃部相關疾病等有關。研究[4]顯示,惡性腫瘤胃癌起于胃壁的最表層粘膜細胞,侵犯的胃壁深度、廣度均不同,以胃竇幽門區居多,其次是胃底賁門區,以胃體部略少。目前,臨床治療多以手術切除為主,但很多患者術后容易出現心理障礙,影響了身體的恢復效果,導致治療效果欠佳。近些年,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臨床護理工作逐漸得以完善。本研究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三角吻合全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
臨床護理路徑是現今護理技術發展出的全新模式,面向指定的特殊患者群,以X軸線、Y軸線表示,X軸為時間,Y軸分為幾個點,分別為入院指導、診斷、檢查、用藥、治療、飲食指導、活動、教育、出院計劃等護理手段,制定護理路徑表,將臨床護理工作標準化、規范化、模式化,使患者從入院到出院均依照該模式進行檢查、手術、治療、護理等[5],保證了臨床護理效果的高效性。現今,臨床治療胃腸疾病的領域中已廣泛使用腹腔鏡技術,雖然腹腔鏡技術臨床治療效果顯著,但其對機體的免疫狀態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影響,尤其是患者圍術期,這使得臨床護理工作尤為重要。圍術期護理工作對胃癌手術切除患者的治療、術后恢復起到重要的作用[6]。護理人員經過系統全面的知識培訓,熟練了業務能力和溝通水平,術前積極開導患者,消除其負面心理情緒,同時做好術前準備工作;術中密切配合主刀醫師的工作,觀察患者術中的生命體征;術后記錄患者引流的情況,積極做好相關護理工作[7-8]。通過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礙狀態,刺激其求生欲望,加強抵抗疾病的能力,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手術成功率。本研究全腔鏡遠端胃癌切除術采用安全、省時、簡單快捷的三角吻合技術,促進了患者的治愈效果,提高了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9-10]。
參考文獻
[1]胡帆, 徐婷婷, 羅榮麗, 等. 臨床護理路徑在三角吻合全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的應用及評價[J]. 護士進修雜志, 2015, 39(3): 239-241.
[2]李益萍, 謝浩芬, 費惠, 等. 應用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對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病人術后康復的影響[J]. 腸外與腸內營養, 2015, 22(3): 190-192.
[3]梁小紅. 臨床護理路徑在胃癌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34): 3272-3273.
[4]蘇琳, 湯迎偉, 張彩霞, 等.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圍手術期護理[J]. 海南醫學, 2015, 20(14): 2171-2172.
[5]劉曉麗. 腹腔鏡輔助遠端胃癌根治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 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 2013, 11(1): 89-91.
[6]尹安春, 賈立紅, 孫莉. 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胃癌手術病人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3, 10(21): 417-424.
[7]薛兆平. 臨床護理路徑對胃癌手術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 27(7): 1898-1900.
[8]朱利波. 臨床護理路徑在胃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14): 181-182.
中圖分類號:R 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8-165-02
DOI:10.7619/jcmp.201608057
收稿日期:201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