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珺
(湖北省武漢市第八醫院 外2科, 湖北 武漢, 430010)
?
護理干預在腺性膀胱炎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馮珺
(湖北省武漢市第八醫院 外2科, 湖北 武漢, 430010)
關鍵詞:護理干預; 腺性膀胱炎; 不良反應; 滿意度
腺性膀胱炎作為臨床比較常見的膀胱粘膜增生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若治療不當會進展為膀胱癌,危及患者生命[1]。腺性膀胱炎治療不僅需要消除臨床癥狀及病因,還需要預防術后復發及惡變[2]。目前多采用經尿道電切術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但治療期間不良反應、術后復發均會不同程度影響著治療的臨床療效[3]。因此,治療期間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提高治療的臨床療效及舒適度,成為腺性膀胱炎護理的難點[4]。本研究選取相關腺性膀胱炎患者,接受經尿道電切術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期間,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8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均行經尿道電切術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根據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護理干預)各40例。所有患者經膀胱鏡、病理活檢,確診為腺性膀胱炎,排除嚴重心肝功能障礙、精神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患者。對照組男16例、女24例,年齡30.2~73.4歲,平均年齡(45.7±6.8)歲,病程0.4~6.1年,平均病程(2.7±0.6)年;根據病變部位劃分,三角區及頸部15例、膀胱三角區12例、三角區及輸尿管口8例、其他部位5例。觀察組男15例、女25例,年齡30.4~73.9歲,平均年齡(45.8±6.4)歲,病程0.3~6.2年,平均病程(2.8±0.5)年;根據病變部位劃分,三角區及頸部16例、膀胱三角區13例、三角區及輸尿管口7例、其他部位4例。2組性別、年齡、病程、病變部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硬膜外麻醉狀態下,給予經尿道電切術治療,并在此基礎上實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療,術后1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保留30min,每周1次,共8次,之后每月1次,共8次。術后定期復查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每3個月復查膀胱鏡,1年后每6個月復查1次。
1.3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術前完善輔助檢查,維持病情的空氣清新,減少探視時間及人數,避免交叉感染,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護理干預。① 術前護理[5]:針對患者術前焦慮、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耐心講述疾病相關知識,及時解答患者疑慮,提高患者對治療的認知度及依從性。② 術后護理[6]:遵醫囑給予抗感染治療,密切觀察留置尿管的出血情況,進行生理鹽水間斷或持續膀胱沖洗治療,尿管留置期間,每天做好尿道口的消毒工作,及時清除尿道口分泌物,引流袋位置不能高于膀胱水平,定期更換引流袋,確保引流管的通暢性。③ 膀胱灌注護理:灌注前4h,控制飲水,灌注時排空尿液[7];術前做好外陰的清潔,患者采取仰臥位,碘伏消毒尿道外口及周圍部位后,插入一次性導尿管置至膀胱后,注射器依次緩慢注入藥液、5~10mL生理鹽水,拔管時外端口反折,緩慢拔出,灌注后告知患者臥床休息,每10min變換一次體位,使藥液與病變黏膜充分接觸,保留30min后排出灌注液,待患者排尿后,囑其多喝水,同時注意有無尿急、尿頻、尿痛、排尿困難等膀胱刺激癥。
1.4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分為顯效(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尿常規、膀胱鏡、病理活檢結果均無明顯異常)、有效(癥狀有所改善,尿常規偶見鏡下血尿,膀胱鏡顯示少許濾泡或輕度充血,病理活檢無明顯異常)、無效(癥狀無明顯變化,膀胱鏡顯示較多濾泡,病理活檢仍為腺性膀胱炎),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8-9]。術后平均隨訪2年,觀察和比較2組術后復發情況。治療期間常見不良反應為血尿和膀胱刺激癥。
2結果
2.12組治療的臨床療效及術后復發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顯著升高,術后復發率顯著降低(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的臨床療效及術后復發情況[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2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降低(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3討論
腺性膀胱炎是一種慢性膀胱粘膜上皮增生、化生性疾病。報道[10]稱,其發生、發展可能與泌尿系統梗阻、慢性膀胱炎、膀胱結石、神經源性膀胱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目前治療還沒有特效方法,而經尿道電切術聯合膀胱灌注治療不僅能夠切除增生部位,還可以預防術后復發及惡變[11]。但是,治療期間的情緒變化、不良反應、術后復發等情況,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治療的臨床療效,因此,圍術期的護理干預對于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2]。
腺性膀胱炎由于病程較長,患者多伴有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術前及灌注治療前,需要解除患者內心的壓力及負擔,使其保持良好心態,積極配合治療,灌注時嚴格執行無菌原則,藥液推注中詢問患者有無不適癥狀,拔管時,尿管外端口反折,避免存留尿管的藥液滴出,接觸到尿道粘膜及皮膚[13],灌注后囑患者臥床休息,不時變換體位,待藥液排出后,鼓勵患者多飲水,加速尿液生成,發揮生理性膀胱沖洗作用,減少藥液對膀胱的刺激,一旦發生血尿或膀胱刺激癥,及時給予相應處理[14]。本研究結果表明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高腺性膀胱炎患者治療的臨床療效,降低治療期間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Zhu J X, Gabril M Y, Sener A. A rare case of recurrent urinary obstruction and acute renal failure from cystitis cysticaet glandularis[J]. Can Urol Assoc J, 2012, 6: E72-74.
[2]吳水清, 徐冉, 朱煊, 等. 腺性膀胱炎的治療進展[J].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 2013, 7(18): 8379-8381.
[3]任尚青, 候琳, 鄧實, 等. 腺性膀胱炎的診斷和治療[J]. 四川大學學報: 醫學版, 2012, 43(6): 959-960.
[4]章敏, 魏琳琰, 沈琢琴, 等. 經尿道汽化電切加膀胱灌注治療膀胱白斑合并腺性膀胱炎的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 2011, 26(4): 1296-1297.
[5]徐燕舞, 呂文輝. 經尿道電切術聯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腺性膀胱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 中國藥業, 2011, 20(3): 71-72.
[6]鐘昕欣, 李葉平. 吡柔比星與絲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療預防腺性膀胱炎術后復發的療效及護理比較[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3, 13(4): 538-539.
[7]徐冬花, 王俊.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療和預防腺性膀胱炎術后復發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 海峽藥學, 2012, 24(2): 210-211.
[8]孫學國, 姜從梅. 經尿道電切術聯合絲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療腺性膀胱炎的療效分析[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4, 18(20): 118-121.
[9]周佛香, 馮彩玲. 經尿道電切加粘膜下化療治療腺性膀胱炎的療效觀察與護理對策[J]. 全科護理, 2011, 9(6): 1623-1624.
[10]Harik L R, Qtoole K M. Nonneoplastic lesions of the prostate and bladder[J]. Arch Pathol Lab Med, 2012, 136(7): 721-723.
[11]王平, 杜明軍, 解海博. 經尿道電切氣化與絲裂霉素膀胱灌注聯合治療腺性膀胱炎[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3, 17(15): 42-44.
[12]柳愛書. 腺性膀胱炎患者經尿道電切術治療的圍術期護理效果探討[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17): 168-169.
[13]曾麗媛. 吡柔比星與絲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療預防腺性膀胱炎術后復發的療效比較及護理體會[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4, 35(13): 2014-2015.
[14]陶俊. 40例經尿道電切術治療腺性膀胱炎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3, 7(21): 204-205.
中圖分類號:R 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8-175-02
DOI:10.7619/jcmp.201608062
收稿日期:201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