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琦
(河北省唐山市開灤總醫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
PDCA質量環管理對手術室感染率的影響研究
王琦
(河北省唐山市開灤總醫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關鍵詞:PDCA質量環; 手術室環境; 病原菌; 消毒滅菌; 感染率
醫院手術室是為患者提供手術及搶救的場所,是醫院的重要技術部門之一,同時也是外科手術的重要場所,手術切口感染是外科常見的并發癥之一[1]。手術切開發生感染的原因較多,除與患者自身因素有關,手術室環境也是影響患者是否發生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之一。為了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發生,如何積極有效的管理手術室環境,成為臨床醫學研究的一大熱門課題。本研究分析PDCA質量環管理手術室環境對手術室感染率的影響,現報告如下。按照就診時間的順序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80例。其中實驗組男275例,女105例,年齡22~67歲,評價年齡(48.50±3.50)歲,普通外科手術110例,人工關節置換手術61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6月—2015年4月醫院收治的7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骨科手術56例,神經外科手術70例,心胸外科手術83例,手術切開分類:Ⅰ類患者170例,Ⅱ類178例,Ⅲ類32例。對照組男270例,女110例,年齡23~68歲,評價年齡(49.50±3.70)歲,普通外科手術113例,人工關節置換手術58例,骨科手術55例,神經外科手術73例,心胸外科手術81例,手術切開分類Ⅰ類患者171例,Ⅱ類176例,Ⅲ類35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手術類型以及手術切開類型等臨床資料無差異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管理方法管理手術室環境。實驗組患者采用PDCA質量環管理手術室環境。
1.2.1計劃[2]:制定學習關于手術室環境相關的醫學知識。相關科室的主任以及護士長阻止相關醫護人員學習《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醫院消毒標準》、《醫院感染管理規范》中涉及到手術室環境管理的相關知識,讓醫務人員領會其中的要領,掌握手術室環境衛生、消毒隔離、手術廢棄物管理等制度的醫學知識。對于新來的醫務人員,在老員工的輔導下進行學習相關知識,且時常進行溫習。
1.2.2執行[3-4]:手術室環境管理需建立組織管理、手術期間管理、手術衛生管理、無菌技術管理、手術物品管理等5個方面的管理制度。① 組織管理:建立由護士長、相關項目管理人員等組成的科學有效的組織制度。相關人員需進行合理培訓,方可上崗。② 手術期間管理:包括手術區域管理、手術房間管理以及手術操作臺的管理。為了防止交叉感染發生與便于管理,手術區域應劃分無菌手術間、一般手術間和感染手術間。手術房間應根據相關規章制度,保持室內整潔、合適的溫度、濕度,合理進行消毒滅菌。根據相關規章制度,調試手術操作臺與無菌操作臺、手術人員以及參觀人員的距離。③ 手術衛生管理;手術醫師應熟悉無菌操作規章制度,嚴格執行手術器械滅菌、“六步”洗手法等操作,使細菌數不得>5CFU/CM2。④ 無菌技術管理:手術參與人員務必理解無菌操作技術的目,掌握何種器械需要無菌操作、手術器械何時進行消毒滅菌的技能,學習通過熟練配合醫師、操作嫻熟等手段減少感染的可能性。⑤ 手術物品管理:掌握無菌物品、一次性耗材、醫療廢棄物的處理方法,盡量減少手術室發生感染的機會。
1.2.3檢查:分為科室檢查、上級檢查與理論考核三個方面,起到時時監督的作用。
1.2.4處理:對于所發現的問題,及時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對于切實有效的成功經驗,應及時總結并制定標準,應用到下一個PDCA循環中。
1.3觀察指標
比較2組患者病原菌檢出率的差異;分析2組患者消毒的狀況;觀察2組患者手術切開感染率的差異。滅菌物品、消毒物品進行采樣培養,檢查是否合格。
1.4指標檢查方法
2組患者進行病原菌檢測,比較2組的病原菌檢出率;每月定期對手術室空氣、醫護人員手、以《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作為診斷標準,判斷2組患者的手術切開感染率。
2結果
2.12組患者病原菌檢出率
實驗組患者實行PDCA質量環管理后,革蘭陰性菌與革蘭陽性菌的檢出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病原菌檢出率分析[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2組患者消毒狀況的分析
實驗組患者實行PDCA質量環管理后,空氣、醫護人員手、消毒物品以及滅菌物品的合格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消毒狀況的分析[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32組患者手術切口感染率的比較
實驗組患者實行PDCA質量環管理后,I類患者、II類以及III類患者的手術切開感染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手術切口感染率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3討論
在手術過程中,動態時的人員、儀器活動等因素對手術室空氣造成的不同程度污染[5]。因此,研究如何科學管理這些影響手術室環境因素,具有重要的意義。
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6],就是質量計劃的制訂和組織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的工作循環理論。PDCA循環是能使任何一項活動有效進行的一種合乎邏輯的工作程序,特別是在質量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7-8]。目前PDCA已在臨床和護理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且效果明顯。蔣健梅等[9]研究,對1761例患者進行實施PDCA 循環管理,Ⅰ類手術切口預防性用藥率逐步下降,術前、術中、術后各項預防控制措施落實良好。張蜻等[10]采用PDCA 循環模式防范手術室護理人員銳器傷的發生,銳器傷發生次數由改進前的93 例次降到改進后的 38 例次,取得了顯著效果。本文通過對實驗組380例手術患者的手術室患者實施PDCA 質量環管理,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革蘭陰性菌與革蘭陽性菌的檢出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且空氣、醫護人員手、消毒物品以及滅菌物品的合格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更為重要的是,實驗組的 Ⅰ類患者、Ⅱ類以及Ⅲ類患者的手術切開感染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這一系列數據說明了對手術室環境采用PDCA 質量環管理,能夠降低手術患者感染率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蔣健梅. 手術室消毒滅菌管理與醫院感染控制[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2, 22(8): 1664-1665.
[2]蔡珺. 運用PDCA模式管理手術室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2, 22(5): 1003-1005.
[3]鄒彥, 陸雪飛, 朱秀峰. PDCA循環對手術室感染控制管理效果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5, 25(9): 2145-2147.
[4]郝敏, 吳禮國. PDCA循環在手術部位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 華西醫學, 2015, 30(2): 211-214.
[5]關少紅. 手術室感染控制路徑對提高手術室潔凈程度及降低感染率的影響研究[J]. 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3): 256-258.
[6]Matsuo M, Nakahara J. The effects of the PDCA cycle and OJT on workplace learning[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13, 24(1): 195-207.
[7]Jingfeng N, Ming H. Study on Software Quality Improvement based on Rayleigh Model and PDCA Model[J]. TELKOMNIKA Indonesian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13, 11(8): 4609-4615.
[8]Seidl K L, Newhouse R P. The intersection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 with 5 quality improvement methodologies[J].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 2012, 42(6): 299-304.
[9]張海英. PDCA 循環在手術室規范化管理中的應用[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3, 21(11): 1248-1249.
[10]張婧, 邱蔓, 譚善娟. PDCA 循環在防護手術室護士銳器傷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36): 598-599.
中圖分類號:R 47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8-183-02
DOI:10.7619/jcmp.201608066
收稿日期:2016-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