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郊區,路過一片別墅區。忽然間,看見馬路兩側出現了一大批黑壓壓的人群,一色黑西服套裝。很奇怪,這是干什么呢?
車近了才發現,居然是售樓先生們!大太陽底下,個個西裝領帶汗水淋漓,手拿一疊疊售樓廣告,不時向過路行人汽車揮舞叫喊,手寫的白紙黑字赫然寫著“XX別墅僅售2300萬!”
賣別墅賣到這個境界,想想也真是醉了。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备母镩_放以來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經過住房制度的改革,帶來了市場化活力和住房生產力的極大提升,人民群眾的住房條件得到了巨大改善。就以上海來說,不太久之前,上海的人均住房面積幾十年間還都在個位數徘徊,“改善人均4平方米以下居住面積”,曾經作為一個重要工作目標在大力推進。如今,上海的人均居住面積,已能與發達國家媲美。特別是隨著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的變化,上海的人居環境也越來越好,附帶著上海的住房價值也在日新月異地提升。
與城市化進程和城市價值提升同步,上海的房屋價值及其價格,也在不斷上升,伴隨而來的就是越來越紅火的房屋交易市場。這當中既有市場化發展帶來的興旺,也有市場規模擴大和市場價值提升帶來的能級外溢。從絕對價格來說,二十年前一套100萬元的公寓,如今的價格大約是當年的10倍。價格的變化,包含著城市功能的提升和人居環境的改善,也包含著價格提升過程中對未來預期的忐忑。這后一個因素,就跟交易的過程有關,也就是要歸因于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那些中介們。
交易體現價值,表現在價格。那個紅得發紫的雞缸杯,實用的意義比200元或者500元一個的“雞缸杯”,好不到哪里去。實際上在那次炒作般的拍賣之前,無論是它的價值或者價格,都不過是之后體現出來的那個價格去掉了若干個零的數字。況且在交易過程中作為加零依據的那些華彩身世,任何一個拍賣行都會講得繪聲繪色,但任何一個拍賣行又絕對不保證故事的真實性。所謂誰信誰買,誰買誰得,誰得誰信。這也就像那幅《功甫帖》,盡管有許許多多專家指出其中的紕漏,但是周瑜打黃蓋,可以嗎?打了之后,就打出了黃蓋的知名度,否則三國那么大,誰想看黃蓋?
房屋也是如此,土地加上建筑,就是它的本源價值。這之中若有附加的因素,那就是巧舌如簧和忐忑預期。某個地方同一個海景房,前一年2000萬,后一年1000萬或3000萬,差別就在這里。美國人民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靠著“兩房”們的奇思妙想,不花自己一分錢就可以買房,那個時候房價氣勢如虹,度過了“美好”的歲月。等到次貸危機一來,龐大牛氣如“兩房”都熬不過去了,房價只能折了又折,而房子依然還是那個房子?;氐侥莻€雞缸杯,它有過幾個億的得意,也曾有過幾百塊的青蔥,雞缸杯依然還是那個雞缸杯。
上海對于房地產市場的管理,一直以來都有理有節有效,得到各界相當認可。一直以來強調要堅持市民居住為主,針對異常情況及時出臺應對措施。一個最新的例子就是幾個月前,房地產市場出現異動,不同消息來源似乎又有不同信息,加上市場的誤讀和炒作,一時間人心浮動,猜測紛起。上海立即對此明確表態,并且在3月25日及時公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本市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從嚴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從緊實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被稱為“滬九條”的《意見》的出臺,穩定了市場人心,穩定了市場預期,是適時適度進行調控的典范。同時,又針對房地產交易過程中的一些不正常情況,特別是中介亂象,出臺了進一步整頓治理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和管理,涉及千家萬戶、涉及廣泛民生。市場要活,市場更不能亂。在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過程中,中介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重要價值存在,對于中介市場才更需要有足夠的重視和關注。上海對中介市場出現的一些非正常情況,有區別、有針對地出臺治理措施,根本在于要為廣大市民和交易者提供一個更好更健康的房地產市場,讓大家都能在一個公平合理、信息對稱的市場中,好好進行房產交易。
當人們問起,在上海能不能好好買房?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