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
[摘 要] 思維導圖是一種利用圖像式來表達思維的思考輔助工具,其主要功能就是抓住關鍵信息,梳理信息的邏輯架構。本文旨在探索思維導圖的特點,使教師理解它的重要使用;列舉思維導圖繪制的模式,使之適用于不同的英語閱讀材料;形成思維導圖使用的方法,使之能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發揮恰當作用。
[關鍵詞] 思維導圖 小學英語閱讀
思維導圖以圖文并重的方式再現故事的發展脈絡和關鍵詞,將不同信息分支以不同顏色標識出來,將教學的重難點自然融入圖中,以生動形象的圖示幫助學生理解故事邏輯架構,強調其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功能。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即故事展開過程,對于學生的理解、產出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中的作用
1.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故事、快速梳理故事架構
思維導圖是故事直觀的再現,其繪制的過程和故事情節的展開同步進行,導圖中呈現的字句是全文的關鍵字句,同時其整體勾畫出故事的梗概。因此,對于學生來說,從文到圖,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能夠很快抓住文章的主題、情節和關鍵詞句,對于他們正確、深入理解故事起到了很好的幫助。反之,從圖到文,學生能夠根據導圖的提示將文中的重點句、關鍵詞抓出來,也為學生在獨立閱讀文章的時候提供了幫助。對于學生在閱讀時梳理整篇文章的邏輯架構是非常有幫助的。學生可以根據導圖將課文分成若干部分或若干層次,理清每個部分或層次中的信息關系,形成有效的閱讀策略。
2.幫助學生擴充認知經驗,增加英語語言積累
通過思維導圖在課堂上的運用,能夠使學生知道如何從一個主題衍生多個次主題進行描述,如放射性導圖;能夠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系,理清信息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如關聯式導圖;能夠使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事物發展的規律,如主線式導圖;能夠將相關事務進行對比,滲透多元思維,如對比式導圖。諸如此類,都可以幫助學生擴充認知經驗,增加語言的積累。
3.幫助學生優化思維模式,提升語言產出的能力
思維導圖呈現出文中的關鍵詞和基本要素,是一篇文章的重難點,在圖中醒目地標識出來,能夠引起學生更廣泛的重視,能夠使學生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掌握重點詞,并且學會其運用方法。研究證明,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復述課文或講述故事的能力大大提高,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能夠根據導圖中的基本信息復述課文,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能夠在關鍵字句的基礎上進行發揮,生動的講述故事甚至改編故事。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繪制模式
根據不同故事可以選擇不同的繪制方法,同一篇故事也因為教學設計的不同而可能呈現不同的導圖。在小學中高段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最常采用的是放射式、主線式、對比式和關聯式。
1.放射式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由一個思考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每一個關節點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而每一個連結又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而這些關節的連結可以視為人的記憶,也就是個人數據庫。
比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的Helen Keller短文時,。因此我采用了“放射式”導圖的繪制方式,選取Helen Keller為核心,以她個人情況為放射信息來繪制了導圖,引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復述故事。其繪制的過程和故事情節的展開同步進行,導圖中呈現的字句是全文的關鍵字句,同時其整體勾畫出故事的梗概。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學習。
2.關聯式
在一些故事中有兩個或多個相互關聯的元素,它們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關系,因此可以以理清這些元素之間的關系為繪圖要點,其導圖呈現各元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稱之為“關聯式”。
比如在教學《He shouted, “wolf, wolf!》(《狼來了》)一課時,故事中的人物反復奔跑于“field”(田野)和“village”(村莊)之間,因此我們選取這兩個地點為關聯基本元素,輔之以線條和關鍵詞幫助學生理順發展脈絡,使學生不僅清晰認識到故事的發展過程,還能夠根據導圖講故事。
3.主線式
對于某些故事發展脈絡清晰,能夠用一條主線帶出整個故事梗概的,其導圖形式能夠呈現出一條清晰的發展主線的,稱之為“主線式”。
比如在教學五年級一則小故事《我的第一次飛機旅行》中,我們就采用了主線式。這篇課文的故事發展線索非常清晰,層次分明,每一個句子里的動詞都能夠凸顯出故事主人公的行為變化,故事也隨之展開,而且本課學習的重點之一就是運用動詞過去式描述過去發生的事情。因此我采用了“主線式”導圖的繪制方法,選取每句中的動詞為圖中的關鍵詞,在恰當的位置添加生詞,這樣既突出了本課的學習重點又幫助學生搭建起理解課文的橋梁,在學生講故事的時候可以脫開書本進行。
4.對比式
在一些故事中有兩個或多個明確對比的元素,可以以這些元素形成對比主體,導圖能夠將各主體中相對應的特性進行比較,稱之為“對比式”。
比如在我教學《Gulliver in Lilliput》(《格列佛游記》)一課時,主人公在碼頭和海上有不同的行為、心情變化,碼頭和大海也有不同的天氣變化,因此在進行這課的教學時我們采取了“對比式”來繪制思維導圖,使學生不僅理解了故事的發生發展,更因為明顯的對比使學生了解了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這一哲學理念。
除了上述四種常用的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我們認為根據故事的不同,還可以有更多種類的導圖繪制方法,或者是幾種方式的結合。
通過思維導圖在課堂上的運用,不僅能夠使學生知道如何從一個主題衍生多個次主題進行描述,還能夠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系,理清信息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能夠使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事物發展的規律,能夠將相關事務進行對比,滲透多元思維。相信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我們的英語閱讀課堂會在思維導圖的環境中,因為思維導圖助力呈現為一種綻放活力的課堂樣態,小學英語課堂因此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曲智男.畫出你的世界:思維導圖實戰手冊(修訂版)[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