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外媒近日稱,中國境內美元流動性一夜之間就緊張起來,中國各大銀行開始拆入美元,各家商業銀行也紛紛買入美元。亞匯金融董事總經理柳英杰25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稱,外媒稱中國境內突遇美元荒這樣的報道“彌漫著一種陰謀的味道”,境外資金在做空任何一個國家貨幣的時候,包括之前的泰銖和墨西哥元,當時都是謠言滿天飛。
路透社24日引述一貿易公司高管的觀點稱,6月份中國金融市場將迎來兩大事件,即美聯儲利率決議和英國退歐公投。此外中國的銀行還將在6月30日迎來二季度末的流動性考核。分析認為,一旦美聯儲加息和英國退歐都發生,將給人民幣預期帶來極大沖擊,中國央行必須提前準備好彈藥。
而彭博社援引不愿透露姓名人士的話稱,中國正試圖確認美聯儲是否將在6月份加息,以便匯率等政策可做出更好應對。對此,中國央行內部人士25日回應,彭博社信息不準。
柳英杰認為目前中國美元流動性確實趨緊,“中國外匯儲備雖然龐大,但是對應的現金形式可能也就一萬億左右,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企巨大的對外投資都對美元產生強大需求”。而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認為,所謂“美元荒”一般出現在美元加息初期,因為商品和債務資產基本以美元計價,在美國回收美元流動性時,全球各國都會出現美元短缺的情況,因此“美元荒”并非只有中國一個國家面臨。
雖然洪灝認為美聯儲6月加息的概率在上升,但稱對人民幣的沖擊并不會很大,“我認為美元兌人民幣可能會升到6.6或者6.7,因此沒必要過于驚慌”。洪灝提醒說,“美元荒”不會影響個人換匯需求,個人在沒有境外資產配置需求的時候去換外匯并沒有太大價值。
目前,個人換匯業務沒受到影響,25日記者隨機撥打兩家股份制銀行外匯業務專席客服電話,均被告知個人換匯業務正常開展。▲
環球時報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