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玨 湯海軍 李一帆
(上海市奉賢區蔬菜技術推廣站,上海201499)
?
水肥一體化技術在番茄上的試驗效應
吳玨湯海軍李一帆
(上海市奉賢區蔬菜技術推廣站,上海201499)
聯系電話:021-67189883。
水肥一體化技術是利用噴滴灌設施及吸肥器等專用設備,將配比好的可溶性肥料母液吸入灌溉管網,通過噴(滴)頭,在灌水時同時施入肥料。為了更好地評估水肥一體化技術在節水、節肥、省工、增效等方面的實際應用效果,我們在奉賢區選取具有代表性、設施裝備較為先進和完善的兩個園藝場作為示范基地,在番茄上進行田間試驗。以常規灌溉方式為對照,通過比較使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種植番茄的產量、成本收益等,綜合分析總結水肥一體化技術在番茄上的使用效果,從而為該項技術的推廣提供可靠依據。
1.1試驗材料
供試番茄品種為金棚一號和浦粉98-8。
1.2試驗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9月試驗設在上海揚升農副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和北港園藝場,每個園藝場選取2個基礎地力情況相似的八型棚,先后種植3茬番茄,兩個園藝場每次試驗設1個水肥一體化處理棚、1個對照棚。處理棚采用文丘里施肥器+膜下滴灌進行灌溉,每667m2施欣革商品有機肥2000kg、馬拉松緩釋肥(16-8-18)40kg作基肥,追肥使用上海永通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喜沖沖系列水溶肥,N-P-K含量為28-8-15和15-7-30,兩個配方肥料交替使用;對照棚采用人工澆灌(大水漫灌)方式進行灌溉,每667m2施商品有機肥2000kg、復合肥(15-15-15)40kg作基肥,追肥使用三元復合肥(15-15-15)或芳甸水溶肥(20-20-20)。3茬番茄種植時間分別為2014年3~7月、2014年9~12月和2015年3~8月,北港園藝場由于種植計劃安排原因只開展了后兩茬試驗(種植時間為2014年9~12月和2015年3~8月)。種植過程中記錄田間檔案、灌水量、施肥量、作物產量、成本收益,采收時隨機抽取10個果實測量單果重、橫徑。
2.1番茄產量及果實性狀
由表1可知,采用水肥一體化方式種植番茄增產效果明顯,5次試驗平均產量比對照高,平均增產16.86%。并且采用水肥一體化方式種植的番茄單果重、橫徑均顯著高于對照。

表1 不同處理番茄產量及果實性狀
2.2肥料用量
由表2可知,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大大減少了化肥用量,其中化肥純量(N+P2O5+K2O)用量減少了42.95%。

表2 不同處理化肥用量
2.3生產效益
由表3可知,在番茄種植過程中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效益增加較為明顯,水肥一體化處理番茄產量、產值均高于對照。使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大棚內濕度較低,病蟲害發生較少,農藥用量少。此外,在番茄種植過程中,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灌溉用水量為14.5m3,與采用人工灌溉方式用水量43.2m3相比,節水66.4%。采用水肥一體化灌溉大大節約勞動力,每次灌溉只在開關閥門上需要人工,其他都實現了自動化,與人工澆灌相比,用工量節約了80%。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667m2節本增效1748.7元。

表3 不同處理番茄的生產效益(以1茬計算)
(1)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種植番茄,可提高作物產量,平均增產16.86%。由于采用膜下滴灌精準施肥,與人工澆灌相比大大減少了用水量、節約了勞動力,用水量節約66.40%、節省人工80.00%。此外,通過水肥一體化方式將水溶肥直接灌溉到作物根部,提高了肥料利用率,節約肥料,在番茄種植過程中平均節肥42.95%。(2)水肥一體化技術使用比較方便,只需掌握好每次灌溉時間,根據水壓每次灌溉30~60min。在吸肥之前先澆灌5~10min清水,肥料澆完之后再澆灌5~10min清水,將管道里殘留的肥料沖干凈,以免堵塞滴頭。(3)水肥一體化技術與測土配方施肥結合起來更有效,在作物種植前,檢測土壤基礎地力,科學評估菜田土壤養分,結合種植蔬菜的目標產量、肥料利用率,根據缺啥補啥的原則,制定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案,合理使用不同氮磷鉀配比的水溶性肥料,以保證該技術的使用效果。(4)蔬菜水肥一體化技術省工、節肥、節水、增產,使用便利,在一般設施蔬菜園藝場均可推廣使用,使用范圍廣,投入成本較低,只需在現有的噴滴灌設施基礎上增加施肥器即可,在當今農業勞動力短缺的背景下,推廣前景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