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曉陽
說起激素,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會對它抱有敵意和警惕心。由于各種負面信息,讓家長們覺得自己的孩子絕對不能和激素打交道。然而,你可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激素,才能維持正常的代謝和生命,部分激素還是治療某些疾病的“特效藥”。就說糖皮質激素,它是人體自身就有的激素,由腎上腺皮質分泌,因其具有調節人體糖代謝的作用而得名。糖皮質激素作為藥物,主要是其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能保護機體不受炎癥反應的侵害,同時還能抑制免疫反應、抗休克等,可用于治療多種炎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當然,糖皮質激素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確實會帶來一些不良反應,如向心性肥胖、肌無力、骨質疏松、抑制兒童生長等。
吸入型:抗炎作用更快、更好
隨著對糖皮質激素抗炎作用機制的深入研究,人們發現,在治療支氣管哮喘等炎癥性疾病時,采用吸入型糖皮質激素,也就是通過射流、濾網、超聲等各種霧化裝置,使糖皮質激素成為大小合適的藥霧顆粒,隨氣流直接到達氣道表面黏膜上皮細胞,能更快、更好地發揮其抗炎作用。與此同時,由于吸入型糖皮質激素可直接到達氣道表面而發揮作用,其需要的劑量相比采用口服、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大大減少,且真正吸收進入體內的量,更是明顯減少。這樣,由糖皮質激素而引發的各種不良反應也就微乎其微了。
目前,在兒科應用最多的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是布地奈德混懸液和丙酸倍氯米松混懸液,主要用于應對兒童哮喘的急性發作和維持治療。國內外專家均推薦,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應作為兒童哮喘急性發作以及哮喘長期控制的一線治療藥物。此外,吸入型糖皮質激素也被用于一些有類似氣道阻塞和炎性癥狀的肺部疾病,如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感染后咳嗽、嬰幼兒喘息、肺炎支原體肺炎、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等。然而,由于哮喘的治療大多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有些甚至長達數十年以上。因而,即便應用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時真正進入人體的量很少,人們仍然關注其不良反應。
有必要:定期檢查身高
在現實生活中,家長關注最多的是吸入型糖皮質激素對兒童生長和骨骼健康的影響。2012年,全球哮喘倡議(GINA)公布的哮喘治療和預防策略指出,長期低劑量吸入型糖皮質激素對兒童生長和骨骼代謝[s1]無顯著影響[s2]。大多數研究也支持兒童身高可以在停藥后恢復。但在一些長期追蹤的比較研究中,人們確實[s3]發現,吸入型糖皮質激素可能影響兒童的生長和骨骼健康。如一項研究發現,長期應用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治療的兒童,其成年時的身高相比同齡人約矮1.3厘米,骨質密度或強度也比同齡兒童差。
對于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來說,生長是判斷其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即便是健康兒童也需要定期地測量身高、體重等。因此,長期應用吸入型糖皮質激素的兒童非常有必要定期測量身高、體重等體格生長指標,有條件的還可以檢測骨密度、血25羥維生素D水平等,以利盡早發現潛在的不良反應,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不要盲目拒絕長期吸入糖皮質激素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對于罹患哮喘的兒童來說,相對于疾病的危害,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s4]利大于弊。如果家長拒絕讓孩子長期吸入糖皮質激素,哮喘難以控制。一旦哮喘急性期發作,往往需要大劑量口服或靜脈滴注激素,這意味著孩子接受的激素總量更多。多次哮喘急性發作,不僅孩子遭受更多痛苦,其肺功能可能受到損害,發生應用激素不良反應的[s5]潛在可能性也更大。
常觀察:應對生長延遲
如果確實發現長期應用吸入型糖皮質激素的兒童[s6]出現生長緩慢、骨礦物質密度降低等問題,家長應與醫生仔細探討。兒童生長發育本身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受到遺傳、環境因素的影響,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通過長期觀察,才能判斷兒童生長緩慢的原因,作出適當的干預。
1.使用最小劑量,個體化給藥。為了減少吸入型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目前強調的是,盡可能使用最小劑量,并實行個體化給藥,以達到選擇最小劑量就能夠長期控制哮喘發作的目的。此外,也可以配合其他一些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如β2受體激動劑等,在控制激素用量同時,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增加鈣的攝入和補充維生素D。糖皮質激素可以影響體內維生素D的代謝,抑制骨鈣沉積,從而造成骨質疏松。因此,除了給患兒增加飲食中奶類等高鈣食物,還需要每天補充維生素D 400國際單位。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增加維生素D的補充量和適量補鈣。當然,加強鍛煉,也有助于促進兒童生長和增進骨骼健康。鍛煉對兒童生長發育的益處毋容置疑。對于患哮喘的兒童來說,家長更應打消顧慮,在控制哮喘發作前提下,盡量鼓勵、陪伴孩子多運動,減輕疾病、增強體質、促進生長。
3.吸入后注意清潔口腔。最后,還有一個小竅門告訴家長:霧化吸入治療時,大部分藥物到達下呼吸道發揮作用,但難免有部分遺留在口腔內。這部分藥物會被患兒咽下進入消化道,再被吸收進入人體。也就是說,這部分藥物并沒有真正起作用,反而可能增加不良反應發生。因此,每次霧化吸入以后,家長應敦促孩子漱口,并且一定要將漱口水吐出,將這部分藥物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