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優兵
1緣起
有一次在校際交流教學活動中,筆者聽了一節導學案引導下的《光的反射》常態課.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任課教師只做了一次演示實驗,且由于電池問題光路還不夠清楚.有很多同學根本就沒有看到實驗現象,更談不上動手做實驗了,只能看書聽老師講實驗.課后有學生告訴我說,他們老師平時教學根本就不做演示實驗,也不安排他們去實驗室做實驗.
2物理課堂教學中為什么沒有安排實驗
2.1實驗準備時間長
農村初中大多數是規模不大的學校,物理實驗老師都是由物理老師兼任的.這些教師自身也有教學任務,大部分的實驗準備工作還是由任課教師到實驗室自己準備的.由于不熟悉實驗器材的管理工作,結果使實驗現象不明顯或者結果不盡如人意.這樣會讓任課老師在實驗的準備上費時費力,這樣任課教師就不愿意做了,課上能不做的實驗肯定就被省了,由學生做實驗的活動也就變成教師黑板上講實驗了.
如九年級教材中的實驗《物質的比熱容》,實驗器材中要用到沙子和水、酒精燈、鐵架臺、石棉網、鐵圈、完全相同的溫度計、相同的易拉罐,還有天平、秒表、玻璃棒等器材.教師在課前先要準備實驗器材,還要預先做一次實驗等,最少得花去一節課的時間.這樣要做好一次試驗,老師要花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2.2實驗課堂管理難度大
學生做實驗時,一進入實驗室,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實驗器材上,有許多學生就急于擺弄實驗器材根本就不聽老師的講解.等到他們開始操作時,有的在東張西望看別人怎么做、有的嘰嘰喳喳在討論如何去做、有的在那擺弄實驗器材玩還講話根本就不做實驗,整個實驗室里亂哄哄,老師的提醒大部分學生根本就不聽.如做“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學生一進實驗室坐下來,就馬上點燃蠟燭,擺弄凸透鏡和光屏,老師講的實驗要求、實驗步驟、如何觀察現象、記錄數據、如何分析數據等根本就聽不進去,只顧自己瞎搞.
再有,每一次做實驗時,學生樓上樓下跑、實驗樓和教學樓之間跑都要花費不少時間.據統計,實驗課是學生遲到最多的課,往往是下課鈴響了,實驗還沒有結束.可想而知,這樣的實驗課教學的效果能好嗎?真還不如在教室里“老師講實驗,學生聽實驗、記實驗,學生做實驗題”,來得快、效果好.
2.3現代信息技術的泛用
現在農村初中教室里也配置了多媒體教學設備,講臺上可供教師操作的地方太小,又要讓教室里的每個學生都能看得清楚,還真不容易做到.于是乎,不管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統統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視頻或一個動畫代替老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分組實驗,老師課前需要準備的東西少了、課上得也輕松了許多,學生被畫面、聲音、顏色所吸引,注意力還算集中,表面看教學的效果還不錯.各級主管部門只注重筆試的成績,而不關心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技能,老師只要讓學生知道就行了.這樣做的結果就造成了實驗教學的“失真”,違背物理學科的特點,扼制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
2.4現有實驗器材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
有一次參加物理教學活動,筆者看到一學校實驗樓前掛著“市實驗裝備先進學校”,就特意到他們物理實驗室去參觀了一下.粗看實驗室里的器材還真挺多,各柜廚里儀器整整齊齊都擺滿了,但細看卻發現有許多是初中物理實驗現在根本就用不到的器材如學生天平、連通器、靜電演示儀等,而與新教材配套的實驗器材沒有幾樣.通過與實驗老師的交流得知,他們學校這幾年來根本就沒有購置新器材,像鐵屑這類器材十幾年都沒有添加,像導線、酒精、橡皮管這類常用器材學校購買時也總是一拖再拖.實驗室只是在省“四配套”工程中添加了一些器材,而這些器材中有些器材在初中物理實驗中還用不到,只能在柜子里擺著,有些實驗器材的質量不過關,用過五六次可能就要報廢了,如彈簧測力計、測電筆等.
通常學校里同一年級有四、五個班級,學校排課常常將同一學科安排在同一時間段,實驗室里有些器材連供給老師做演示實驗的器材都湊不齊.只能是這個教室演示完了趕快送到其他教室里去,或者是把物理和其他課對調,這樣都會影響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也影響了教學的進度.
2.5物理教學時間不充裕
初中物理一周只有三節正課加一節輔導課,如果是學生寄宿學校才有兩節晚自習.初二還好一些,到了初三隨著物理知識內容的增加和思維能力的提升,再加上要趕教學進度就明顯感到物理教學的時間太少了.許多地方基于中考升學的壓力,一般都要求在初三的上學期學習完全年的教學內容,以便在第二學期里進行基礎知識的全面復習和解題訓練.很多老師為了擠時間趕教學進度,于是乎就會放視頻或動畫來代替學生的分組實驗和老師的演示實驗,讓學生去死記硬背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過程、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等,只要學生能夠把實驗試題會做就行了.學生沒有做實驗,最后成績照樣“優異”.
3物理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
3.1物理教師要提高對實驗的認識
知識不是給予的、是生成的.物理實驗是學習物理的重要內容,實驗的過程就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培養能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提高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作用的認識,充分利用實驗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認知的過程,通過實驗讓學生鞏固知識、培養能力、掌握方法和體驗過程,培養認識科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才能達到新課程改革的三維目標.在日常教學中要徹底改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看”的被動接受式學習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要把物理實驗擺在應有的位置,不能因升學考試不考動手操作,而只注重實驗的結果,不注重實驗的過程.學生的物理學習過程不僅是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而且也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不能因準備實驗費事費力、實驗器材不夠完備,數量上、質量上與教材不配套、對新配置實驗器材的不了解、實驗時學生難于管理或實驗器材損壞和實驗不安全等理由而不進行實驗教學,只是播放一些物理實驗視頻或動畫給學生觀看而替代學生的動手實驗,剝奪了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獲得知識的權利.
3.2加強實驗室建設
實驗教學儀器的短缺在農村初中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
首先,學校要列出一部分經費用于添置一些與教材配套的器材,用于易損、易耗儀器的修理和補充.
其次,教師要加強研究和積極參與,力求利用閑置的實驗器材開發出新的實驗,利用身邊的日常物品設計一些小實
驗.如用直尺可做測量光、聲、電、熱等實驗,用一次性注射器可做大氣壓強的演示、粗測大氣壓強、氣體液化、流體壓強實驗等.也可自制一些教具補充到實驗室,如串聯、并聯電路示教板、用無色的小瓶和顏料制成不同顏色的透明物體等.
再次,教師課后可以減少一些書面作業,讓學生進行一些實驗器材的制作.如制作桿秤、浮塵子、潛水艇模型等,這樣既能豐富實驗教學資源又可以增強學生與物理課的親近感,使學生分析問題和動手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3.3加強實驗員的培訓管理
學校要設立專門的實驗員,加強實驗員和任課教師之間的交流.加強對實驗員的業務培訓,對其工作進行定期檢查和考核,提高實驗員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使之成為先進實驗技術的學習者、實驗室優秀的管理者和實驗創新設計的踐行者.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物理課程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物理新課程標準》中也列出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必做的實驗目錄.近幾年,各地中考試題中也加大了對實驗的考查力度并要進行中考實驗考評的改革.我們只有將物理實驗真正落實在教學之中,學生才會學好物理,學生的科學素養才會得到提高,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