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整合的解釋為“通過整頓、協調重新組合.”而初中物理是基礎學科,側重于物理現象,按“現象→規律→本質”的思路,觀察現象:聲現象、光現象、熱現象、運動現象、靜電現象、磁現象.探究規律:力、運動和力、壓強、浮力、簡單機械、光的反射和折射、透鏡成像、電路、電流、電壓、電阻、歐姆定律、電與磁的聯系.揭示本質:分子與原子、能量(機械功與機械能、熱量、內能、熱機、電功與電能、電動機與發電機、無線電、能源、能的轉化與能量守恒).要想理順這些看似獨立,其實又有一定聯系的知識,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一次偶然的機會,筆者接觸到了思維導圖,認識到思維導圖是以放射性思考為基礎,是一個簡單、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維工具,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從而極大地激發人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利用思維導圖來整合知識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東西通過某種方式而彼此銜接,從而實現信息系統的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將零散的要素組合在一起,并最終形成有價值有效率的一個整體.而思維導圖能很好地完成這一任務.
1一堂課知識的整合
例如,學生學習了《聲音是什么》之后,這堂課的內容整理如圖1所示.
這樣既回顧了本節課的內容,復習學習了哪些知識,又通過代表著知識的重點內容的關鍵詞,畫成思維導圖,加上不同的顏色,學生加深了理解,印象也很深刻.
2一個章節知識的整合
《聲音》一章完成后學生完成的知識整理如圖2所示.
從圖2的思維導圖可以看出,它與傳統筆記法和學習法有了量子跳躍式的差異, 主要是因為它源自腦神經生理的學習互動模式,因而具有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學習特性.思維導圖可以更快地將學習的新知識與舊知識進行復習整合,激發聯想與創意,將各種零散的知識、資源等融會貫通成為一個系統.讓學生形成系統的學習和思維的習慣.
3學科知識的系統整合
學生不易感知所學知識在完整的知識體系中的位置,學習到的新知識往往很零散、孤立,缺乏聯系,所以在過去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學生對教材缺乏整體的理解.思維導圖利用文字、符號和圖畫等載體把知識網絡、章節結構等勾畫出來,既能準確、清晰地表達思維,又能組織概念,勾勒知識結構圖,有利于學生整理學習筆記、整理知識體系、完善小組探究過程等.思維導圖是高質量的理解系統,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將更多的知識進行梳理整合,能幫助他們立體地整體把握教材.如圖3所示的思維導圖,在進行初三總復習時,將初三初二的知識用思維導圖進行了系統的整合,不僅復習了舊知識,又將看似獨立的知識聯系起來,使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思維又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學生的備考不是簡單的重復知識,而是將貌似散沙的知識有機整合.而且整合也不該是簡單的羅列,而應該是通過一定的情境串聯起來,這樣才便于學生記憶、理解和更高層次的應用.而思維導圖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橋梁作用,筆者將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多地讓學生用思維導圖來整合知識,形成自己特有的知識體系,以便于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