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女人為了家,為了孩子,遭受家暴撥打了110,卻在看到警察的一剎那改變了主意——帶走拘留?那是要留案底的呀,以后如何在社會上立足;罰款處分?那可是自己辛辛苦苦一點一點攢出來的,過日子還得用呢……于是,警方只能口頭教育一番后尷尬離場。

面對家庭成員的不忍,警方怎樣才能更有效地保護受害人呢?《反家庭暴力法》明確規定:公安機關接到家庭暴力報案后應當及時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關規定調查取證,協助受害人就醫、鑒定傷情。家庭暴力情節較輕,依法不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對加害人給予批評教育或者出具告誡書。告誡書應當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實陳述、禁止加害人實施家庭暴力等內容。告誡制度將達不到行政處罰程度的輕微家暴行為納入規制范圍,在化解受害人困境的同時,向社會傳遞一種信號:即輕微家暴也是違法行為,法律禁止一切形式、各種程度的家暴行為。
《反家庭暴力法》還對告誡書的送達和監督實施做了明確規定:公安機關應當將告誡書送交加害人、受害人,并通知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公安派出所應當對收到告誡書的加害人、受害人進行查訪,監督加害人不再實施家庭暴力。
《反家庭暴力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據公安機關出警記錄、告誡書、傷情鑒定意見等證據,認定家庭暴力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