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君 周春英
摘 要:《少女小漁》,并非簡單兩個名詞疊加,而是深思熟慮后的精辟總結?!皾O”隱含女性思想精神,“魚”則暗指女性美好身體,給少女取名“漁”而非“魚”,作家暗示人們應看重女性的思想精神,而不僅限容貌身材,應給予女性能夠表達真實自我的發聲環境。小說通過少女及其人性中的愛與善,來實現對他人身體欲望和精神靈魂的救贖,傳達了女性發出的飽含思想的聲音,是社會不可或缺的美妙和音。
關鍵詞:漁與魚 思想沉淪 肉身沉重 善愛 救贖
《少女小漁》,不是簡單兩個名詞疊加,而是一番深思熟慮后的精辟總結。小說以少女小漁與現實男友江偉、名義上的丈夫老頭之間的關系兩條主線展開,男友看重少女美好身體,老頭看重少女純善精神。肉身,物質有限,精神思想,卻無限衍生,與古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異曲同工。
“漁”隱含女性的思想精神,“魚”則暗指女性的美好肉體,給少女取名“漁”而非“魚”,很有深意。幾千年男尊女卑的思想積淀,讓“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附庸”思想深入人心,傳統社會忽視女子思想才華,覆蓋女性聲音。現代社會評價女性,依然偏重外貌,忽略思想才華。嚴歌苓借少女小漁之“漁”,暗示人們應多看重女性思想精神,而非容貌身材;希望時代多給予女性話語權,讓女性可以自由全面地表達真實自我,歷史不再只是陽剛之音,還有柔美和音。
《少女小漁》,通過少女小漁內心的思想精神,人性中的愛與善,來實現對他人身體欲望和精神靈魂的救贖,傳達了女性思想發出的與眾不同的聲音,是時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美妙和音。
一、肉身沉重
嚴歌苓曾表示概念會窒礙人的心靈自由,可見可觸的身體成了她小說中常見的書寫對象。江偉一開始接近小漁,就是對其美好身體的渴望,希望她成為自己性欲的承載者。小說中幾乎沒有江偉出于愛情而去珍惜小漁的情景,大多是因自身的欲望和需求才將小漁留在身邊。所以,見面不久,江偉就橫著豎著抱著小漁,在相識第二個周末就與她上床。同居生活也是,江偉照例是甩手走到樓下才會虛偽地接過小漁手里的兩個大包。二人起爭執、有隔閡,但什么都不會耽誤他享受她的溫存……江偉把小漁當成免費的女人和勞動力,貪戀著小漁的肉體和免費勞動帶給他的愜意。艾里加里指出“由于對男人來說,女人在傳統上是一種使用價值,是男人間的交換價值,因此她就成了商品”①,女性的物質化與符號化一直都存在,在小漁身上更是得到體現。江偉為了拿到綠卡,不惜將小漁嫁給一個滿肚肥腸的老頭,無恥地讓小漁自己湊錢去受糟蹋。他把小漁當作商品一般交換,以此獲得拿綠卡的資格。小漁被迫與老頭親吻后,他關心的不是小漁的內心創傷與感受,而是自己的商品有沒有遭到侵犯和破壞,所以才會撕下一截手紙,用力擦她嘴唇并連鼻子臉頰也一塊扯進去。此刻,小漁在江偉心中,不是一個有血有肉、知道疼痛的人,而是一個被侵犯污染的商品,他一心急著把她“擦干凈”,以顯示自己的物品所有權。
如此,小漁在江偉那里,是美好肉身與免費勞動力的結合體。
二、精神沉淪
“當個體感到無力獲取某種價值時、很容易走向否定和詆毀價值本身,價值關懷隨之就轉變為價值盲和價值虛無?!雹诶项^在認識小漁之前,對人生價值的認識已被現實生活磨成虛無,生命意義、人格信仰,已遠離他很久,只剩下本能地對財富的追逐。老人與小漁最初相識,因錢“結緣”。為了錢,老人出賣自己和人格,以滿足自己基本的物質生活需求?!敖Y婚”前的準備,并未花上一分錢,但老頭還是借結婚染發、租西服和買香水的費用,向名義上的妻子報賬,賴走一百元。他漲三次房錢,叫人修屋頂、通下水道、滅蟑螂,讓小漁付一半花銷。起初,在老頭眼中,小漁是可以榨油的油菜花,能榨一點兒油水是一點兒。錢財無聲,但人在追逐它的道路上卻暗示出很多問題。老頭為什么賣自己而不賣藝自立?為什么老頭的房子那么邋遢臟亂?為什么他要一直沉淪在末世愛情中?……難道老頭除了滿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就沒有現實的需要嗎?“沒有現實的需要,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快樂?!雹劾项^自然也有自己的現實需要:舒適安逸的居住環境,對優質音樂的美好享受,對個人形象的整理打扮等,若非出于這些現實需求的渴望,老頭也不會叫人修屋頂,更不會在“結婚”時穿西裝,打扮得體面。只因長期遭受現實的殘酷打壓,他的這些渴望和需求的質量都大打折扣,致使自己過得像畜生一樣。但他無力改變,得過且過,屈服于現實,對現實社會聽之任之,隨它去,管它呢。老頭失去了改造現實生活的勇氣和希望,已經徹底沉淪在自暴自棄的自我虛無的精神世界,外面發生什么與老頭又有什么關系呢?
老頭放棄了自己,放棄了健康身體,放棄了正常生活,放棄了人生,甚至放棄了人格與靈魂,他一生就那樣了,數著日子活或者等死,思想、精神、人格,統統都不要了,太高尚的東西不適合他,就這樣,關上心門,封閉思想,讓精神靈魂在黑暗的深淵沉淪、沉淪……
三、愛與善的救贖
“愛永遠和憐憫混雜在一起,恨(憤怒)永遠和惡意混雜在一起”④,休謨這句很適用于小漁與江偉的情感。江偉是帶著身體的本能欲望去接近小漁,小漁是因為憐憫和愛去接納這個可憐的男人,解他的渴。因為愛與善,小漁不惜用自己的身體去實現對江偉和垂死病人的身體救贖,正如小漁自己所說“他跟渴急了似的,樣子真痛苦、真可憐”,“像受了毒刑,像我有飯卻餓著你”。只是,身體救贖并不能長久,僅在乎身體的使用價值,使身體被物質化、商品化,會讓身體的占有者患得患失,一旦身體主人離開,一切又回歸原點。好比當沙漠里的人吃完所有的糧食,還是會面臨餓肚子的困境。
小漁的身體救贖解了江偉一時的渴,但并沒有帶來實質性的人生改變,反倒是小漁的博愛善良,讓他忐忑不安,感受不到這個少女是自己的私有財產,患得患失,變得更加自私貪婪。小漁的善和愛對江偉來說,不是崇高,是威脅、是隱患,那意味著他要把私有財產公開分享,還要警惕他人覬覦。當初小漁就是因為善和憐憫才留在他身邊,如今,小漁也同樣可以因善留在別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