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心一,青少年作家,是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云南省作家協會中最年輕的會員,著有《黑曼陀羅》《殘荷聽雨》。
高考分數就如一張車票,它決定了我們將會前往哪一座城市,通往哪一個方向,可是無論最終會抵達怎樣的終點,我都希望,那個時候的你會感謝高三時的自己。
當我再次回憶高三時,那段時光猶如默片,已經沾染上了光陰的顏色。在一幕幕難忘的場景中,我仿佛可以嗅到風過林蔭的味道,可以回味那些年少輕狂。
記得那時,教室的后黑板上寫著班上每一個同學的目標分數,張貼的中國地圖上標出了我們每一個人想要去的城市。大家坐在同一個教室里,為了一個共同的方向而努力。夢想猶如繁星,在我們共同度過的歲月里熠熠生輝,但是我們都知道,實現夢想不僅僅需要仰望星空,更需要腳踏實地,不浮不躁。不用汗水勤勤懇懇地修筑出一條路,怎么能夠到達心心念念的遠方呢?
教室的課桌上堆滿了習題,紅色的筆跡寫滿了每一份試卷,利用不多的時間來查缺補漏。塵埃落定前,一切都未有定數,踮起腳尖,只是為了離夢想更近一點。夢想與幻想只有一墻之隔,如果沒有付出努力,夢想就永遠只是個笑話。
每一次月考,欣喜或失落,我為自己的進步而歡呼,又為成績的突然下滑而與好友在走廊外相擁痛哭。哭過,痛過,我曾在路口迷惘,也曾想要放棄,卻在跌跌撞撞中望見遠處的夢想,再次拾起了破釜沉舟的勇氣,擦干眼淚,繼續前行。只因我不愿辜負這時光,不愿讓后來的自己留下遺憾。
“人都應該有夢,有夢就別怕痛。”追夢路上,雖然曲折,但不曾絕望。大一寒假時,我回到母校,與高三的學弟學妹們進行了交流。從他們熾熱的目光里,我看到了他們對大學的渴望與向往。在他們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高三時的自己。我可以為了夢想咬緊牙關,堅持戰斗直到最后一刻;我可以為了遠方無懼風雨,在一次又一次跌倒后依舊勇敢;我可以為了一座城或一個人拼盡全力,每當感到疲倦時,都會小心翼翼地翻開日記,面帶微笑地看看自己寫下的目標。
只要努力,一切都有希望。愿你們行走在大學校園之中時,會感謝那個高三時的自己,因為那個自己讓現在的你問心無愧。
編者小語:高三是一場必要的修行,它可以讓人學會成長,學會堅強,學會一步一個腳印地奔向期待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