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杰
摘 要: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壓力的增加,人們更加難以擺脫對懶人用品產生的依賴性。“懶人設計”在現代生活中顯得尤為重要。以部分生活用品為例,闡述了什么是“懶人思維”“懶人用品”以及“懶人思維”對設計活動、生活品質的影響,探討了懶人思維是如何引導設計活動的,希望能將“懶人思維”運用于具體的設計實踐中。
關鍵詞:懶人設計;懶人思維;懶人用品;生活狀態
中圖分類號:J50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0.035
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說過,“懶人似乎更聰明些,因為他們總是絞盡腦汁尋求做事的簡便方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懶”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加快了知識的更新。現代社會飛快的節奏使得人們越來越青睞于簡單、便捷的生活模式,“懶人產品”也已擴散到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各種有助于我們“偷懶”的新產品應運而生。這些為“懶”而生的新產品遍及人們工作、學習、休閑、娛樂等各個領域,也使得人們達到了“無處不懶”的現代時尚生活狀態。
1 懶人思維和懶人用品
過去,人們對懶惰的認識過于狹隘。而在當前社會的發展背景下,懶惰不應該再被理解為無所事事,而應作為一種正常的生活態度來對待,我們所要做的是尋求一種可以改善人們生活品質的行為方式及其載體。
1.1 懶人思維
從設計角度來看,“懶人”可以分為設計者和被設計者。這里所指的“懶人”并不是游手好閑的人,而是受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等諸多因素影響的人。而“懶人思維”,顧名思義,就是懶人的思維方式,既包括被設計的懶人(消費者)思維,也包括設計者思維的一種設計方法和意識。
1.2 懶人用品
目前,對懶人用品并無十分準確的界定。可以說,使人們日常生活變得簡單的用品都可以稱為“懶人用品”。“懶人用品”已經成為便捷、實用的代名詞。根據用途,現有的懶人用品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①家電類,比如自動烘衣架、豆漿機等。②小用品類,比如自動釘書機、暖手鼠標墊等。③其他類。這類產品多數屬于懶人的概念性產品,包括懶人菜譜、減肥產品等。簡而言之,只要能替代人們日常生活中某一行為的產品就能將其稱為“懶人產品”。
2 懶人思維對設計活動、生活品質的影響
創新其實是源于深刻認識到人的懶惰而激發出的一種行為方式。懶惰在某些方面可能是人們的習性,但從設計的角度來看,懶人思維恰恰是啟發設計活動的催化劑。
2.1 懶人思維啟發設計活動
懶人思維可以啟發設計活動。比如,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并不是因為追求它的計算速度而出現的,而是研究員厭煩了周而復始的計算任務。正是因為研究員們的“懶”,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才橫空出世。又比如我們常見的折疊電腦桌,不管你身處何方,不管你以何種姿勢都能輕松地玩電腦,而且安裝和使用也極為簡單。懶人的這種需求啟發設計師設計出更多的懶人用品。
2.2 懶人設計改善生活品質
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懶人設計不再追求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為根本目的。以洗衣機為例,它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人們清洗衣物的方式,但也未智能到處理好各種衣物的清洗方式,而“懶人”對于生活質量又是極其在意的。因此,以懶人為出發點的設計正是改善人們生活品質的一種體現。
3 懶人思維引導設計活動的探討
設計的目的往往是用最少的時間、最少的精力享受最好的生活,因此有了椅子、馬車、風扇等。人們在物質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后又開始提升精神生活質量。為此,出現了電腦、手機等各種娛樂和學習工具。那么,如何讓懶人思維引導我們設計出優秀的作品是我們需要探討的問題。一般來說,改變日常復雜的活動結構的基本方法有兩種,即改變操作性質和簡化任務結構。在此基礎上,又可將它們分為化繁為簡、去除多余步驟、改變路徑三大類。
3.1 化繁為簡
生活中,人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較為雜亂的問題。比如在廚房做飯時,復雜的烹飪過程會分散人們的注意力,從而降低烹飪效率。而最理想的狀態就是通過測定不同菜品烹制的時間重新規劃,使其有序地進行。這樣一來,既不會浪費時間,也不會有太多的等待時間。化繁為簡并不是要把難的部分去掉,而是重新規劃布置,使其變得更加簡單。
3.2 去除多余步驟
日常活動中有一部分事件由一個動作系列及對這一動作系列的重復循環構成,我們可以將其視為一個短小窄面結構的重復,比如釘書機式縫紉機就體現了這樣的設計思路。此外,還有剝蒜器、蛋清分離器等,它們的構造繁簡不等,但都以取代人們的部分勞動或動作為目標。
3.3 改變路徑
如果人們一時難以從無序的狀態中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那么就可以通過改變實現其目的的路徑,即使用方式或方法來完成。比如,粘式鞋帶是一項非常便捷的發明,它舍棄了傳統的系鞋方式,保留了其功能,即將鞋子綁在腳上的這一目的。又比如幾秒鐘就可以展開的帳篷。以這種結構設計的特殊帳篷,只需一扔就能展開,通過改變其使用方法能夠降低產品使用的難易程度。
4 結束語
懶人設計是一種針對人潛在需求的設計,是創新產品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社會工作壓力的增加使得人們越來越關注休閑。享受自在的生活,不受日常繁雜事情所干擾,這不僅是當前“懶人”群體的追求,將來這種追求還會擴展到“懶人”之外的群體,成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從改善人們生活品質及設計的角度來看,“懶”不僅僅是人們的生活態度,還是設計的突破口之一。
參考文獻
[1]孫月玲,紀超,張織璇.“懶人思維”引導設計行為[J].大眾文藝,2013(22).
[2]李鑫.淺談懶人設計[J].美術大觀,2015(06).
[3]王心怡.面向“新懶人”的產品設計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08.
〔編輯: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