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驥+趙曉亮+張震宇+李德隆
摘 要:隨著我國工業的發展,模具沖壓在生產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通過分析模具沖壓在生產中的常見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模具沖壓;模具損壞;卡模;尺寸超差
中圖分類號:TG385.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0.100
在沖壓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故障。如果處理不好這些故障,則很可能對沖壓質量產生影響。這就需要積極分析沖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深入研究制訂合理的維修方案。
1 模具沖壓的常見問題及解決對策
1.1 模具損壞
模具損壞主要表現為模具開裂、漲開及折斷等。對于此類問題,需要從以下3方面入手處理:①要做好模具材料的審核工作,查看材料的類型及參數能否滿足制作需求,且所采取的熱處理工藝是否合理。②正確選擇熱處理工藝。在模具制造中,熱處理工藝的選擇將會對其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如果模具淬火的時間、方法及溫度不合理,都可能使模具在沖壓階段被損壞。③設計好落料孔的尺寸。如果落料孔尺寸設計得不合理,也可能在槽孔產生阻塞問題的同時損壞落料板。鑒于此,在實際模具制造中,就需要認真審核材料,把握熱處理工藝各項參數,保證能夠滿足制作要求。 1.2 卡模
在模具沖壓過程中,如果合模操作的靈活性不能滿足要求,則會因靈活性不足或卡死情況的出現造成故障擴大及模具損壞問題。在實際中,如果出現卡模現象,要立即停止生產,積極尋找卡模的原因。一般情況下,卡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①模具導向傾斜或模板間有異物,使模板無法良好平貼;②模板受力不均勻或者設計強度不足,從而使模具變形;③模具的安裝位置不準確,且上、下模在定位時的誤差超出了合理范圍;④凸模強度不滿足要求,從而因模具側向力不平衡而導致卡模。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在施工中精確控制模板參數和設備參數,并提高凸模強度,增強卸料板的引導和保護功能。
1.3 沖模失效
過量磨損是沖模失效的主要原因。在新模具制作完成后,如果零件尺寸、行位精度及毛刺指標等都不符合制作要求,而模具自身又不具備修復功能,那么就只能對模具作報廢處理。對于存在問題的模具,需要及時刃磨及維修處理,盡可地延長其使用壽命。
1.4 尺寸超差
尺寸超差主要是因定位導向不良、制作變形及模具磨損等情況引發的。模具刃口位置磨耗情況的加重將導致其外形尺寸變大、平面度超差、毛刺過大和沖孔變小等。在此情況下,需要及時更換模具,并做好刃磨處理。定位導向不良包括有定位裝置而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不存在導向和導銷等情況。而在變形方面,撞擊變形則是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比如出料時,因受到擠壓或氣壓過強而出現變形問題等。針對此種問題,我們需要擴大出料空間,及時清理出料位置處,避免因變形而導致尺寸超差情況的出現。
1.5 質量不合格
在沖壓過程中,質量不合格也是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之一。質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個:①模具刃口磨損較為嚴重。對于這一情況,需要及時研磨模具,以保證刃口鋒利。②凹、凸模間隙設置得不合理。間隙過小,則可能出現二次剪切面;間隙過大,可能使側面成為擦光帶。在實際處理中,需要做好材料的檢查工作。如果材料硬度較高,則需要更換材料,并加大間隙;如果切邊材料過少或者沖裁搭邊尺寸較小,材料會因被拉入到模具間隙而出現毛邊。此時,需要加大搭邊尺寸,并適當加大切邊余量。
1.6 模具刃磨
制作過程中,在沖模刃口施工一段時間后,會產生較大的磨損,并因刀口變鈍而使沖裁件形位、尺寸精度下降,且毛刺過大。為此,就需要做好模具的刃磨處理,并在恢復沖裁刃口的同時盡可能地降低沖裁形位偏差,減小沖裁毛刺,以改善形件的表面質量。而在施工中,如果沒有對模具進行及時的刃磨,則可能會因刃磨時間的延長而使刃口受到大且堅硬毛刺的摩擦,從而在過度磨損的同時縮短模具的使用壽命。鑒于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觀察毛刺的大小,在掌握毛刺大小的基礎上找準刃磨時機,并在刃磨之前,根據錐形角度計算,避免因多次刃磨而使產品出現尺寸超差的情況。
2 結束語
在模具的沖壓生產中存在較多的影響因素。因此,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我們需要提前制訂科學的維修方案,以保障沖壓質量。
參考文獻
[1]黃曉偉,閆魏鑫.旋轉斜楔應用淺析[J].模具制造,2012(04):45-46.
[2]祝綱.汽車模中斜楔式機構的種類與應用分析[J].模具制造,2012(12):22-29.
[3]李傲宏,李志峰,朱雷.非標斜楔在汽車覆蓋件模具中的應用[J].模具制造,2010(01):69-72.
〔編輯: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