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梁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網絡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而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計算機網絡系統集成技術。目前,在應用計算機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應用轉移到了系統集成技術上。因此,為了讓計算機更好地為人們服務,應當加強對集成技術方法的研究。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系統集成;數據集成;集成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93.0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0.157
計算機網絡集成面對的行業規模不同,所以,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網絡平臺。從計算機應用的具體情況來看,需要系統集成人員完成大量的調查工作,通過分析用戶的反饋內容,反復論證方案,得出最理想的方案,以確保設計的合理性。
1 網絡集成系統的設計原則及步驟
1.1 設計原則
網絡系統集成的主要原則就是依據實際需要,結合各部分的具體需求,合理操作,提升工作效率。建設計算機網絡信息集成系統的最終目的是要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使操作變得更加簡單、合理。因此,在設計集成系統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循以下原則。
1.1.1 可靠性
網絡系統是信息共享的一個平臺,所有用戶對該平臺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如果某個部分發生故障,整個系統的運行都會受影響。因此,在設計集成系統的過程中,要確保系統能在短期內滿足用戶的各項需求,為系統維修人員爭取寶貴的維修時間,從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1.1.2 安全性
安全是保證計算機網絡系統運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系統存在安全方面的問題,就不會有用戶愿意使用該系統。在高危網絡系統運行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黑客和病毒的攻擊,進而泄露系統中的數據,損害用戶的利益。因此,網絡系統應當具有較強的預防能力和恢復能力,以確保用戶的信息安全。
1.1.3 實用性
在設置網絡系統時,應當以用戶為中心,以服務和適用為宗旨。因此,在設置集成系統的過程中,需要重視系統的實用性,確保系統能夠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
1.1.4 前瞻性
在設計計算機網絡系統時,不僅需要確保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實用性,還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便于未來拓展和更新系統,從而適應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的發展,滿足用戶的需求。
1.2 設計步驟
在設計集成系統時,不僅要遵守一定的規則,還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以確保設計的合理性。在歸納、總結設計集成系統的步驟時,其主要包括網絡規模的確定、網絡安全設計、選擇IP規劃等多個方面的內容。但是,從實際設計情況來看,其中的一些操作步驟并不是必需的,具體操作時可以適當省略,但有些步驟是必須嚴格執行的。具體實施步驟應當依據具體情況而定。
2 計算機網絡系統集成的發展
2.1 單一集成
單一集成是計算機網絡集成最初使用的一種方法。單一集成方法十分優越,利用該方法能夠實現效率和系統架構的最大化。單一集成的具體技術特征是:將所有的數據源統一集中在某一特定的系統中,適當地忽略其他數據的統一或轉化。但是,在計算機網絡集成過程中,很少使用單一集成方法。這主要是因為,高度集中部分數據源不僅會耗費大量的時間,還要使用先進的設備。在完成單一系統集成后,如果局部內容被改變,整體內容就會受到影響。由此可知,在網絡集成過程中,應用單一集成技術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
2.2 分布式集成
在分析單機片集成技術時發現了單機片技術中存在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很快形成了與同類基本結構為主導的分布式集成技術。該技術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很好地解決了單一模式集成技術在數據源集方面存在的問題,縮短了系統的開發時間,同時,也降低了系統的開發成本和對開發設備提出的要求。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使用機構分布式集成技術解決了傳統的將數據源集中在單一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將系統劃分為多個不同類型的模型,合理應用計算機網絡模型的特點,能夠實現不同模型之間的數據轉化。但是,在具體操作中需要注意,該方法并不是完美的,其主要缺陷是,在系統運行的過程中,要想其能夠正常工作,集成系統端口與外部鏈接模式必須完全吻合。雖然分布式集成技術可以很好地處理系統內部資源的整合問題,但是,它處理外部問題的能力并不強,這也是其應用中的主要缺點之一。
2.3 基于Web的集成技術
當分布式集成技術出現后,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Web服務信息集成系統被應用于計算機領域中。在其應用過程中,最主要的特點是:合理應用Web服務協議,系統運行過程中涉及到的所有數據都可以與Web服務相連接,并且應當在Web中心完成注冊工作,而且系統中涉及到的所有數據的交流和溝通都可以通過Web中心完成。同時,還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外部信息數據源,在實現信息雙向溝通的同時實現外界信息的合理整合。
3 系統集成技術方法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網絡系統集成技術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其方法比較多,但是,歸納、總結眾多方法后,最主要的有3種。
3.1 數據集成
數據集成是眾多集成方法中最基礎的一種, 同時,也是核心環節。數據集成分為數據轉換和數據聚合2種形式。
3.1.1 數據轉換
數據轉換就是在處理數據的過程中,利用特定的轉換工具,針對不同信息系統之間需要傳遞的數據信息進行轉換和交換,從而實現對各個子系統數據的合理集成。該方法不僅是數據集成過程中使用的一種技術方法,也是計算機網絡集成技術中的一種基礎方法。
3.1.2 數據聚合
數據聚合就是在虛擬全局數據模式中,適當集成和處理不同局部存在的數據源。該方法與數據轉化模式相比,關鍵點在于加快對數據管理內容的改進,最終達到集成數據的目的。
3.2 API集成
API集成的最大優點是綜合考慮不同用戶的具體需求,集成不同的單體,達到集成的目的。API主要是合理應用程序之間的接口,通過程序訪問API數據,完成對數據的集成。目前,API集成技術主要用于集成圖像管理系統中。API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數據的交換和抽象轉換上。API集成技術經常被應用于各大圖書館管理系統中,以實現信息共享,提高數據傳輸效率。在系統操作過程中,應用API集成技術可以直接獲取想要的信息。這樣,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使得信息傳遞變得更加標準。
3.3 方法集成
方法集成主要采用的是商業邏輯思維,它是一種以商業為核心的應用軟件。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通過操作或共享實現結合。方法集成與數據集成、API集成相比,具有以下優點:①能夠大范圍地應用程序操作;②可以詳細訪問公共商業功能;③直接調用系統中的應用程序。但是,其也具有較為明顯的缺點——方法集成缺少合理的支架。此外,在公共訪問的過程中,對細致內容的把握也存在不小的麻煩和難度。
4 結束語
合理應用計算機網絡集成技術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系統內部的靈活性和可靠性。這與現代人對生活和工作的要求相符。由此可知,該技術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本文重點分析了計算機網絡集成技術中的一些內容,希望對推動集成技術的發展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高雪花.計算機網絡系統集成技術問題分析[J].成功(教育),2013(11):209-210.
[2]任海瑞.計算機網絡系統集成策略實現探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01):28-30.
[3]張彥.基于多級模糊熵權的計算機網絡系統集成風險評估[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09):138-139.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