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探討提高圖書館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的方法和技術,提出圖書館建設的技術戰略和方案,主要從技術創新與圖書館管理協同、協同工作模型、流程簡化、自助服務和富信息管理等方面進行闡述,對其建設方法、思路和對提高圖書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的關系進行論證。
關鍵詞: 圖書館 技術戰略 效率 創新
1.引言
圖書館管理人員如何利用現代技術管理圖書館一直是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圖書館自動和主動發現并提供服務,提高圖書館運作效率并實現圖書建設和管理的目標等。圖書館管理人員如何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圖書管理并提高管理質量,變革服務模式,提高圖書管理質量和效率呢?
2.技術策略與方案
(1)技術創新與圖書館管理協同
圖書管理技術改進或創新能內在驅動并促進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高。自動化管理技術的引進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益并降低管理成本。但也存在一個問題:限制了管理的創新。在圖書部分工作自動化管理的環境里,圖書管理人員減少了創新思考。創新和效率在圖書管理中對于管理質量和效益是辯證的關系。因此,在圖書管理中通過技術創新,不僅可幫助用戶充分利用圖書資源,還可改進傳統圖書工作管理模式。
當然現在主要是基于紙質的圖書管理管理時代,并不是所有的圖書館都需要新的自動化技術平臺或解決方案。一些圖書館繼續使用傳統的圖書館的基于紙質和打印管理模式,是因為這些圖書館服務于較偏遠地區,面對的是對紙質出版資源需求較大但對電子資源需求不大的用戶。期待經過一段時間后,依靠新一代技術的發展,圖書館的資源都將面臨無紙化的館藏資源管理模式。
但無論圖書館館藏資源管理或服務方式朝向電子資源儲存服務還是出版管理方式,都有必要提供技術平臺的架構提高工作效率。盡管這是一個長時間才能夠實現的,但最終的建設方向是朝著工作流程和策略最優化的方向建立自動技術平臺。
(2)協同工作模型
圖書館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是一個多部門多任務協同發展模式,而不是一個孤立的建設發展模式。協同合作開展圖書館的建設是圖書工作要堅持的原則。新一代自動化系統將這類協同工作模型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它消除局部自治系統和編目目錄記錄存儲,著眼全局服務提升和協同建設的推進方式。這種協同工作模式在圖書館網絡化建設進程中得以體現并被采用實施。下一代圖書館服務平臺獨特之處在于,通過消除多個局部系統的冗余性和孤立性,提高系統工作效率。
新一代自動化系統將這類協同工作模型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而不是停留在傳統的編目層面。它消除了局部自治系統和編目記錄存儲方式,用全局統一管理服務方式取代。這種協同工作模式在很多網絡管理系統中采用實施,這些下一代圖書館管理服務平臺有獨特的方法,但旨在通過消除跨局部系統的冗余工作而提供系統工作效率。
提高圖書館工作效率最重要的途徑是不重復其他圖書館或分支系統的工作。如果一個圖書館開展實施某項技術平臺或工作,那么其他圖書館的建設就會吸取其建設經驗加快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這種機制的最大好處在于眾多圖書館協同分享建設經驗而協同建設發展,而不是對每個圖書分支系統的單獨改進。基于協同的工作模式不僅要運用在出版資源的編目管理上,而且要用于電子期刊、電子資料和多媒體數據的電子資源管理。
(3)工作流程簡化
圖書館的建設和管理引入自動化管理的技術與方案,實現復雜圖書管理功能和需求,雖然增加了建設資源成本,并使得圖書館管理系統變得復雜,但因為每個子系統都要從其他相關子系統中接收和處理不同類型的數據,并保持系統的工作穩定性和精準性。圖書管理用戶并不能立即體驗到復雜的自動化系統帶來工作效率提升的優勢。
典型的圖書館復雜的自動化系統是圖書用戶的借閱系統。圖書管理人員能夠制定規則,調整用戶的圖書借閱參數等。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模塊將允許圖書館建立一個規則矩陣分析,計算出圖書用戶借閱圖書的條件、借閱資料類型、圖書位置或其他參數。
這些工作環節流程設計簡化能幫助圖書館建立并優化其館藏的圖書借閱工作規則。圖書館管理人員必須對要帶出圖書館的重要資料作出評估,對于少有的珍貴的資料或集中在某個區域的重要參考資料,被圖書管理工作人員或研究人員借閱查看。以圖書流通系統為例,其系統顯得非常復雜,但仍可以通過工作流程簡化或優化,精簡不必要的步驟,設計更簡單合理的程序。
簡化工作流程,減少管理人員處理的技術參數,這使得圖書管理人員在面對數量較大且具有各類借閱需求的用戶群時,不需要圖書管理人員設置或創建非常復雜的借閱條件或規則,只需要用到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實現即可。特別是當一個圖書館系統跨越多個分支系統時,可根據各自設定的規則運行。通過自動化網絡化管理平臺簡化工作流程和規則能夠使得用戶和工作人員減小操作難度。
(4)自助服務
圖書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自助服務完成一些任務,降低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許多圖書館提供自動化的具來訪問不在圖書館的資源,或通過圖書館的協作單位借閱或請求資源。這些系統將給圖書借閱用戶提供更大的權限,相比個人圖書借閱請求的方式,其具有較低的操作成本。
圖書館引入自助服務體系可以提高用戶的自助參與度。通過自助服務,既可以節約人工資源,又可以提高用戶參與度并獲取更多的資源。自助服務可以用無線電頻率識別(RFID)等方法完成。無線電頻率識別(RFID)已經與自助服務工作流程密切相關并實現圖書管理自助。自助檢查、數據處理及結果返回等都可以由RFID或內嵌設備實現。RFID技術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并提供更多方式訪問到圖書館館藏資源。
RFID技術可以通過非接觸的方式識別到館藏各種資源,這使得可以這種方式識別圖書數目,并與其他圖書資源自動處理系統協作感知圖書資源。RFID識別沒有直接接觸資源,這可以提高館藏資源的安全性。一些圖書館內置RFID掃描儀,不斷地監控庫存貨架、物品位置等。沒有被檢查出會發生警示,以幫助用戶修正或定位其位置。
許多圖書館現在也提供自動化的工具來訪問不在圖書館的資源,或通過圖書館的協作單位借閱或請求的資源。這些系統將為圖書用戶借閱更多的資源提供更大的權限,相比個人圖書借閱請求的方式,它擁有較低的操作成本。這些新一代信息技術相互協作的自動系統、簡明的工作流程及自助服務系統等,提高圖書館建設和管理效率和質量,是探索圖書管理創新行之有效的途徑和方法。
(5)富信息管理
提出富信息的知識管理模式,是給所管理的館藏檔案加一個身份證,除了定位以外,還可以嵌入電子文件的元數據信息,以及對文件信息內容或標題進行描述。此時富信息可以大量收集并管理存儲在大容量電子標簽中豐富的檔案語義信息,還可以將這些豐富的檔案語義信息關聯到互聯網大數據中。
此模式中一個關鍵的問題是電子標簽內富信息的生成問題。標簽內容除了檔案文件的電子編目外,內置的存儲空間還能夠存儲檔案文件的摘要信息。傳統檔案摘要往往依賴于人工生成,所摘要的信息常常存在不全面、不客觀和不準確等問題。為此可以將自動摘要技術用于檔案“富信息”模式中,對檔案文件內容進行自動壓縮,并保證壓縮后形成的自動摘要能夠覆蓋原檔案的所有主題且不重復。
自動摘要技術可以快速地自動生成大量檔案文件的摘要信息,大大提高人工檔案摘要的效能,有效地解決富信息的生成問題。自此包含檔案文件編目信息、電子格式信息及自動摘要信息的富信息成為檔案文件的新的定位系統,此定位系統不僅包括物的位置定位信息,更重要的是實現檔案內容的定位,為檔案利用提供廣闊的新途徑。
3.結語
本文主要探討提高圖書館管理效率和質量的方法和技術,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闡述,即技術創新與圖書管理協同、協同工作模型、流程簡化、自助服務和富信息管理等方面,對其建設方法、思路等進行闡述和論證。本文對在當今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和“互聯網+”的背景下,對圖書館的建設提供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