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賢君
如今的信息技術已經發展到讓人依賴的地步,為“教”與“學”提供了更多的方便。而信息技術課作為一門新的學科,愈發地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計算機和網絡對于學生來說已經不是奢侈品,他們有越來越多的機會接觸到,在對計算機了解加深的同時能力也得到提高,這對我們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應及時地審視教學方法,全面地提高教學能力,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目的。筆者從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入手,對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進行簡單的分析。
一、信息技術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得到高度重視和廣泛使用。以提倡的“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為指導,信息技術(多媒體計算機和通訊網絡)成為教學活動的首選。利用多媒體將文本、聲音、圖形和動畫等進行綜合處理,為教學編制的一系列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創設出生動立體、栩栩如生的逼真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過程中提供形象、易懂的表達工具,不僅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負擔,還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的模式,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信息技術的出現和廣泛應用使教學手段更豐富,達到的教學效果顯著,可見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二、側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指能夠快速地篩選和獲取信息、準確地鑒別信息、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素養已經成為科學素養的重要部分,也成為學生必須具備的、重要的、受用終生的基礎能力之一。對于如今的社會而言,努力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是十分重要的生存能力。
信息素養包含的能力主要有:(1)信息獲取的能力。能根據自己的學習要求,主動有目的地發現信息,并通過各種媒體(互聯網、書籍、報紙、電視、廣播等)或自己親自調查、參觀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2)信息分析的能力。將獲取到的豐富的信息進行篩選,鑒別出自己所需的信息,判斷信息的可信度,然后對認為真實有用的信息進行分類。(3)信息加工的能力。將不同渠道獲取的同一類信息進行綜合,結合原有的知識,重新整理組織、存儲,并簡潔明了地傳遞給他人。(4)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術或其他手段,分析、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實際問題。
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學生在具備以上能力的同時,也內化為自身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創造在實際生活學習中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學習環境,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關鍵。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當今的世界不僅僅是信息化的時代,還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的不斷創新、高科技的迅速產業化,使得經濟持續增長。由此可見知識創新的重要性,它是技術創新的基礎,是維持技術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動力。所以現在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人才是非常可貴的。因此,教育者必須在教育過程中高度重視學生的創新潛能,激勵他們主動思考和善于思考并學會獨立思考,突出創新意識的培養,強調創新能力的提高。
要為學生盡可能地創造環境和機會,為他們提供好的發展平臺,給予他們足夠的思維空間和想象空間,但不能包辦他們的一切。只有在自主的學習環境下,學生才能自主地學習,發揮創造性,體驗到創新的樂趣。
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剛開始學習時,學生往往好奇和興奮,但隨著內容的加深,慢慢的就會覺得枯燥乏味,逐漸降低學習熱情。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因此,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索的愿望。比如學生都比較喜愛游戲,我們可利用這一點,找一些適合的小游戲讓他們在探索游戲中掌握操作技能。另外,也要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下學習,不斷地提高學習效率。
五、實現與其他課程進行整合
課程整合,是指將不同課程的素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學習目標在具體現實的情況下實現一致性,要求用到多種知識和能力。信息技術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信息也應和各科的學習內容知識相關,那么問題隨之而來,那就是如何將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整合。新的教育方式融入以計算機為主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提出以超媒體方式組織教學信息的思想,這就為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的整合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技術手段。
將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課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為載體,把信息技術課程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從而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同時,培養學生解決其他學科問題的綜合能力。
六、注重青少年信息道德的培養
我們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下往往只看到它所帶來的好處,忽略信息技術中所帶來的不良因素,如在利用互聯網獲取大量知識之外,它還蘊藏著許多不健康的內容,有時還有計算機犯罪、計算機病毒肆虐等,這些問題都是信息技術教育中被我們忽略的。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在教給學生知識和網絡的優勢之外,還應不斷向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信息意識和信息倫理道德。此外,教師還應起到模范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幫助和引導他們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道德。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們對待教學必須從多角度和多方式出發,加強對新型教學方法的探索、研究、創新和實踐。社會在不斷進步,科技在不斷發展,同時對學校的教育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職業教育,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須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提高自身的素質和知識內涵,不斷追求,確定和提高自己的信念,通過探索和研究提高教育水平,為實現培養我國優秀接班人作出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