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玲俐
美術是人類藝術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幼兒可以通過與美術的接觸,促進認知經驗、語言表達、情感涵養、自我動手等各方面發展。在幼兒園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應用多媒體,其豐富的內容展示能讓幼兒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知識,栩栩如生的畫面和音效、互動等特效能使幼兒興趣盎然,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令美術活動更加出彩。
一、調動創作欲望,激發創作興趣
幼兒是天生的創作家,怎樣才能發揮幼兒的創造性,不抹殺他們的創作欲望呢?多媒體輔助美術教學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正面人、側面人的多種面部神態,運動員豐富的肢體動態,枯燥的“畫動物”、“畫職業”等,這些難點都能在多媒體的輔助下迎刃而解。不再是千篇一律,不再是依樣畫葫蘆,我們將聲音、圖像與動畫相互結合,讓幼兒在其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興趣表達體驗,進一步激發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
二、提高欣賞水平,降低活動難度
利用欣賞,傳承文化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對于鑒賞能力的提高、美術素養的培養、情操的陶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平時教學中存在書上圖片少、掛圖太呆板、幼兒興趣不高的問題。這時,我們應該善用網絡資源,將作品既方便又快捷地帶到幼兒面前。在小班美術欣賞《秋天的樹林》中,以秋天樹林多彩的色彩為切入點,選取著名畫家凡·高先生的兩幅《樹林》作品,用交互式白板工具制作出了課件,借助“隱藏”、“出現”等按鈕,幫助幼兒尋找紅色、橙色、黃色、咖啡色、淺綠、深綠、墨綠等顏色,以實現活動中的重點目標。同時課件中插入音樂,更有效地營造安靜欣賞的氛圍,為幼兒創造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環境。
三、豐富活動內容,優化教學過程
1.縱橫比較,讓活動內容更豐富。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內容的選取是豐富多彩的,但存在選取內容質量不高的問題,如美術作品單一、數量少,畫面質量不高,優秀作品少,等等,對幼兒教師提出不小的挑戰。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師通過PPT、Flash、白板等軟件制作,將所有信息進行有機整合并統一展示,有效擴展教學內容的容量,并且通過點擊鼠標或進行程序設定,圖片可隨意切換,方便快速,提高了教學效率。如美術剪紙活動《瘋狂馬蒂斯》中,教師通過收集馬蒂斯作品給幼兒欣賞,還可以展示其他畫家的同類作品,使幼兒有橫向和縱向比較。此外,添置一些畫家生平的畫像、小故事,利用圖文、圖聲并茂的手段讓教學內容更豐富與生動,使幼兒對所學知識印象更為深刻。
2.打破傳統,使活動過程更新潮。
(1)傳統的美術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示范、幼兒操作為主,忽視了幼兒的主動性和興趣性。
(2)傳統的美術教學中還存在教師示范過大或過小,示范不準確、不規范,速度慢,遮擋幼兒視線等諸多問題。
(3)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為“講解+示范+練習”,單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無疑使教師成為教學的唯一主體,幼兒只是被動接受,導致他們對美術學習失去興趣,還對教師產生依賴心理。
結合多媒體課件生動直觀的特點,可以營造出生動、形象、有趣的情景氛圍,讓幼兒多感官、多層次地進行藝術探索。課件中圖片可隨意縮放和反復觀看的特點,方便了教師強化示范步驟,突破了教學中的重難點,大大強化了教學效果。在大班版畫活動《重陽節的愛意》中,通過多媒體課件制作,截取《藝術創想》節目的視頻片段作為教學內容,通過在大屏幕上的播放,放大了畫面,使每個幼兒都能看清操作步驟,同時,教者風趣的語言和到位的示范都能充分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針對重點和難點部分,教師可以通過反復演示和現場演示,使幼兒能夠完全掌握在制版中刻畫老人形態的重點,幫助教師有效、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
四、保留作品影像,便于欣賞評價
對于幼兒自身的技能評價和欣賞能力的長期培養來說,評價環節至關重要。傳統的評價不利于信息的采集與保存,同樣限制了活動本身對于創作內容與創作素材的選取。
在借形想象活動《風之谷》中,教師創設了“在風之谷中游玩”的情境,以“風精靈”的口吻,讓幼兒大膽地對飄落的絲巾進行借形想象,并借助稻草、蒲扇、扭扭棒、麥穗、布條、堅果等自然材料、廢舊材料進行裝飾添加。最后的作品呈現豐富多彩,孩子們的創意也在活動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然而問題產生了:擺放后的作品無法放置在展板上進行呈現,那么如何讓每一位幼兒都細致、仔細、直觀地欣賞到自己與同伴的作品呢?多媒體輔助教學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將幼兒作品拍成照片存入電腦,方便幼兒相互欣賞和評價,使每一個幼兒都在評價中樹立信心,增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及表達能力,鼓勵幼兒進行自我肯定和肯定他人。
五、避免四個問題,進行正確定位
1.勿“反客為主”。
有時為了教學方便,教師把課件制作成按順序播放的“流水課”,整節課就是點擊鼠標,看圖片或看錄像,沒有太多講解和師生討論、交流的時間,這樣的教學反而收不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勿“重教輕學,以教代學”。
美術活動注重的是欣賞與感受,如果沒有充足的思考、表達的時間,是很難完全達到教學目的的。如主題《宇宙中的工廠》想象畫,可設計環節為幼兒交流,猜想宇宙中有什么——欣賞電腦圖片《浩瀚星空》,討論宇宙中工廠的樣子,使教師、幼兒、多媒體進行互動。
3.勿“走兩個極端”。
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上,教師切不可走兩種極端:一種是墨守成規,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和要求;另一種則是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不論什么樣的教學活動都輔之以多媒體技術。這樣的情況使得教師忽略了對于教材的理解、教學方法的研究。教師應該以具體教學內容為重,優選適當的教學策略,而不要盲目追求教學手段的新穎性。
4.勿“華而不實”。
試想一下,如果在課件中插入過多的動畫效果如“飛入”、“百葉窗”、多種聲音和字體、色彩效果的話,則孩子們只會被課件華美的外表吸引,而忘記活動的內容,造成喧賓奪主的結果,教學效果也就無從談起了。教師在利用多媒體豐富教學資源時,應反觀教學內容本身,進行正確恰當的定位。
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證明,隨著多媒體的普及與應用,極大地增強了幼兒美術教學的生機與活力。作為幼兒的引導者、陪伴者,我們要繼續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讓美術活動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