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赫
摘 要: 上好音樂課的關鍵是要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精心策劃教學設計,有效組織音樂課堂,還需要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教學設計的精心策劃重點關注教學語言、教學反思;培養學生遵守課堂常規的習慣,對低年級的教學管理和中高年級的教學管理方式方法要有針對性。
關鍵詞: 音樂課 提高素質 精心設計 組織課堂 有效管理
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生活的舞臺,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教師、學生的生命質量息息相關。對于教師來說,課堂教學是他們職業生活最基本的構成,每一堂課的質量,都會直接影響教師對職業的感受和態度;對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成,會直接影響學生今天的茁壯成長和明天的可持續發展。一堂好課,能夠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促進人的發展、生命的完善,能夠使教師和學生思考生命的真諦、體驗生命的情感、感受生命的律動、傳遞生命的價值和輝煌。我認為上好一堂課的關鍵主要在于教師的自身素質、教學設計的精心策劃、課堂組織的有效管理三個方面。
一、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從事多年音樂教學工作的我認為能夠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走進音樂課堂,讓學生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讓悠揚的琴聲和兒童的心靈一起躍動,讓美妙的音樂隨兒童的歌聲一起舞動,教師自身素質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課堂教學中只有教師在掌握大量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后,才能在課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來,引人入勝,才能引導學生被音樂感動,這就需要我們有過硬的基本功,不斷提高自己的彈奏、聆聽、試唱、舞蹈、表現等內在特質,只有基本功過硬了,才能投情入境地感染學生,才能在上課時言行舉止散發著藝術魅力,充滿藝術激情,才能使學生做到“親其師,信其道”。然而,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它是指教師經過較長時間培育而逐漸形成的一種從事教育工作所專門需要的涵養,是教師的學識水平、知識視野、思維品質、創新意識、審美能力、氣質品味、人格修養的綜合。而這一點,恰恰是被很多音樂教師忽略的,“教書匠”與“大師”之間的區別也就在于你是否做到這一點,即是否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
二、教學設計的精心策劃
備課是上好課的基礎和關鍵。備課花工夫,上課顯神通。很多教師都意識到了備課的重要性。我在這里不多贅述,只想說兩點容易被大家忽略卻又異常重要的方面。
(一)教學語言要精練
教學過程是一個信息運動過程,是信息傳遞、識辨、儲存、再生的過程,而語言是信息的重要載體。教師傳授知識時語言是否清晰有條理,對學生的及時評價能否獨特到位;對學生的反應能否做到你有來言我有去語的教學機智,這些都直接影響教學設計在課堂實施中的效果。我的經驗是多推敲、勤積累。“話素”積累到一定程度,你會發現課堂教學的進行既順利又有效率。
1.多推敲
將每節課的導語、各環節的主要內容都一字不落地寫下來。然后開始逐句琢磨,這句話怎樣說更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怎樣的表情語氣孩子們會更喜歡?這句話怎樣說能更精確更簡短地表達?一句話就能說明白的堅決不用兩句表達。每字每句的推敲像寫作一樣精心,這樣下來既節省教學時間,又可以使自己的教學顯得更加嚴謹。
2.勤積累
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話語表現出來達到的效果可能截然相反,因此優秀話素的積累可以使學生與教師心與心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貼近。多看書、與同行勤交流是我的制勝法寶,通過積累我做到了——課堂上,如果遇上答錯的或是回答不出的學生,我從不否定他,而是說“你的想法很好,但不是問題的答案,請你再好好想一想。”或者“請你不要著急,想好了再說。”等話語,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平時教學中會有學生不舉手就回答問題的現象,這時我不會一味地強求或是訓斥其“一定要先舉手后發言”,而是讓這個學生先把話說完,再跟他說“下次回答問題的時候,請你先舉手好嗎?”之類的話,講明道理,并及時表揚有改進的同學,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二)要勤于反思
課后反思是備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教師工作具有周期性,但不意味著機械化的周而復始。無論是教學過程中的亮點還是敗筆,都需要及時反思。反思是整理思想的過程,其目的是促使教師尋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并在其中得到提升與發展。反思也是克服教學倦怠感,使教學永遠充滿活力和內在感染力的原動力。
三、課堂組織的有效管理
音樂學科課堂紀律的管理,不僅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制定,而且要結合學科自身的特點進行。在音樂課中,教師除了要能始終創設、營造美好的音樂情境,將學生的注意力一直保持在教學過程中之外,在課堂管理中建立起一套對學生行之有效的規則和要求很重要。
(一)低年級的教學管理
低年級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注意力時間短,但是自尊心很強。所以當學生紀律散漫時,你只要表揚坐姿好守紀律的學生的名字,幾乎百分之百的,其他學生紛紛效仿,有的甚至故意把小胸脯挺得高高的,以引起你的注意,期望得到你的點名表揚。
(二)中高年級的教學管理
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懂事,能夠很好地理解教師提出的要求,只是由于各自的成長背景不同,性格不同,造成在遵守紀律方面“姹紫嫣紅”、“千姿百態”。通過摸索,我發現在音樂課中,如果把學生的表現與懲罰、獎勵、考核掛鉤,則會使學生能夠認真對待每一節音樂課。為此,在平日教學中,我準備了一個課堂記錄本,用以記錄學生上課時的表現,主要記錄音樂書、桌面凈、表揚、批評四部分,促使每個學生都加強自我約束,盡自己最大努力地認真聽課,遵守紀律,使課堂教學得以順利展開。
(三)教會學生遵守規則
學生課堂常規的養成,非一日之功,要常抓不懈。一個行為需要重復21次方可養成習慣。按照一周上兩節音樂課的課時計算,學生需要近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初步養成教師規定的課堂常規習慣。古語說,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月光風,草木欣欣。其意思是說狂風暴雨的天氣會使鳥獸憂傷;晴空萬里的日子則使草木充滿生機。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去“色難”,勤提醒,多訓練,莫著急,一步步使學生走入正軌,從而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一個良好基礎。
音樂教育,旨在關愛每一個孩子,讓學生感受美、體驗美、表現美,讓他們受到美的陶冶和熏陶。只要我們能夠做到嚴于律己,且平時多注重對學生進行課堂常規訓練,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的課堂才會是最美的課堂,音樂教學在內容與形式上才能達到完美統一。
參考文獻:
[1]林睿晶,張蕾.審美教育在音樂教學中的融合[J].音樂時空,2008,(10):256.
[2]張靜.如何提高學生上音樂課的興趣[J].小學教學參考,2011(33):59-59.
[4]鄧東霞.音樂欣賞教學的幾點思考[J].江西教育,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