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茜
摘 要: 家長對幼兒語言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家長作為幼兒的第一位老師,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應該抓住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注重對幼兒語言方面的教育和培養。語言能清晰完整地表達出來,才能被人們更好地理解。
關鍵詞: 幼兒教育 語言發展 關鍵時期
一、背景
(一)問題的提出
家長是帶領幼兒認識這個世界的引導者,在幼兒語言發展的這一時期,家長與幼兒的對話都會被幼兒模仿。家長與幼兒的對話越多,幼兒語言的發展就越快。對話內容也從簡單的單字到一句完整的話,語言能力逐步提高。所以家長要盡可能在幼兒身上花時間,不能因為工作忙而忽視幼兒,錯過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
本文針對小班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及表現,對其發展特性進行研究提出教育對策和方法。
(二)研究方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幼兒語言發展的研究必須深入幼兒園進行觀察。筆者以旁觀者的身份進入幼兒園小班,對觀察到的幼兒的語言能力的發展做定向研究,再與個別教師進行訪談,了解他們的一些態度和做法。選取2名小班幼兒的家長進行溝通,以進一步了解幼兒在家中的語言發展及家長的態度和看法。最后對資料進行定量分析。
具體研究方法為觀察法和訪談法,其中以觀察法為主,訪談法為輔。
在確定了觀察對象后,筆者進行了為期5天的觀察。在觀察中對幼兒與同伴交流行為發生的時間、發生的背景及具體經過進行記錄,包括幼兒和教師的表情、言行舉止。觀察期間筆者作為旁觀者不介入幼兒交流活動當中,力求記錄孩子在自然狀態下的真實表現。
二、小班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
這一時期的孩子正處于接受語言能力最強的時期,這一時期對孩子進行語言方面的培養,孩子還是比容易接受并掌握的。家長與老師都應該給孩子做個好榜樣,用規范的語言與幼兒進行交談,并創造一個良好環境。
(一)表述能力有限
案例1:星期二早上老師與小屈打招呼,老師親切地說:“小屈早上好!”小屈又重復了一遍老師的話。和奶奶說再見的時候自己也會不自覺地說出來“奶奶放學來接你”。這就像一種習慣,已經養成了。
(二)大舌頭現象
案例2:有些孩子雖然會說很多話,組織能力也很強,但是說出來的話不清楚,也就是所謂的大舌頭。在這次觀察過程中,大大就是說話有些大舌頭,老師與他對話時總是會讓他大聲點說話,以便于聽清他說話的內容。
三、案例分析
案例1中,該幼兒正在上小班,因為家長在他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沒有花大量時間在孩子方面,而他的奶奶也只是教他一些簡單的詞語。所以,他在班里就顯得比較“獨特”。
語言發育是智力發育的基礎,發言能力的發展影響了智力發展。所以他的“獨特”體現在很多方面。
首先就是語言方面。別人與他交流時,他很多時候都會重復別人說的話或者只用簡單的詞語回答,有時回答別人時,分不清主謂語,處于語言的模仿階段。他給我們的感覺就是一個還在初期語言階段的孩子,有很多方面還不是很懂,像小孩子一樣,要一樣一樣地教他認識。
小屈上幼兒園快一年了,比剛進幼兒園有進步,但是發展還是很緩慢。老師在與幼兒家長的交流中,告訴了他們孩子在幼兒園的現狀,也提出了一些幼兒語言發展方面的教育建議,即使工作再忙,也一定要空出一些時間教育幼兒。也許是這次談話起到了作用,筆者發現他現在說話比以前好了很多,也知道了什么情況該用我,什么情況下該用你。比起之前那段時間,該幼兒在語言發展方面的進步還是很大的。所以說,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要注重幼兒全方位的發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孩子大舌頭有可能是因為還沒有形成發音動作,沒有掌握發音方法。案例2中的大大,像他這樣的情況在學習語言時就應該注意,在孩子發聲不清楚時,就應該對孩子及時糾正。老師和家長在平時與孩子的交流中要注重訓練他清晰的發音。談話時放慢語速,讓孩子能夠看清楚我們的嘴型,模仿我們的發音。所以,我們在與這樣的孩子交談時,更應該注意這些小細節。
四、小班幼兒語言發展能力的差異的分析
小班幼兒語言發展能力差異的形成有很多因素。首先是注意力方面。在每天的教學活動中,一些幼兒的注意力永遠都是集中在說自己喜歡的事情上。老師在教授本領時,他們就會趴在椅子上或者自娛自樂,視線絕不會在老師身上停留很久。有時候坐著無聊了就碰碰其他小朋友,帶著周圍的一圈小朋友不認真學本領。他們在自己喜歡的領域總能集中較長一段時間,但很容易就會被其他小朋友影響而轉移注意力。注意力也是智力發展的一個方面,而智力發展的基礎是語言的發展。所以幼兒語言的發展在幼兒今后的成長過程中也有一定影響。
其次是某些幼兒的父母由于工作比較忙,在上幼兒園之前的那段時間都是由爺爺奶奶帶著的。由于在那段期間,爺爺奶奶們并沒有注重對他們進行語言方面的教育和培養,想著只要吃好穿好就行,導致他們錯過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而與他們相處時間最長的則是他們的家長,畢竟老師教授的內容和時間有限。
五、問題的解決
家長作為幼兒的第一任老師,應盡可能帶領幼兒認識這個世界,而不是讓幼兒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家長應對幼兒的一些錯誤行為進行糾正,而不是讓它們成為一種習慣。
家長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幼兒教師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幼兒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幼兒教師不能忽視這個差異,要對幼兒進行因材施教,促進個別幼兒的發展。教師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尊重幼兒,讓幼兒有自信心,培養幼兒愛說并且敢說的意識。
在幼兒成長發育過程中,幼兒是需要家長悉心照顧的,而不能一味依賴老師對幼兒的教育,畢竟與老師相處的時間沒有與家長來得多。家長不能忽視幼兒語言的發展,語言是人類社交的一種工具。不管時代怎么改變,語言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幼兒期又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老師和家長都不能忽視這方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靜珠.臺灣省幼兒教育發展現狀及趨向[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0(1).
[2]國周燕.我國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研究中存在的問題[J].學前教育研究,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