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祿峰(河南教育學院圖書館,河南鄭州450046)
?
微博平臺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推廣中的問題與對策
劉祿峰
(河南教育學院圖書館,河南鄭州450046)
[摘要]對10所高校微博平臺開展的信息推廣進行了調查和統(tǒng)計,通過信息統(tǒng)計分析出微博平臺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包括推廣方式、推廣體系和推廣內容的不足之處,結合圖書館信息推廣的現(xiàn)狀給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促進高校圖書館的信息推廣更好發(fā)展。
[關鍵詞]微博平臺高校圖書館信息推廣推廣方式
[分類號]G252
隨著互聯(lián)網的不斷發(fā)展,短小精悍的微博平臺得到了人們的青睞。微博平臺基于用戶關系進行信息分享、傳播、獲取,通過好友關系可以實時分享和接收多樣的信息,包括文字、圖片和小視頻。微博平臺具有便捷性、社會性、及時性的特點[1],微博平臺只需要一部手機,通過手機號碼就很容易完成賬號的注冊,當然手機與電腦也是無縫對接,非常容易操作實現(xiàn)實時微博內容分享。由于微博的便捷性,使用微博的人群年齡跨度也較大,其主體人群為15~30歲的青壯年。在這個平臺上享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分享內容,具有較強的社會性。微博實現(xiàn)了實時的短消息發(fā)布,隨著計算機性能的不斷提升,微博就如現(xiàn)場直播一樣,可以實時傳播正在發(fā)生的事情,使得各地的新聞在微博平臺上得到共享和傳播。
在各行各業(yè)都與互聯(lián)網接軌以尋求更好發(fā)展機會的今天,微博的優(yōu)勢顯而易見,作為傳統(tǒng)行業(yè)的圖書館,也逐漸采用微博開展信息推廣服務,并取得了卓越的效果。
圖書館采用微博平臺進行信息推廣具有以下優(yōu)勢[2]。①微博平臺的推廣方式更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和共鳴。圖書館的推廣對象大部分是年輕人,而年輕人又是微博平臺的受眾人群,且年輕人的思維活躍,樂于分享所見所聞,微博平臺可以促進圖書館信息推廣的頻度。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使用微博的數量較多,有85.5%的大學生使用微博,且超過半數的大學生不止擁有一個微博賬號。所以,在圖書館的信息推廣工作中采用微博平臺,則是利用“共鳴策略”將受眾人群聯(lián)系起來,引發(fā)極大的興趣和關注。②微博平臺的推廣內容更容易被人接受。微博傳播的不單單是一段文字、一張圖片或者一段小視頻,在傳播過程中還包含著微博博主和粉絲之間的認同關系、欣賞關系,屬于一種圈子文化,具有較強的認同感,令粉絲們更容易接受推廣的內容。且微博平臺可以自由交流信息,改變了傳統(tǒng)的自上而下的灌輸式信息傳播,讀者有自己的思考過程和選擇權利,心理上有較大的自由接受感。③微博平臺的推廣信息能夠實時到達。微博與傳統(tǒng)報刊、廣播、宣傳相比,具有較強的實時特性,通過實時的微博平臺推廣,圖書館的消息能夠較快完成傳播,增強信息傳播效率,從根本上加快了讀者獲取信息的速度。
筆者對10所采用微博平臺進行信息推廣的高校展開調查,調查采集的數據均通過分析10所高校圖書館的新浪微博所得,分析過程中統(tǒng)計到的數據具有較強的研究意義[3]。
2.1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概況
在10所高校中,主要統(tǒng)計該校圖書館信息推廣微博平臺的粉絲數量、關注人數和一年內(2014年8月~2015年8月)的微博條數以及高校圖書館的信息推廣頻率,信息推廣頻率按周計算。通過統(tǒng)計10所高校圖書館微博平臺的上述信息,可以縱向比較目前高校圖書館的微博推廣情況。
從表1中可以看出,高校圖書館微博平臺推廣活動有較強的號召力,粉絲眾多,基本都有過萬的微博粉絲。一年內發(fā)布微博基本能達到300條以上,平均到每周微博推送的數量在10條左右,大多數的圖書館都能夠保證一定的更新頻率,為眾多學生粉絲提供實時的圖書館信息推送。從推廣效果來看,能夠產生足夠量的粉絲說明微博推廣平臺優(yōu)勢明顯,能夠很好地完成推廣任務。
2.2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內容分析
根據高校圖書館微博推廣的內容分類,筆者對以下6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調查和分析[4]:
①講座分享推廣,通過圖書館微博平臺實時推廣各種講座的信息。
②資源分享推廣,包括圖書館新到圖書資源和專家推薦圖書資源信息。
③生活分享推廣,分享和讀書、生活相關的勵志圖片與話語。
④圖片分享推廣,微博平臺在一段時間內會發(fā)布一些圖片專題的分享會。
⑤書評分享推廣,微博平臺對暢銷書籍進行分享后的書評活動。
⑥話題分享推廣,微博平臺對熱門話題進行分享和交流。
表2給出了10所高校在一年中對6個方面內容的微博推廣數量統(tǒng)計情況。
通過表2的統(tǒng)計數據可知,各個學校圖書館側重的信息分享推廣類型各不相同,例如清華大學在圖片分享和書評分享方面推送的微博條數較多,說明清華大學學生喜愛進行圖片專題方面的討論,并且每次看完書之后都喜歡采用書評的方式進行互動交流。武漢大學圖書館微博平臺的領跑內容則是講座分享和資源分享,說明該校在2014~2015年中開展的講座較多,學生們經常參與各種講座活動,并且對于資源分享也較為看重。不同的學校有各自的辦學特色,因此其圖書館微博信息推廣內容也不盡相同。
2.3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體系分析
單純依靠一個官方微博推廣系統(tǒng)往往是不夠的,一般情況下,高校圖書館的推廣活動從一個單純的官方微博推廣逐步形成了各自的體系。對于體系來說,主要包括名師指導、貼吧推薦、友情鏈接和論壇討論4個常用方式。表3列出了筆者對于10所高校的微博平臺推薦體系中4個常用方式的統(tǒng)計[5]。

表1 高校圖書館微博推廣平臺統(tǒng)計概況

表2 各大高校圖書館微博平臺內容分類統(tǒng)計

表3 微博平臺推廣體系統(tǒng)計
從表3給出的統(tǒng)計信息可以發(fā)現(xiàn),大多數高校采用名師指導推薦的方式,名師的指導和推薦可以使學生少走彎路,最大程度上受益,所以大多數學校比較重視名師指導和推薦。其次則是友情鏈接,做好各個高校圖書館的友情鏈接可以很好地完成圖書館之間的交流,使得學生獲取信息多元化。
雖然統(tǒng)計結果顯示高校利用微博平臺進行圖書館信息推廣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僅僅維持傳統(tǒng)的推廣規(guī)模、推廣內容和推廣體系是遠遠不夠的。到目前為止,還未有高校做出類似“微語錄”的優(yōu)美句子間接推廣閱讀和生活的方式,而對于“微話題”也缺少必要的條理性,很難完成高質量的話題交流,在微博推廣體系上,不但缺少“微推薦”的環(huán)節(jié),而且“微體系”沒有良好的一體化結構,不能體現(xiàn)出微博平臺推廣的整體性。下面針對當前圖書館微博推廣平臺存在的這些問題給出具體描述。
3.1“微語錄”間接推廣方式的缺失
目前,開展現(xiàn)代化生活的分享和圖片話題專區(qū)的高校圖書館較少,而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微博正在趨向多元化,不但要在傳統(tǒng)的“閱讀”中獲取相應的知識,在閱讀之外,也需要進行生活之間的交流。通過“微語錄”,可以簡潔明了地完成對閱讀的推廣,利用推廣優(yōu)美的句子,吸引更多的讀者關注閱讀,并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目前,多數高校圖書館僅僅采用直接推廣的方式,推廣新書、推廣講座、推廣各類資源。實際上,類似大學生這樣的年輕群體,很容易產生浮躁的情緒,若能夠采用“微語錄”等優(yōu)美句子進行閱讀的間接推廣,則可以洗滌大學生的心靈,讓這個群體從根本上對閱讀產生好感,產生濃厚的興趣,自主完成更多的閱讀。
3.2“微話題”的條理性缺失
通過對10所高校圖書館微博平臺推薦系統(tǒng)的統(tǒng)計和調查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都推出“微話題”的社會熱點討論區(qū)域。但由于微博的特殊性,大量復雜的跟帖和“灌水”使得“微話題”的推廣變得非常凌亂。由于微博不像大型博客或者論壇有固定的版塊和版主進行相應話題的管理,只是簡簡單單的“微話題”推送,粉絲們在之后進行跟帖,缺乏有效的管理工作,使得“微話題”的評論區(qū)較亂,缺少必要的條理性,導致真正想要對該“微話題”進行點評的用戶很難完成自己的點評。
3.3“微推薦”深度推廣方式的缺失
在高校圖書館微博平臺推廣的應用中,包括資源推薦、講座分享、書籍推薦等活動都只是單純地對書籍、資源和講座進行基本的介紹,包括主題、內容和作者等,缺少有內涵的深度介紹。大部分的推薦僅僅是用簡單的復制和粘貼完成微博推薦,沒有劃定重點,沒有給出一些讀書或者聽講座帶來的情感變化和獨特感悟。另外,在推薦過程中,圖書館只是通過查詢到館新書,或者對將要開展的講座主題做相關信息內容的微博推薦。圖書館的推薦最終是要面向讀者的,所以不能僅僅只是圖書館單方面通過簡單的復制粘貼給出推薦,而是需要更多的讀者參與進來,去完成帶情感的、更有深度的“微推薦”。
3.4“微體系”架構的結構化缺失
到目前為止,10所在國內較為完善的高校圖書館微博平臺之上也僅有名師指導、貼吧推薦、友情鏈接和論壇討論4種方式,且這些方式并沒有組成一個完整的“微體系”結構為推廣服務做貢獻。大多數高校圖書館沒有準確定位微博平臺推廣,僅僅只是單純地將微博平臺作為一種新的推廣方式協(xié)助傳統(tǒng)圖書館進行信息推廣。如果只是將碎片化的推廣消息逐條推送給用戶,那么微博平臺推送的結果會是雜亂無章的消息,讀者并不能從推廣的諸多信息中獲得有意義的幫助。所以單純只是依靠名師推薦或者友情鏈接等一兩種方式的協(xié)助,并不能組合成結構合理的“微體系”,用戶也很難通過諸多雜亂的消息獲取有意義的推廣信息,這將進一步導致高校圖書館微博推薦平臺的粉絲的流失。
4.1結合“微語錄”形成多種信息推廣方式
高校圖書館利用微博平臺最大的作用是提倡全方位的閱讀能力,宣傳新書與講座的推廣,作為微博平臺,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推廣方式。不但要使用傳統(tǒng)的文字傳播倡導閱讀,還可以采用圖片、小視頻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推廣閱讀。各大高校圖書館還可以結合本校的校訓推出相應的圖書館“微語錄”為自己代言,例如“善學如泉,正心至大”或者“閱讀才是硬道理”等深入人心的推廣標語和語錄[6]。只有通過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推廣,并采用“微語錄”等膾炙人口的口號標語長期不斷地滲透到學生群體中,才能穩(wěn)定微博平臺老用戶,并且進一步大量吸收微博平臺新用戶。
4.2構建分類別“微話題”交流方式
目前,“微話題”的推廣方式受制于微博的特點,粉絲們只能針對該話題進行雜亂無章的評論,微話題的區(qū)域會由于各方不同言論的評論而導致難以管理。對此,可以將受眾人群按專業(yè)進行分類,文科、理科應該分別進行話題的推薦。例如,理工科學生關注更多的是前沿科技方面的話題,而文科生則更希望進行人文方面的話題討論。根據學生專業(yè)分區(qū),“微話題”的推廣可以構建出多個類型的子話題,例如人文、科技、社會等,再根據不同的子話題進行相應的話題推廣和討論。作為高校圖書館微博平臺的粉絲,可以根據自己喜愛的“微話題”進行關注,粉絲們只會接受到自己喜愛的話題推送,可以在該話題中找到與自己愛好相同的朋友。構建出分類別的“微話題”推廣方式,可以杜絕同一個話題所有粉絲都可以進行交流的方式,從而避免話題交流區(qū)出現(xiàn)雜亂無章的評論。
4.3建立讀者交互的深度“微推薦”
傳統(tǒng)的通過簡單復制粘貼進行書籍和講座的推薦,一般情況下不但得不到微博平臺粉絲們的重視,而且還會引起一定的反感。在此基礎上,高校圖書館平臺需要構建深度的書籍或講座“微推薦”,并需要一定的讀者相互推薦,才能夠為其他閱讀、學習愛好者所接受。高校圖書館可以在新書到來之際,邀請一批志愿者搶先閱讀新書,并給出本書的深度閱讀體驗,結合該體驗進行較為深刻的新書推薦,摒棄機械的內容復制粘貼方式。對于講座,可以邀請開展講座的名師進行講座解讀,并根據解讀構建深度的講座“微推薦”。通過各種方式的深度推薦相結合,可以吸引更多的讀者,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4.4形成結構化的“微體系”推廣平臺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到目前為止,最常用的推廣平臺包括微博、微信、貼吧和BBS等,這些平臺各具優(yōu)勢。微博的優(yōu)勢在于短小精悍,能夠進行實時推廣,而微信作為國內最大的IM平臺,擁有較多的使用人群,貼吧則是進行話題交流的好地方,BBS具有強大的管理和存儲信息能力[7]。鑒于此,高校圖書館需要體現(xiàn)各種平臺的優(yōu)勢,構建出一個具有合理體系結構的推廣平臺;利用微博的短小便利和實時互動性,推廣最新資訊;利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的關注者;利用貼吧平臺構建各類話題的討論區(qū);最后,BBS平臺可以很好地完成所有信息的匯總,便于粉絲們進行查詢。構建合理的結構化推廣平臺“微體系”,可以更好地完善高校圖書館的信息推廣服務。
參考文獻:
[1]馬特,董大海.微博平臺企業(yè)監(jiān)管的動態(tài)關系研究[J].科技與管理,2015(2):32-37.
[2]梁曉恩.淺談高等院校圖書館Micro-blog的服務應用——以新浪微博平臺為例[J].醫(yī)學信息,2015(10):12.
[3]連朝曦,陳鳳娟.圖書館微博與微信的信息服務融合研究[J].情報探索,2015(1):79-81.
[4]陳麗冰.從青少年數字閱讀探討圖書館推廣服務策略[J].圖書館,2015(3):93-96.
[5]文意純.移動圖書館推廣探析[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4 (2):30-33.
[6]趙頌平.校園微語錄的價值訴求與思想引領[J].當代青年研究,2015(1):70-73.
[7]于姝,等.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閱讀推廣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5(3):44-47.
劉祿峰男,1977年生。碩士,館員。研究方向:文獻信息服務。
收稿日期:(2015-09-28;責編:王天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