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冬雪(遼寧省圖書館,遼寧沈陽110167)
?
大數據環境下省級公共圖書館圖書采購模式研究
孫冬雪
(遼寧省圖書館,遼寧沈陽110167)
[摘要]圖書采購是圖書館開展各項工作的前提,是滿足讀者閱讀需求,完善圖書館系統藏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介紹了省級公共圖書館傳統圖書采購方式,分析了大數據環境下省級公共圖書館的采購重點,探討了大數據環境下省級公共圖書館智能采購模式,并展望了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采購的未來。
[關鍵詞]大數據省級公共圖書館圖書采購
[分類號]G253
圖書采購是在預算經費內,按讀者需求及圖書館性質,依據圖書供應商提供的書目清單或者使用現場采購等方式獲得所需的不同文獻資料,從而使圖書館館藏資料更加完善的過程。圖書采購工作不僅是為圖書館收集文獻資料的過程,更是實現文化知識傳播,倡導閱讀學習的基本前提[1]。在數字化技術已經高度普及的今天,將大數據這一新興的數字化技術運用到圖書采購工作中,注定成為圖書采購未來的趨勢。省級公共圖書館作為一個地區的文化閱讀中心,每天都服務數以萬計的讀者,同時掌握著這些讀者的個人信息、閱讀習慣等海量信息,有著運用大數據的天然優勢。通過對海量的讀者信息進行深度的研究以及數據挖掘,我們可以從中找到方法,提高圖書采購的效率與質量。
省級公共圖書館是全省的文獻信息收藏和傳播中心,是為全省人民提供休閑閱讀與文化學習的重要機構。最重要的特點是作為一個省級文化傳播中心,其讀者年齡、讀者專業知識水平跨度都很大,所以在采購圖書的內容上更加復雜。現在省級公共圖書館采購圖書,主要采用特定的圖書采購流程。但是這種方法在面對當前這種復雜的讀者結構時凸顯出很多不足。
1.1選取書目途徑不足
目前省級公共圖書館在書目的選取方面依靠幾個途徑:第一是依靠圖書館采購人員的個人文化儲備及個人經驗。圖書館圖書采購人員憑借自身對本館資源、各類型讀者閱讀需求的了解,以及本館的藏書特點等具體情況來選擇和訂購圖書。這是省級公共圖書館采購圖書的一般方法,常用于圖書館日常采購,步驟繁瑣,工作量大。第二是通過各部門上報需要的特定的圖書,因為各個部門的職能不同,所服務的對象及所需的圖書資料也各有不同。第三是因讀者需求而定,省級公共圖書館是全省圖書閱讀及交流的中心,每年都有數以百萬人次的讀者量,而其中很多讀者所需要的書如果沒有就可以向對外部門的工作人員提出購買要求,工作人員將匯總讀者需要,并聯絡圖書采購人員組織購買。
這三條途徑都會因為采購人員的主觀性強而發生問題。采購選取受到采購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個人興趣偏好、對采購業務的熟練程度等方面的影響較大。
1.2過于單一的復本選擇方式
采購部門進行復本采購的時候對復本數量的要求不夠嚴謹,如研究類、少兒類、教材以及專業類圖書,因為相對應的讀者群人數較少,所以一般復本的購買數量比較固定。但是隨著讀者群人數的變化,相對某類圖書的需求也會增大,但是我們采購的復本數量卻沒有及時調整,造成了某類圖書的階段性短缺。
1.3采購方法的缺陷
在計算機與網絡已經普及的今天,圖書館圖書采購人員主要使用本館的采訪系統進行圖書采購的管理,之后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將選好的書目訂單發給供應商。這種方法提高了訂購的效率、節約了采購時間、大大降低了采購成本。但是這種方式對供應商提供的書目信息依賴性較強。而書商提供的書目信息往往更新時間上比較慢,同時圖書的數據比較簡單,更有很多出現了錯誤。在不同出版社提供的數據當中還有很多是相同內容的圖書,但是因為某種原因相同的圖書所錄入的數據卻不同,致使在進行查重工作的時候無法發現其中的問題,從而被當成了新書重復購買或遺漏訂購。另外,采購人員還可以進行現場采購。這種方式能夠獲取圖書的詳細信息,但是采購成本、采購時間以及采購人員的工作量都會大大增加。
隨著大數據在更多領域的應用,作為圖書館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采購工作也必然產生新的變化。大數據環境中圖書采購工作能夠實現以下目標。
2.1對圖書需求動態獲取
通過圖書館自有的電子平臺,將圖書館藏書與流通數據加以分析,并且結合圖書館掌握的讀者個人信息數據,兩者進行對比分析,制定相對應的圖書采購計劃。
2.1.1針對不同讀者群
利用圖書館本身的圖書借還系統,獲取所有圖書的使用情況、流通時間、借閱次數,用以分析讀者喜歡圖書的類型,以及不同類目、學科圖書的使用情況,從而判斷不同讀者群所需要的不同種類的圖書都有哪些,為圖書的采購提供更科學的建議和方向。
2.1.2針對個性化的讀者需求
分析讀者借閱內容的數據信息,可以根據讀者的個人信息、借閱流通信息進行深度分析,判斷不同專業、年齡、地區、文化程度的讀者對不同圖書的需求程度。從而為采購人員提供必要的參考。
2.1.3為科研單位建立專門目錄
針對為科研需求主動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服務。
2.2個性化的書單與復本的選擇
目前圖書采購的主要方式是利用本館自身的電子采購系統與電子郵件系統相結合,通過網絡系統進行電子化采購。不同的書商會定期將圖書征訂目錄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給圖書館的采購人員,由其進行選擇需要購買的圖書以及需要購買的復本量,之后將數據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再發給書商,然后由書商組織供貨。而在這當中,對書目信息的大量篩選工作需要圖書采購人員人工完成。
其實,可以對本館現有圖書的使用情況進行挖掘,對于不同部門、不同讀者、不同借閱量,進行相對應的新書采購以及復本量的選擇。
3.1智能采購模式
3.1.1針對性的圖書采購
針對不同的讀者人群需求采購人員進行針對性的采購,是針對性圖書采購的特點。運用對讀者平時借閱書籍的海量記錄,我們可以分析出不同年齡段不同讀者群在不同時期所需要的不同圖書類型,并且可以提前采購到讀者所需要的圖書,如圖1。

圖1 針對性讀者采購
3.1.2自動化采購
自動化采購也是大數據采購模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網絡可以將圖書供應商的數據庫與圖書館采購系統實現互通。首先這樣可以使圖書館不需要被動等待圖書供應商制作統一的書目送到圖書館采購人員手中供其選擇,而是實時獲得圖書供應商數據庫里面的最新書目數據,大大節省了中間環節浪費的時間。第二,可以將各個供應商提供的書目信息進行對比分析,將重復的直接剔除,并將銷量最好,或者最具權威的著作直接選出。
3.1.3預見性采購
預見性采購可以說是大數據采購模式中最核心的一部分,圖書館的數據庫將海量的讀者個人信息、借閱愛好、工作性質、借閱習慣進行對比和分析后,可以得到讀者在最近的一兩個月內都需要什么書,一般會需要多長時間,這樣可以提前進行采購來迎接即將到來的讀者借閱高峰[2]。
3.2運用大數據采購模式的優勢
3.2.1提高圖書采購工作效率
將大數據運用到采購工作中之后,可以更加快捷地篩選出讀者所需要的圖書,并且可以自動選擇出相關類型的圖書,直接訂閱最近的書籍,并且根據是否是熱門圖書自動選擇復本量。
3.2.2提高了圖書選擇的科學性
將海量的讀者數據,如學歷、年齡、工作及愛好加以提取和分析,可以在更加準確的時間內,購買到當時讀者最需要的圖書種類。大大降低了購買過時圖書與短期內利用相對較少的圖書,增加了有效圖書的占有率。
3.2.3對未來讀者所需的圖書做出了指向
通過對海量讀者圖書借閱數據的分析可以預測出讀者閱讀的趨勢,可以分析某類圖書受讀者歡迎的程度。同時也可以對讀者群進行觀察和分析,隨時掌握其閱讀趨勢的變化,做到未雨綢繆[3]。
雖然大數據這一新興技術的發展歷史并不長,但是大數據在數據挖掘、云計算及相關領域已經取得了重大的技術進步,并且已經很大程度地融入我們的生活。從網上購物到網絡閱讀,從超市會員的購物記錄到需要身份證辦理的各項業務,從買房貸款的各項信息到每個人在銀行的誠信記錄,這些細小不易被人發現的點點滴滴的數據構成了我們現在整個的大數據網絡,人們將這些數據加工整理后,分析出了每個人不同的情況以及不同的需求,并加以利用,如網頁主動對你推送的廣告,手機短信對你推送的信息,對你發放貸款的額度等等,每一樣都是通過大數據分析之后的結果,每次推送也都是有目的性的。如果我們將這種技術運用到圖書館采購當中,那么隨之而來的也就是對采購工作顛覆性的變革,不僅從數量和質量上對采購的圖書有了更精準的定位,節省了采購經費,同時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前預判讀者對圖書需求的方向,改變了以往選擇圖書時讀者處于被動位置,只能看到我們為讀者選購的圖書資料,使讀者可以為自己選書,徹底改變現有的采購方向與采購模式[4]。
當前大數據之所以備受各行各業的重視,主要原因是近幾年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的高速發展,大數據帶來了新理念和新思維[5]。微軟工程師曾經提出,人類要做到大數據集中熟練提取,在技術上還需要至少十年以上。但是摩爾定律告訴我們:“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而這條定律提出的時間是1965年,現在電子工業的速度遠遠超越了那個時代。也許大數據環境真正可以全面運用于圖書館服務工作還需要時間,但從整體的趨勢看,大數據未來的方向是無法改變的。而我們的責任是認真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以及對相關技術的掌握學習,為未來可以掌握大數據智能化的圖書館采購模式積蓄能量。
參考文獻:
[1]沈姝,黎明.加快發展電子化圖書采購[J].世紀橋,2009 (12):147-149.
[2]宋宇.基于數據挖掘的圖書館采購模型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17):53-55.
[3]董麗文.網絡圖書采購與傳統圖書采購的比較分析[J].河北科技圖苑,2006(5):51-52.
[4]袁魯霞.網絡時代圖書館采購工作淺談[J].圖書館學刊,2002(5):35-37.
[5]汪瀛.大數據時代企業采辦管理研究與探討[J].招標采購管理,2015(5):24-26.
孫冬雪女,1983年生。本科學歷,館員。
·服務經緯·
收稿日期:(2015-10-27;責編:王天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