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 韓冰
摘 要:本文以藍墨云班課在遼寧何氏醫學院思政課程教學中實際應用為例,提出教師掌握移動信息技術,做好教學活動設計,使移動信息技術在思政課教學實踐中發揮積極的作用,真正提高思政課的實效性。
關鍵詞:藍墨云班課;思政課;應用
習近平主席在致首屆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的賀信中明確提出“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移動計算等新技術的逐步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對教育的革命性影響日趨明顯。面對新興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等已在大學生群體中全面普及,而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學習情緒化較強,對實踐教學積極性較高。因此,思政課要想真正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必須緊跟時代步伐,針對大學生群體的特點,創新模式和載體,真正提升“教”與“學”的效果,本文主要以我校的實踐為例,介紹如何借助藍墨云班課平臺實現信息化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思政課的實效性。
一、藍墨云班課簡介
藍墨云班課是一款移動教學助手APP,是一個在移動網絡環境下,利用移動智能終端開展互動教學的云服務平臺。該平臺以教師在云端創建的班課為基礎,每個班課都有一個邀請碼,學生使用邀請碼加入班課,教師通過移動設備向班課上傳資源、發布通知,進行課堂考勤,組織課堂活動等。教師可以隨時查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記錄,學期末教師可以得到每個學生的學習評估報告。
二、藍墨云班課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一)課前準備
(1)調研并撰寫課程方案。調研包括學生調研、前續課程的調研和前期課程調研。學生調研主要是對預授課對象學習特點、學習成績、籍貫來源(教學實踐表明,籍貫來源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也有所不同)等的調研;前續課程調研主要是對所學課程高中階段掌握過程的調研。前期課程調研是指對同一課程在上一授課班級的授課情況進行了解,這種調研應該在上一授課班級課程結束時完成,同理,在新的授課班級結束該課程時也應對當期授課情況進行了解,借此對下一期課程的授課形成借鑒的意見。
(2)軟件的下載。上課前,師生將藍墨云班課APP下載至手機上,創建并加入班課,將教案、授課計劃、PPT、老師錄制的微課、視頻與網絡鏈接等相關內容上傳至資源庫內,供學生課前預習,并通過“通知”功能,提前布置學習任務。
(二)課堂使用
(1)課堂點名環節:不再使用傳統的花名冊,而使用簽到功能,可一鍵簽到,也可手勢簽到,簡單方便,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2)課堂提問環節:可使用搖一搖功能,隨機點名,既可增強課堂的趣味性、神秘感,又能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回答問題后,給同學賦予相應的經驗值,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調動積極性。
(3)知識點檢測:在每一章節學習結束后,老師可從事先上傳的題庫中隨機抽提組卷,進行測試。測試的成績及做題所用時間能迅速統計出來,準確性高,大大縮減了時間,也大大減少教師工作量。資源庫可以重復使用,可謂是一勞永逸。
(4)教師與學生開展面對面的教學活動。與傳統課堂不同,藍墨云班課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盡量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小組討論,互助合作等,充分發揮混合式學習的優勢。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平臺密切關注并及時給予指導,引導其往正確的方向討論學習。根據學習需要,教師還可以發起課堂投票,讓學生進行互評。基于藍墨云班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發揮學生的知識建構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課后復習及評教評學
(1)老師可以在課后通過云班課發布作業,同學們可以通過手機查看,并使用手機提交作業。老師可以抽空借助手機批改作業,給予學生經驗值的獎勵。提交作業后,同學們也可以進行相互評價或分組評價。這種多元的評價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2)設置答疑討論區,可以在這里對還未掌握的知識點進行討論,并向老師請教;借助投票問卷功能,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有助于以后教學工作的改進。課后階段對藍墨云班課的使用,很好地解決了傳統教學方式課下討論交流不便的難題,增強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對增進情感和改善教學都有重要意義。
三、藍墨云班課應用效果
藍墨云班課一經推廣,就受到廣大師生的好評,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增強了師生間的互動,讓同學們利用碎片時間,隨時隨地打開手機就可以預習、學習、復習,讓學習不再枯燥,同時,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性也大大提高。
四、藍墨云班課應用實踐中的問題與反思
經過實踐,藍墨云班課支持的翻轉課堂教學適合信息技術環境下的高校思政課教學,學生對這一教學模式接受度較高。一方面,這種模式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意識、思辨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能較好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但也要正視其存在的問題,如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不足和完成任務主動性不夠,課前自學材料和資源吸引力不夠,使用智能手機學習的流量問題等。同時,藍墨云班課在教學中的運用,對思政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但要求教師有較高的信息素養,還要求教師有高超的教學設計水平和卓越的課堂運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寓教于樂,發揮移動信息技術獨有的優勢,讓教學活動事半功倍,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總之,借助藍墨云班課的翻轉課堂在思政課教學領域的實踐雖初見成效,但尚需完善。
參考文獻:
[1]徐梅丹,蘭國帥,張一春,孟召坤,張杭.構建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混合學習模式[J].中國遠程教育,2015(04).
作者簡介:
高飛,(1979—)女,漢,遼寧沈陽人,遼寧何氏醫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韓冰,(1980—)女,漢,遼寧沈陽人,遼寧何氏醫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注:本文系遼寧何氏醫學院2014年度校級教改項目《“教助結合+網絡互動+學團共建”三位一體的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階段性成果 項目經費3000元。
(作者單位:遼寧何氏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