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旺
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中學英語教學目的是全面培養(yǎng)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這給我們英語教學指明了目標和方向。但我們也知道,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大部分是在師生深挖教材,然后通過課堂教學,課后鞏固理解掌握的基礎上逐漸培養(yǎng)提高的。
我們必須清楚地看到,每周每班幾節(jié)(4~6節(jié))英語課,每節(jié)短短40分鐘,面對教材中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海量的信息,而且各班級幾十號學生,基礎高低不一,學情各異,教師如何傳授?學生如何得到提高?這需要教師駕馭教學的高超技巧,使之積極有效。
一、整合有限教材,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教師把握教材、整合教材的能力,直接影響教學的實效性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需要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和運用各種課程資源,處理好“尊重”教材與“靈活處理”教材的關系,做到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水平和整個班級的學習風格,
在教材使用上力求貼近學生實際情況,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學好英語基礎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提升語言魅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活動中,教師所采用的語言要努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學活動的展開離不開教師的語言。教師在課堂中所使用的語言是否合理、得體及具有藝術性是是否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為了增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幽默、詼諧。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力氣、花大功夫?qū)W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這種現(xiàn)象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烏”吧!相信任何一個學生都不會喜歡一個古板、乏味的老師,而對一個講話幽默風趣及充滿智慧的老師他們怎么又拒絕得了呢?所以,教師要及時根據(jù)不同的教學情景插入幽默風趣的話語,以活躍課堂氣氛。
三、營造課堂氛圍,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課前可讓學生到講臺前進行三分鐘的日常英語對話,如天氣、星期等等。也可以集體唱首英語歌曲。還可以讓學生講英語幽默小故事等。這些活動會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進入英語課堂,既活躍了氣氛,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整節(jié)課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謂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愉悅的、和諧的教學氛圍能夠地潛意識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因此,能否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成了英語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中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閱歷也比較少,對英語的學習片面地認為可有可無,只要學好數(shù)理化即可,而我們教師更應意識到這點,讓他們知道在將來英語的重要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英語的發(fā)音、語調(diào)、語法、語言意義及內(nèi)容課堂教學活動,在這樣的氛圍中沒有訓斥和嘲笑,更多的是教師的贊語及掌聲,更多的是師生之間的信任和尊重,此時學生便會全身心地投入英語的學習中,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問題的熱情也更加高漲。
四、改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的效率
中學時代的學生是喜歡接受新鮮事物的,作為教師,一定要避免重復的、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nèi)容,避免呆板的教學課堂,從背單詞、講語法、講重點的單調(diào)學習過程中走出來。在新課改下,英語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仔細研究課文內(nèi)容,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課堂的有限時間,盡量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比如,在講課的時候,安排有趣的與課文相關的小活動,排練英語話劇,或者組織臨時的情景劇,讓學生在玩的同時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采取一定的獎勵措施;鼓勵學生在課后互相做游戲,深入理解課文知識,這在無形中就增加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時間!此外,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媒介,在課堂上播放幽默的英語短劇,活躍課堂氛圍,這有助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極大地提高英語課堂的效率。
五、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比較陳舊,方法比較單一,許多中學英語教師沿襲了傳統(tǒng)的以語法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學方法和思路有待于更新,傳統(tǒng)英語教學方法的陳舊是英語教學改革的阻力,嚴重影響了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必須根據(jù)自己班里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要以興趣為基點,設計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要用自己的情感和人格力量來感染學生,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增強其自信心。
(1)用英語授課。創(chuàng)造和諧的英語環(huán)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能力。現(xiàn)行英語教學課堂上老師都是全英授課。OK,lets begin our class,Open your book on the page...,look at the biackbourd,listen to me carefully,you are good and thank you.等這些用語的使用,在不斷的學習中,學生受到一定的熏陶,逐漸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2)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比如英語角、英語節(jié)、歌唱比賽等。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實際生活中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在娛樂中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比賽中增強英語運用能力。
六、融洽師生關系,構建有效課堂
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發(fā)揮著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帶拉近了師生心靈的距離,使學生學習動機由單純的認知需要上升為情感需要,使教師工作動機由職業(yè)需要上升為職責需要。良好的師生關系并不復雜:一方面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信賴。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學習這門課。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這位老師的課。教師和藹的態(tài)度,親切有神的目光,真誠的信任和鼓勵,是學生樂學的動力。因此,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教師要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這樣,也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關系和諧,感情融洽,學生才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參考文獻:
[1]潘仙奎,合理利用競爭機制,提升英語課堂效率[J],快樂閱讀,(2013)(05)
[2]范艷紅.論中學英語教學改革[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0(18).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