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桂滔 呂汝泉
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的農村經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農村生產力不斷發展的同時,農村的文明建設卻相對滯后。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多方面的發展農村,需要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因此做好新農村建設中的鄉風文明建設工作就成為目前新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是通過分析我國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研究現狀和研究意義,總結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鄉風文明;對策
我國新農村建設是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內容的戰略目標,因此就現階段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具體情況而言,鄉風文明建設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大重要環節。早在20世紀20年代,梁漱溟、晏陽初等人就開始著手“鄉村建設運動”的工作之中。其中梁漱溟是以儒家的理性倫理為基礎提出中國的發展必須以文化建設為支撐來建立新的社會組織結構。農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卻忽視了鄉風文明建設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結合目前我國農村發展的具體實際,運用多種手段充分地滿足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全方位的開展。
一、新農村建設中鄉風文明建設存在的問題
通過了解我國新農村建設的背景,我們可以發現新農村建設中鄉風文明的建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包括對于概念上的模糊、體系的不完善等問題。那么關于新農村建設中鄉風文明建設所存在的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分析:
(1)對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性缺乏認識。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在農民物質水平提高的同時也使得大多數農民對于社會主義的認識概念很模糊,農村的優良傳統和淳樸民風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也受到沖擊,不良鄉風在農村甚囂塵上。農民對于鄉風文明建設缺乏根本上的認識與重視。基層干部的待遇偏低導致其工作積極性的減弱,對于鄉風文明建設工作的宣傳,再加上農村信息化資源的缺乏使得農民對于鄉風文明建設的認識十分缺乏。相關領導也并沒有給予農村鄉風文明建設以足夠的重視,并沒有切實的將國家的政策落實到具體的建設實踐中。農村往往在一味重視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忽視了對于鄉風文明的建設。
(2)鄉風文明建設目標的不明確。我國的鄉風文明建設主要是要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傳統美德和愛國主義為內容的時代精神,激發出農民群眾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良好風氣,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具體工作中,應該要加強農民的思想道德教育,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的活動,提倡綠色的生活方式。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國農村文明建設往往單純地與環境整治、修路綠化等對等,注重硬件而忽視了軟文化的建設。在具體的行為措施上,缺乏深入的了解,工作的實際操作性不強,容易,工作的目標往往只是為了表面形象上,并沒有達到真正的建設鄉風文明的理想效果。
(3)鄉風文明建設的資金投入不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鄉風文明建設的這一部分,我國對于其的資金投入還是不足的。近些年來,農村集體經濟實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農村經濟仍然存在基層財政緊張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確實是無法將財政資金投入到文化建設中來的。與此同時,由于各級財政更偏向于經濟的發展,對于精神文明的建設往往是不夠重視的。這些情況都阻礙了農村文化設施的建設,使得農民的文化娛樂生活得不到充分的滿足。而且由于思想認識上的輕視,鄉鎮領導的認識不足,大多數鄉鎮并沒有關于鄉風文明工作的機構和專職人員,缺乏社會保障機制,這樣也十分不利于鄉風文明的建設工作。
(4)陳規陋習阻礙文化建設發展。由于農民文化水平的有限,一些鄉鎮農村社會風氣不好,群眾的精神生活十分單調,很多人都是只顧個人私利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完善。有的農村仍然存在遺棄老人、嬰童的現象,還有一些農民仍然受到宗教思想或一些異端邪說的蠱惑,缺乏工作的積極性,并且農村中還存在憑借家族勢力肆意妄為的現象,這些不良鄉風的存在都嚴重影響了農村居民的正常生活,阻礙了鄉風文明建設工作的開展。
二、加強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對策
正是出于以上在社會主義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我們就必須結合我國農村發展的具體實際,對癥下藥,提出積極有效的加強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實施舉措。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對鄉風文明建設的認識。要加強對于鄉風文明的建設應該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明確鄉風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在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堅決抵制一切不良現象。事實上,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匱乏導致不良鄉風的盛行說明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觀念并沒有深入到農民的心中。那么鄉風文明建設就是要積極地開展文明活動,充分地滿足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提高農民物質生產水平的同時,改變農村鄉風文明建設滯后于精神社會發展的情況。另一方面,我們必須糾正認識上的偏差,明確鄉風文明建設工作對于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扎實開展文明宣傳教育工作,提高硬件和軟件設施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的思想覺悟。在加速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提高農民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改變農民陳舊的思想觀念,將鄉風文明建設真正的貫徹落實到政府的日常工作中來。
(2)加強鄉風文明組織保障建設。加強鄉風文明組織保障建設是以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的。必須要落實基層工作,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提高鄉村干部隊伍的個人素質,充分發揮鄉鎮黨委和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首先,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建設。目前我國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對于建設鄉風文明還存在一定的認識上的偏差,所以在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黨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解決他們在認識上的誤解,使其認識到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落實鄉風文明建設工作的行動力,為滿足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建設。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的基礎,也是新農村建設的組織者和實踐者。所以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建設,建立鄉風文明建設領導機構,挑選適合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專職人員,建立健全完善的問責制度和監督體制。當然,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作風建設和能力建設也是十分重要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應該與當地的經濟建設有機結合,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發展當地經濟的能力,加強領導干部學風建設,努力建設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鄉風文明。
(3)提升農民個人素質。為了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農民,促進鄉風文明建設和農村社會的和諧發展,必須從很多方面共同努力。首先,要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農村青少年是加強農村建設的強大的中堅力量,因此我們必須加強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工作,提高農村新一代人的整體素質水平。提高基礎教育辦學質量,改善農村教育環境,同時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事業,進一步擴大職業教育的辦學規模,培養為農村事業發展貢獻力量的人才。其次,充分發揮農村公共文化的教育功能。重視對于農民思想層面的建設,發揮文化館、圖書館等的教育功能,開展多種形式的文明創建活動,加大工作力度,加強廣大農民群眾對于鄉風文明建設工作的參與度,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宣傳,樹立精神文明建設標兵,真正貫徹落實鄉風文明建設工作。當然,破除農村的不良習俗和落后觀念也是不容忽視的環節。通過教育改變廣大農村人民的思想觀念,豐富農民的業余文化生活,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體育活動,激發農民參與文明建設的熱情,使農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
三、結語
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越來越受到國家和人民群眾的重視。雖然處于我國特殊的歷史發展情況,我國目前的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但是面對這些問題我們都可以積極有效地解決。要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就必須了解鄉風文明的內涵和特點,要從國家制度、社會體系、人民群眾等各個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只有在工作中真正貫徹落實加強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實施措施,強化政府鄉風文明建設的工作機制,大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思想理論指導,加強農村硬件和軟件的設施建設,加大對于鄉風文明建設的資金投入,大力開展促進農民精神文明建設的活動,破除過去舊農村農民所遺留的陳規陋習,真正的提高農民物質文明發展和精神文明發展的意識,從各個方面全方位的推動我國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閆莉,王淑霞,王金嶺等.淺析禮儀文化在鄉風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和構建[J].蚌埠學院學報,2013,2(3):111-113,128.
[2]李德志,成超.大力加強鄉風文明建設[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4,37(4):54-56.
[3]張世軍.基于鄉風文明的新農村環境規劃與建設[J].中國集體經濟,2015,(27):7-8.
[4]王芬.社會主義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現狀調查及分析——以江蘇省贛榆縣為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6:8-9+56.
作者簡介:
曹桂滔(1993.12—),男,河南商丘人,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日語系2014級本科生,主要從事日本語言文化研究。
(作者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