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保安 王栓 鄭曉飛 羅興元
[摘要]廣州市軌道交通七號線8標南村站~中間風機房盾構區間以硬巖為主,通過對盾構機的配置及相關參數的分析,結合盾構在硬巖段的掘進施工情況,探討土壓平衡盾構機在硬巖中掘進的適應性。
[關鍵詞]盾構機;硬巖;掘進;適應性
一.工程概況
廣州市軌道交通七號線8標南村站~中間風機房(不含)盾構區間,區間線路最小曲線半徑R=350米,線路縱斷面為下坡,最大坡度.26%。,線路埋深12 04m~36.73m隧道頂覆土7.86m~32.55m。線路主要穿過<7>強風化泥質粉砂巖、<8>中風化泥質粉砂巖、<6Z>混合花崗巖全風化帶、<7Z>混合花崗巖強風化帶、<8Z>混合花崗巖中風化帶、混合花崗巖微風化帶等。
<8Z>中風化混合花崗巖:灰黃色、褐黃,細?;◢徸兙ЫY構,條帶狀構造。裂隙發育,巖體破碎,巖芯呈碎塊狀局部短柱狀,巖質較硬。天然單軸極限抗壓強度值為11.43~58.30Mpa,平均值為26.76Mpa。<9Z>微風化混合花崗巖:淺灰、灰白色、青灰色,花崗變晶結構,條紋、條帶構造。局部裂隙較發育,巖芯呈柱狀,局部機械破碎呈碎塊狀,RQD為50-90%,巖質堅硬。天然單軸極限抗壓強度值為26.4-107.3Mpa,平均值為73.0Mpa。
盾構區間左線長1678.269m,硬巖地層962.57m,占左線線路的57.35%;盾構區間右線長1703.560m,硬巖地層776.806m,占右線線路的45.6%。
地下水水位普遍較淺,局部埋藏較深,穩定水位埋深為1.0~3.6m,地下水位的變化與地下水的賦存、補給及排泄關系密切。每年5-10月為雨季,大氣降水充沛,水位會明顯上升,而在冬季因降雨減少,地下水位隨之下降,年變化幅度為2.5-3.0m。
二.土壓平衡盾構機情況
本標段選用的S475、S476兩臺盾構機先后于2008年8月、10月從廣州海瑞克隧道機械有限公司出廠。兩臺盾構機均為液壓驅動式土壓平衡盾構機,具有高轉速、大推力和大扭矩的特點,可以用于復合地層隧道掘進施工。盾體中盾和尾盾之間采用鉸接連接,便于在曲線上掘進。盾構機配備有適用該標段地層掘進的刀具、渣土改良系統、完善的人倉和保壓系統、同步注漿系統和二次注漿系統,且人倉位于中隔板的上部,以方便刀具更換。
2.1盾構機的構成
盾構機由主機及后配套輔助系統構成。主機包括刀盤、刀盤驅動、盾體、推進系統、操作室、人閘、螺旋輸送機、管片拼裝機等。后配套系統包括出渣系統、渣土改良系統、管片運輸系統、同步注漿系統、液壓系統、油脂系統、控制系統、供電系統、壓縮空氣系統、水循環系統和通風系統等。
2.2盾構機的相關參數
盾構機刀盤設計為輻條面板式,開口率為28%(全盤滾刀安裝時),開挖直徑為6280mm。配置64把齒刀,31把單刃滾刀,4把雙刃滾刀,8把邊刮刀,1把超挖刀。
其中單刃滾刀和雙刃滾刀可以更換為羊角刀,刀盤有液壓馬達來驅動最大轉速可達4.5mm,額定扭矩為4500KNm.脫困扭矩為5300KNm。
盾構機的管片設計為外徑6000mm,內徑5400mm,管片長度1500mm。
渣土運輸系統為螺旋輸送機加皮帶輸送。螺旋輸送機最大扭矩224KNm.理論出土量385m/h3,通過卵石尺寸直徑290mm。
盾構推進系統有10組雙油缸和10組單油缸組成,總推力可達34210KN,行程為2000mm。
管片拼裝系統為液壓驅動式拼裝機,有6個自由度,可以正負200度旋轉。
人閘系統有兩個主副人倉保壓系統組成,工作壓力可達3bar。有良好的保壓性能,可以進行帶壓作業。
盾尾密封裝置為三道鋼絲刷組成的兩腔式油脂密封。
盾尾和中盾的鉸接密封為橡膠唇形密封,可通過調節壓緊塊來調整密封壓力,并有緊急氣囊可在唇形密封失效時緊急充氣防止鉸接滲漏。
同步注漿系統有兩臺KSPl2泵(每臺泵注漿能力為10m3/h)實現同步注漿,在盾尾有4個+4個備用注漿口。
盾構機配有一套二次注漿系統,可實現雙液漿或單液漿的注入。
渣土改良系統有泡沫系統和泥漿(膨潤土)注入系統組成,兩個系統相互獨立。泡沫注入口刀盤4個,壓力倉壁4個,螺旋輸送機6個,最大泡沫注入量10m3/h。膨潤土刀盤有4個注入點,泵流量10m3/h。
裝機總功率約為1630KW,總長度約為80m。
三.盾構機的適應性分析
3.1刀盤及刀具的適應性分析
本區間盾構機多次通過<8Z>混合花崗巖中風化帶、
刀具采用背裝式換刀,更換刀具較快,且易于操作。
3.2推進系統的適應性分析
盾構推進系統有20組推進油缸,有10組雙油缸和10組單油缸組成。在推進過程中,推力8000~15000KN,就能滿足盾構茌硬巖中掘進的需要。盾構機有足夠的推進能力,總推力可達34210KN。
盾構采用的SLS-T隧道激光導向系統,盾構的姿態可以隨時反映在操作室內,結合人工對管片的姿態測量結果,通過調整推進油缸的推力可以對盾構的姿態進行靈活的調整。推進油缸分4個區域,每個區域可以單獨調整其推力而改變盾構的掘進方向。盾體中盾和尾盾之間采用鉸接連接,這樣可以減少盾構的長徑比從而使盾構姿態容易改變,使盾構保持正確的姿態。
3.3出渣系統的適應性分析
渣土運輸系統為螺旋輸送機加皮帶輸送,在施工過程中,螺旋輸送機的扭矩20-110knm,而螺旋輸送機的最大脫困扭矩為224knm,理論出土量385m3,h。
盾構機刀盤的轉速為0-4.5rpm,在硬巖中掘進時通過提高刀盤的轉速來破碎巖層。刀盤背面焊接的攪拌棒能進一步破碎巖塊,可有效防止大塊硬巖進入螺旋機,螺旋輸送機的出土速度可以從0到22rpm無級調速,能對硬巖地層進行進一步破碎,防止卡死。
茌水量較大的巖層地段施工時,通過渣土改良系統向土倉內加入泡沫劑或者膨潤土,以減少進入螺旋機的各巖塊之間的摩擦力,防止碎石塊在螺旋機內堆積將螺旋機卡死。
3.4注漿系統的適應性分析
同步注漿系統有兩臺KSPl2泵,四根管路來實現同步注漿。每環的設計注漿量為6.0m3.而每臺注漿泵注漿的能力為10m3/h,滿足施工需要。
在硬巖段施工時,圍巖穩定性較好,盾構開挖直徑略大于盾體直徑,盾體與圍巖之間有一定空隙。并且在硬巖段掘進時土倉壓力較小,在掘進過程中同步注漿無法一次填充管片與圍巖之間的空隙。如果注漿壓力過大,則漿液會在高壓下流向盾體前方,進入土倉,從而造成漿液浪費。因此過巖層段注漿采用單液漿、雙液漿結合使用的方式,雙液漿注漿采用KBY50/10-11注漿泵-通過鑿穿管片的吊裝孔,利用注漿頭進行注漿。每隔1-2環在管片上部1點、11點位進行同步二次補注漿,以充填同步注漿過程中遺留的空隙,從而保證管片與圍巖之間充填密實。注雙液漿時,控制注漿壓力在0.4Mpa以下,并茌盾尾倒數第4環開觀察孔,防止注漿壓力過大擊穿盾尾刷,損壞盾尾密封系統。采用單液漿、雙液漿結合使用可保證注漿效果滿足施工要求。
3.5密封系統的適應性分析
由于基巖裂隙水發育且同步注漿不密實形成流水通道。在掘進過程中水量較大,水壓較高,需確保盾構的密封系統完好,保證土壓平衡盾構機在高水壓環境下順利、安全掘進。
盾構機盾尾密封裝置為三道鋼絲刷組成的兩腔式油脂密封,有油脂管8個。盾尾有良好的密封性,理論上每個密封室可承受10bar壓力。本盾構有三道盾尾刷具有兩個密封室,只要油脂注入飽滿即能確保密封效果,可以確保茌36米高水壓狀況下盾尾不漏水,滿足在硬巖段的掘進施工。
盾尾和中盾的鉸接密封為橡膠唇形密封,可通過調節壓緊塊來調整密封壓力,并有緊急氣囊可在唇形密封失效時緊急充氣防止鉸接滲漏。
主軸承密封系統由內密封和外密封兩個密封系統組成,內密封系統負責盾體常壓部分的密封,外密封系統負責開挖艙的密封,主軸承密封系統以承受7.5bar壓力。
螺旋機出料口門完全關閉后,可承受4.5bar的壓力。在硬巖地段中,隧道上方有較厚隔水層,最大水壓遠小于4.5bar,因此盾構機密封系統滿足在硬巖掘進施工。
3.6管片質量控制的適應性分析-
在盾構掘進過程中,易出現管片上浮、滲漏水、錯臺、破損等質量病害,該盾構機施工中通過采取如下措施,能保證管片質量。
(1)調整同步注漿配比,縮短漿液凝固時間,并及時進行二次補注漿。將管片與圍巖間的空隙充填密實,形成管片第一道防水屏障,同時穩定管片。
(2)每隔10環做一道止水環,截斷管片壁后集水,減少地下水浮力,增加襯砌環頂部受力,防止管片上浮。
(3)勤測管片姿態,根據管片實測姿態的變化規律,將盾構機豎直方向姿態調整到-30~-40mm之間,以抵消管片脫出盾尾后的上浮量。
(4)管片拼裝前,檢查管片的完整性及止水條的粘貼情況,將盾尾和管片止水條清理干凈,再拼裝管片,防止管片錯臺和滲漏水。
(5)管片拼裝后,頂出推進油缸的過程中,將油缸攆靴扶正,確保管片受力均勻。在盾構推進過程中,嚴格控制油缸推力,保證管片受力均勻,控制油缸的推力差值在50bar以內,防止管片受力不均造成破損。
(6)在掘進過程中,對盾尾三環的管片螺栓進行再次復緊,以免管片受力不均造成錯臺、滲漏水等。
結論:
該標段所選的兩臺海瑞克S475、S476復合式土壓平衡盾構機,盾構機的各個技術參數均能滿足盾構在硬巖段的施工要求。盾構機配備有適用該標段地層掘進的刀具,通過渣土改良系統注入泡沫改良渣土,利用同步注漿系統、二次注漿系統選擇合理的注漿工藝等,使盾構機能很好的適用于全斷面硬巖段掘進,并能有效的控制管片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