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強
[摘要]在經濟增長放緩以及經濟結構不合理的深層次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新型城鎮化建設已經成為我國未來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成為我國經濟繼續快速增長的持久動力,也是我國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基本載體。然而,新型城鎮化要發展,農村也絕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新農村建設和現代化農業建設也要發展,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美麗鄉村建設,旨在推動鄉村的同步發展,那么,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美麗鄉村建設現狀如何,在建設過程中遇到了什么樣的問題,又該如何應對呢?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現狀;問題;對策
一、新型城鎮化概念及特點
1.新型城鎮化概念。新型城鎮化是指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以新型工業化為城鎮發展的主要動力,以城鄉統籌兼顧為原則,以城鄉一體、和諧發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等為基本特征,以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為根本目標,使城鎮化建設走上科學發展、城鄉一體、社會和諧、功能完善、集約高效的建設道路,其著眼于農民利益和農村的建設,不以犧牲生態環境、農業為代價,實現城鄉一體化和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實現公共富裕,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
2.新型城鎮化的特點。新型城鎮化的本質是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城鎮化建設,其把中心由以往的擴大城市規模和城市空間擴展轉向提升城鄉公共服務和文化的內涵,實現農村人口向城市的轉移,實現農業規模化,進一步擴大內需,在有效刺激經濟增長的同時,推動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其具有規劃起點高、聚集效益佳、途徑多元化、輻射能力強、個性鮮明、人本氣氛濃、城鄉互補好、城鎮聯動緊等特點。
二、美麗鄉村及其建設現狀
1.美麗鄉村。美麗鄉村是我黨在十六屆五中全會對我國新農村建設提出的歷史建設任務,對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等具體要求,2008年,浙江省安吉縣提出了建設中國最美麗鄉村的十年計劃,其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不僅改變了農村的生態環境和景觀,還打造出一系列農產品品牌,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提高了農民收入,為我國鄉村建設探索出一條嶄新的發展道路。
2.美麗鄉村建設現狀。受安吉縣美麗鄉村建設成果的影響,十二五期間,廣東增城、懷化等各市縣在2011年啟動了美麗鄉村建設,海南省保亭縣什進村、白沙縣羅帥村等地依靠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綠色優勢,于2012年啟動了美麗鄉村建設,天津、北京、河北、山西等全國各地紛紛掀起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浪潮,短短的幾年時間,建成了休閑、田園等多種特色的美麗鄉村,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休閑為特色的北京市密云縣干峪溝美麗鄉村,以美麗田園為特色的北京市密云縣蔡家洼玫瑰花景觀等。
三、我國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資金不足。美麗鄉村的建設離不開龐大資金的建設,然而我國美麗鄉村建設的資金主要來源于省市縣財政部門,中央財政投入相對較少,融資手段渠道單一,沒有充分的引進和利用社會閑散資金。由于資金的缺乏和農村本身散亂的特點,使我國大部分美麗鄉村建設總體上仍處茌試點創建的階段,農村整體公共設施建設進展緩慢,很多農村路面硬化資金,一部分靠政府投資,而大部分是通過分攤到農民頭上籌措的,農民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既要出力還要出錢,反而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嚴重影響著美麗鄉村的建設進程。
2.規劃編制和實施不到位。茌我國大多數農村,農民蓋房子都是自行設計、自行修建,很多地方的農民甚至都不知道規劃是干什么的,規劃部門對農村的建設,除了一些示范村外,對于其他地方要么根本就沒有規劃,要么就做做樣子,導致農村房屋建設雜亂無章,給后期美麗鄉村建設埋下了隱患。
3.農民出路問題。美麗鄉村建設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農業規模化和農業人口的市民化,但在這個過程中,農民在市民化失去土地之后怎么辦?很多農民把土地當做是生存的根本,因為他們一沒有很高的文化,二缺乏專業技能,除了種地,很多人可以說是一無所長,很多老年人,在農村可以經營一些小規模的副業維持家用,但是,到了城市后,他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4.基層部門管理不到位。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重要的一環,其實施和管理離不開鄉村等基層部門的大力支持,然而,我國許多鄉村管理部門,工作效率低下,重量不重質,積極的響應了國家和上級部門的號召,動用了大量的資金,建成的娛樂設施不到一兩年的時間大部分就已經報廢了,建成的活動中長期處于關門的狀態,舉辦的文化活動遠離農民的實際生活,文化與經濟發展不平衡。
四、關于解決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幾點措施
1.解決農民出路問題。解決農民出路問題,首先要加快戶籍改革,取消城鄉戶口,消除城鄉福利待遇、公共服務以及社會保障等各方面的差距其次要調整鄉鎮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為農民創造就業崗位,使他們在失去土地之后,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最后對部分技能單一、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民,要進行再教育,通過個人優勢以及就業崗位需求等針對性的再教育,培養他們專業的生產技能,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徹底解決他們的出路問題,為美麗鄉村建設打好基礎。
2.強化基層管理。鄉村政府等基層部門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中堅力量,建立一個高效、廉潔的基層管理團隊對美麗鄉村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強化基層管理,相關管理部門一要轉變發展觀念,以人為本,立足于農民群眾的全面發展;二要提高管理能力,能夠自如的應對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三要改變工作作風,樹立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的務實工作作風,發揮出基層管理部門的重要作用。
3.注重城鄉規劃的編制與實施。規劃是城鄉未來發展的藍圖,也是城鄉建設的靈魂。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美麗鄉村建設,離不開規劃的支持,規劃一方面要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基礎上,注重鄉村生態環境的保護,把城鄉空間資源配置和生態保護有效的結合起來,并根據鄉村實際情況,編制出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另一方面也要加強監管,尤其是農村規劃的實施情況,要保證規劃實施不走樣。
4.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加大投資。資金是限制美麗鄉村建設步伐的重要因素,政府部門在持續加大投資的同時,也要引導社會資金的注入,多渠道、多手段籌措資金,保證美麗鄉村建設資金的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