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澤躍 李平 蔣才良
1 行業的現狀
宜興傳統陶瓷的發展巔峰在上個世紀80和90年代,從上世紀末開始,宜興的私有陶瓷生產企業的快速發展,使宜興傳統陶瓷行業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但是,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宜興陶瓷的出口遇到了新的問題和挑戰,下面就本地區的餐具和園藝花盆兩大類產品的發展狀況,做一些具體的分析。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篩選,到今年為止,本地區成規模的陶瓷餐具出口企業,只剩下宜興精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天一昭和陶瓷有限公司、臺宜陶瓷(宜興)有限公司、信誼陶瓷有限公司、宜興華豐陶瓷有限公司等五家,這些企業的出口規模在正常情況下都在500~1 000萬美元之間。出口的產品主要是精陶和炻器類餐具,每個企業的產品各具特色。宜興精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宜興華豐陶瓷有限公司的出口產品,基本上是精陶材質的手繪或者貼花餐具;江蘇天一昭和陶瓷有限公司的出口則是以十六頭炻器窯變釉餐具為主;臺宜陶瓷(宜興)有限公司和信誼陶瓷有限公司出口產品以烤箱用的產品為主,也有成套餐具。從生產能力來說,宜興精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實力最強,原來國企的生產底子較厚;臺宜陶瓷(宜興)有限公司和信誼陶瓷有限公司則是本世紀地方政府引進的臺資企業,生產和技術能力都比較強。江蘇天一昭和陶瓷有限公司的生產技術,基本是江蘇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的技術班底提供的,部分生產設備來自于日本。作為早期的臺商投資企業,宜興華豐陶瓷有限公司的發展一直比較穩定,最近兩年的出口規模增長比較快。
這些生產企業的產品出口市場幾乎都集中在美國和歐盟地區。與國內其它陶瓷產區相比,產品的檔次處于中上水平,產品的終端客戶主要是美國和歐盟地區的超市和百貨店。其中,年出口額排名靠前的都是臺商企業,與國內的民營企業相比,他們有著成熟的銷售渠道和生產經驗,產品的研發投入也多,品質控制的措施嚴格。
園藝花盆類產品:經過多年的發展,本地區生產園藝花盆的企業數量不斷增長,生產和出口規模越來越大。到今年為止,上規模的園藝花盆生產出口企業有宜興市晨陽陶瓷有限公司、宜興環球陶藝有限公司、宜興市明君制陶有限公司、無錫林豐陶瓷有限公司、錦繡園、藝興紫砂陶、宜興清荷堂制陶園藝有限公司、宜興唐漢制陶有限公司等。
與餐具的生產企業不同,這些園藝花盆的生產出口企業基本上以民營企業為主,出口產品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上釉花盆,產品特點與全國其他陶瓷產區的產品明顯不同,有很強的競爭力。這些園藝花盆生產企業的生產工藝幾乎雷同,都是傳統的手工成型或者注漿成型,色釉裝飾。目前一些企業采取了車坯或者滾壓成型工藝,在燒成方面無論是大孔徑的推板窯還是隧道窯,全部采用天然氣作為燃料。
與餐具生產企業相似的是,年出口額排名靠前的企業,盡管產品各有不同,但其主要客戶都是歐洲、美國和大洋洲的大型超市或者賣場,訂單量大,這幾年的出口額幾乎都在穩步增長。
2 存在的問題
盡管這些傳統陶瓷出口企業最近幾年的發展可圈可點,但他們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共性的問題,下面就這些具體問題逐一加以剖析。
(1)成本提高
最近幾年,陶瓷企業燃料和人工成本在企業生產成本結構中的比重越來越高,以及工廠的稅費負擔越來越重,這些都極大地壓縮了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利潤空間,打擊了企業發展的積極性。
(2)匯率升值
盡管最近兩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基本穩定,但對其它貨幣則大幅升值。連續數年的升值,大大降低了陶瓷企業的出口競爭力,降低了企業的利潤空間,阻礙了全球市場的開拓。
(3)熟練工人缺乏,員工隊伍不穩定
由于年齡問題,熟練的老員工陸續退休或者離職,新生代的員工對待工作的態度與老員工相比有很大的區別,而且現在生產上的員工基本上以外來務工人員為主,難以管理,流動性很大,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較大的困難。
(4)產品檔次有待提高
傳統中國企業的通病是不重視產品和技術的研發,喜歡拿來主義。企業對新產品的自主開發意識不足,投入也不多,產品檔次提升不快,難以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
(5)市場份額被壓縮
隨著經濟全球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陶瓷企業的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對本地區的出口產品都形成了一定的沖擊,使產品的銷售價格難以提高,并且不斷壓縮我們的市場份額。
(6)同業競爭激烈
由于產品的同質化,為了爭取出口訂單,保持企業的正常運營,同行之間的價格競爭激烈,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7)行業的出口產品利潤率越來越低
對本地區企業來說,最近兩年由于出口市場不景氣或者國外市場采取進口限制措施,導致企業的出口訂單減少,費用增加,在生產成本同時增加的雙重擠壓下,出口的利潤被不斷壓縮,在生產經營上難以為繼,出口規模逐年萎縮。
3 今后的發展趨勢和建議
(1)產品要不斷創新
創新是企業的發展之本,只有創新才能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才能提高企業在同行中的競爭力,才能找到新的市場,拓展企業的發展空間。
(2)企業要特色化經營
如果企業的主打產品在技術上有很強的特色,輔之以專業的管理能力,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市場,而且可以避免惡性競爭,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3)企業管理要創新
不斷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創新管理模式,改進銷售方式,提升出口產品的利潤空間。對于傳統陶瓷出口企業來說,要舍得投入,花大力氣培養自己的銷售人才,提高自主出口的經營能力,與歐美的終端客戶建立直接的業務合作關系,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4)品牌意識要加強
樹立品牌經營的意識,為企業的長久發展創造條件,可以采取國內先成熟,然后再向國外推廣的策略。在出口產品上打上自己的品牌,給企業樹立國際化經營的理念,并貫徹在生產過程中。
(5)本地的傳統特色要發揮
企業的產品要有自己的特色,使用本地的陶土資源生產的園藝花盆,具有燒結程度高,抗凍性好,釉水裝飾豐富等優點。在餐具產品方面,雖然目前使用本地區的陶土資源生產的產品出口還不多,但前景也是廣闊的。
(6)推進企業生產的自動化
陶瓷企業生產實行自動化,可以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減少人工,降低用工成本;二是部分解決產品的標準化問題,降低人工操作給生產質量帶來的不利影響,提高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7)保持合理的生產規模
對于出口陶瓷生產企業來說,要努力爭取大客戶的訂單,增加客戶數量,保持合理的生產規模,從而提高生產效率,提高市場競爭力。餐具企業的生產規模應當要大一些,園藝花盆企業的生產規模則小一些,生產組織的靈活性也比較高。企業在市場的壓迫下,必須走專業化、高檔化的路線,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沒有必要一味擴大規模,而應該爭取走高品質、高檔次、高效益的路線。
(8)重視和發展國內市場
宜興傳統陶瓷,除了紫砂產品的熱銷外,在餐具、茶具、工藝品和園藝市場前景也很廣闊,尤其是陶的特色,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利用,這是其它陶瓷產區無法比擬的。企業在拓展國內市場時,要充分認識國內市場的消費習慣和銷售模式,采取靈活的、小規模的生產組織方式,充分發揮陶和釉的技術特色,走專業化、精品化的發展路線。
(9)行業管理要加強
作為地方陶瓷企業的行業管理組織,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引領和協調作用,在市場的推廣、產能的利用方面,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為企業的創新和發展出謀劃策,為宜興陶瓷再創輝煌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