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秀娟

紫砂泰斗顧景舟在其漫長的制壺生涯中,常常孜孜不倦地教誨后輩道:“每件器型都是根據造型藝術法則由點、線、面組成的。主體與嘴、口、足、蓋、的子等附件的關系,各方面的比例是否適當,結構上外輪廓線的平緩過渡、明暗面技法的處理,空間與形體虛實間的對比等等,這些都可以進行無窮的推敲,使對象蘊含豐富的美感。”他老人家的話一直作為座右銘烙印在筆者的腦海里,啟迪著筆者的壺藝創作。近期筆者設計的紫砂“小鷹壺”(見圖1)就是遵照合理、有趣的要訣而創制完成的。
1 形——王者風范
要評價一把紫砂圓壺上乘與否,往往要通過 “形、神、氣、態”四大要素來衡量。這四大要素中的關鍵尤在于形,要氣度有形,也要靈氣充盈。以形、氣為本,無不以點、線、面尤其線為基礎。運用多種點、線、面之間的排列組合以及細節上的變化與巧妙過渡,使線面“剛而不脆,韌而不柔”,萌發出一種內在的生命力,充滿靈秀和風韻。
紫砂“小鷹壺”選用優質原礦紫泥制作而成,胎質細膩,沉郁古樸,整個壺體充分展示了曲直線面的不同韻味。壺腹為扁圓的球體,底足飾有柔和順暢的云肩線,以彰其靈秀。圈足。流似鷹首,一對銳眼以晶亮黑釉瓷珠嵌入壺體而成,目光如炬,直視前方。自然流暢的耳形壺把猶如雄健的鷹尾,過渡自然,端握舒適。蓋上是線面組成的抽象鷹狀鈕,為畫龍點睛之筆,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壺器平添了對生命無限的愛與希望。縱觀此壺,珠圓玉潤、骨肉亭勻、比例協調、雋永耐看,猶如大鷹帶著小鷹展翅翱翔,搏擊長空,領略海闊天空的大千世界,足見其王者風范,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震撼。
2 意——執著的愛
世界上有200余種鷹,而鷹自古就是志存高遠、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化身。鷹翼大善飛,其敏銳的雙眼,強勁的雙爪,無不體現出王者的風范,具有一呼百應的領袖風采。埃及、墨西哥、美國、俄羅斯、阿爾巴尼亞等許多國家的國旗或國徽上都有鷹的形象,象征著為了自由的事業而犧牲的英魂。在我國傳統民族文化中,對鷹的推崇可追溯到原始的自然崇拜,先祖奉其為天鳥,是神明的化身。唐代大詩人李白《大鵬賦》的“激三千以崛起,向九萬而迅征”及“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等詩句,雄偉豪邁,氣吞山河,充滿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執著的愛。鷹不僅象征著勇猛和力量,還告誡人們,要想活得精彩而有意義,就要像雄鷹那樣擦亮雙眼,在空曠無際的高空徘徊,耐心地尋找獵物,一旦鎖定目標,就疾速俯沖下去,用雙爪攫取獵物。人生路上,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我們要學習鷹的銳意進取和勇于拼搏,抱有堅定的信念,以積極的生活態度努力過好每一天。
紫砂“小鷹壺”還呈現出對事業執著追求的另一番動人場景:克勤克儉的老鷹帶著聰明好學的小鷹在藍天翱翔,讓小鷹領略長空的萬千氣象,經風雨、見世面、長知識、增才干,不斷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學習捕獵的本領。通過紫砂壺藝中老鷹對小鷹言傳身教的慈愛形象,使作品進一步人格化、理想化。行文至此,非常自然地想起我們這代紫砂從藝人員學藝初期,師傅手把手教、我們依樣畫葫蘆學的場面,臨摹、借鑒、仿制,一路走來不乏心酸和艱難,師徒的深情長留彼此心間,每每回憶起那時年華,仍歷歷在目。
大自然總能發人深省。紫砂“小鷹壺”呈現出至高、至大、至剛、至正、至愛的格局,凝聚了浩然正氣和執著的愛。鷹擊長空,蘊含了中華民族一鳴驚人的偉大復興,這恰好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它激勵所有人與時俱進,奮發圖強,勇于開拓,銳意創新。而我們紫砂藝人,也要為譜寫好中國夢的紫砂樂章而努力:繼承傳統發揚光大,銳意進取、勇于革新,打開一片嶄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