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亞姣

紫砂壺的造型豐富多彩,大致可分為三類:幾何形態、自然形態以及筋紋器。幾何形態講究立面線條和平面形態的變化,追求線條的流暢感與節奏感。自然形態則是在自然中尋找靈感,將其蘊于紫砂藝術中,彰顯悠然的氣韻。而筋紋器把生動流暢的筋紋納于精確嚴密的結構中,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紋理清晰、制作精工。無論是哪種造型,其所流露出的情感氣質都向人們訴說著專屬于它們的故事。現就“蓮悅壺”(見圖1)的造型探析其古樸優雅的氣質。
1 簡約造型悅人心,動深情
此“蓮悅壺”簡約而不失優雅,實現了幾何形體與自然形體的完美融合,既保持著幾何形體的溫潤雅然,又不失自然形體的妙然生趣。壺身一分為二,上半部分圓潤光滑,下半部分以蓮花瓣為造型,上下相合精巧秀致,片片蓮花造型生動、氣韻神然,有種未經雕飾而天然淳樸的質感,使得壺身脫離世俗而清新自然;蓮花底座托起壺身,好似“蓮悅壺”自蓮花中央冉冉而出,呈現出清雅自然的姿態;壺嘴直挺延伸,胥出有力,而壺把大彎有勢,穩健自然,兩者肩頸一體,比例協調,自成格局;壺蓋與壺口完美吻合,半球形體盡顯立體生動,置于壺蓋中心的壺鈕小巧精致。整體觀之,此壺造型簡約,素面朝天,卻彰顯出端莊清雅和古樸大氣。不施綴飾,呈現出恰到好處的自然之美,仿佛多一分裝飾抑或少一分素麗都無法展現其最本質的魅力。半浮雕蓮花立體感極強,仿佛在微風的輕拂下微微搖曳,灼灼動人。紫砂藝術就是如此,以指尖的柔情造就藝術之美,讓紫泥在方寸天地間幻化出心間最動人心弦的一抹亮色。品一味茶香,賞一壺美景,涓涓胥出的香茗在“蓮悅壺”的清雅躍然之間跳脫世事的紛雜,只留一壺清茶,共度半日清閑。
2 流光水月蓮中意,誰人語
蓮花自古因其高貴的品格而深受人們喜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蓮花是最富于情趣的詩詞吟詠對象、花鳥畫創作題材,文人墨客以蓮花為題材留下了不少詩篇佳作。此“蓮悅壺”將蓮之意蘊傾注于壺中也表明了紫砂藝人對于蓮花的欣賞與贊揚。美麗的蓮花在時代文化的變遷下逐漸衍化成和合、昌盛、美滿、高潔的吉祥化身,人們在用蓮花裝飾生活除卻對生活充滿美好的希冀外,也是以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氣韻為榜樣激勵自我無愧前行。“蓮悅壺”以“蓮悅”為名,便是紫砂藝人對于蓮執著的喜愛。獨愛蓮之氣韻,獨品一杯香茗,蓮之韻融入壺之間,仿佛遺世獨立的清幽與淡然讓人瞬間忘卻煩惱與憂傷。舌尖的沁人心脾、眼間的賞心悅目,此情此景何來不悅?既能悅人心又能動人情,紫砂藝人將意象化的蓮花轉為實體藝術形態,在一抔紫泥的婉轉間深深賦予蓮之圣潔。
蓮文化內涵是社會文化發展的縮影,它的擴充和演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升華的思想軌跡。紫砂藝術也是在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軌跡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傳統的制作工藝中尋求藝術魅力,力求渾然天成的藝術美感,當今紫砂陶器的生存和發展在文化追求的載體上產生了新的質的進步。在造型設計和工藝表達過程中,文化意識的支配和利用已成為普遍的價值觀,不同的是各人的表達方式和內容相異,新一代的紫砂藝人在提高自身技藝的同時更要立足藝術作品的形神兼具、獨具一格的創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