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奇
余秋雨先生說過,作文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表達與溝通”。而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不能復制的個體,他們有著全然不同的先天稟賦和生命體驗。因此,作為生命個體“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達情感”的形式——作文,應當具有個性,也就是說,個性化是作文的“精神”,是用自由之筆,寫自我之境,抒自得之情,表自覺之意。
一、作文立意的個性化
江澤民同志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作文,是兒童表達思想情感的重要載體之一,也應該是他們抒發個性情感最自由的天地??墒牵绻覀兊淖魑慕虒W仍然習慣于樹立“意義”的燈塔讓兒童仰望,把生動活潑的作文教學異變成為毫無生氣的技能訓練,這樣的習作教學必然遠離作文的本原。在作文的時候,我們常能聽到學生無奈的嘆息或無力的反抗:老師,我沒事可寫!學生們真的無事可寫嗎?其實不然?,F代兒童的生活接觸面比起他們的前輩不知擴大了多少倍,他們缺乏的只是大人們需要的所謂的“有意義的事”。正是為了這類“有意義的事”,我們順手把孩子們的思想清理干凈了,然后“越俎代庖”,塞進去一些“好東西”。
一位小學生在一篇有關“?!钡奈恼轮袑懙溃2粣鄹蓛簦砩吓K兮兮的,還寫牛身上的毛病多,結果遭到了家長的反對。然后在家長的指導下重新立意構思,定位為贊美老黃牛的奉獻精神、吃苦精神,最終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讀了這個故事,我們并不覺得它是陌生的,而是似曾相識,因為我們身邊甚至自己經常在演繹這樣的故事。
二、作文思維的個性化
作文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過程。首先,我們要開發兒童想象空間。想象是思維不可或缺的手段,在作文訓練時,要有意識地多讓學生進行續寫、改寫,想象未來和未知的世界,這樣思維馳騁的空間便會越來越廣闊。其次,要激發兒童的思維裂變?!拔某捎谒肌保瑯嬎际菍W生把習作素材在頭腦中進行條理化的一個復雜的過程。要寫出有新意的東西,就得讓學生敢于打破常規,超越思維定勢,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展開思維,多引導學生換個角度、換個層次去思考問題。在文章的生成過程中,思維活動一直貫穿始終,并處于核心地位。沒有個性化的思維,也就不可能有個性化的立意、布局、語言,也就沒有個性化的作文。一位小學生在文章中這樣寫“雨”:“聽著雨歡快地唱,便伸手抓雨,卻什么也沒有,撲了個空,我那只手可能是個特別的漏斗,過濾了心急的雨滴,留下了略帶冰涼的小水漬和攀在手背上搖搖欲墜的小水滴?!边@段文字可謂寫得清新別致,富有鮮明的個性。其原因不僅在于她對雨的喜愛,更在于她以個性化的思維,運用聯想,刻畫了“如漏斗般的小手”“心急的雨滴”“調皮的小雨滴”三個形象。其中,一個“攀”字寫出了小水珠欲滴猶留的情狀,顯得活潑可愛、俊俏靈動。試想,倘若不是具有個性化的思維,這類的描寫是很難寫出來的。所以,作文必須有“我思”的切人。只有“我思”的觸角才能掀開“我”周圍的各種迷茫,使作文成為“我”的一個強有力的載體和平臺。
三、作文語言的個性化
童年是充滿幻想的歲月,兒童并不像成年人那樣現實他們更多地生活在物我一體、精神現實不分的狀態。想象是少年兒童的天性,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币岣邔W生的創新能力,必須發展他們的想象力。想象作文是指學生受到感知材料的刺激后,對感知的表象和記憶中的表象進行加工,從而獲得豐富的事物形象材料所進行的富有創造性的作文。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呢?我認為有以下途徑:①利用圖形激發創造想象,可向學生提供單一或一組圖形,啟發學生想象,如出示一個長方形,學生有的把它想象成花布,使它有了色彩;有的把它想象成了一臺收錄機,使它有了聲音;有的把它想象成了一塊麥田,使它有了生命;有的把它想象成足球場,使它有了激烈的競爭。又如:給學生出示一組畫面,學生根據幾幅畫面的意思,想象前后之間的聯系,設計情節,自圓其說。②提供詞語編故事(注意詞語在意義上的相互聯系,便于學生憑借詞語擴散思維合理想象)。③借助課文中的空白點進行再造想象。④進行純想象作文訓練,著名作家王旭峰說:“兒童寫的東西,可以說是天使在說話?!蔽覀円鹬厮麄兊谋磉_習慣,肯定、欣賞他們的“童話”,鼓勵兒童把原汁原味的兒童話語寫到作文中去。對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語言中所犯的錯誤,要持寬容的態度。兒童在學習、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會形成一套只屬于他們的話語系統,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這套話語系統獨特而富有情趣,詞匯雖然不豐富但很生動,不夠規范但有創意,表達不精確但足以描述他們的生活。
四、作文形式的個性化
每一部具有獨創性的藝術作品,如同它的內容是具體的獨特的“這一個”一樣它的形式也是具體的獨特的“這一個”。這是美學的基本原理。黑格爾說:“內容之所以成為內容,即由于它包含成熟的形式在內?!薄墩Z文課程標準》也提出了作文教學的新理念:“寫作要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多角度地觀察”,“有創意地表達”。什么是“有創意地表達”?學生的作文不同于作家的創作,教師不要以任何定規去捆綁孩子,不要讓學生有“作文該不該這樣寫”的顧慮。當然,我們的“有創意地表達”即形式創新并不是片面地追求形式主義,它是對作文的外部包裝。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在打好寫作基礎的前提下,大膽地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給自己的文章尋找一個最有利于表達而又最符合自己個性的外部形式,更好地展示自己獨特的寫作個性。同時,我們不能把“有創意地表達”定位過高,這樣就會人為地造成另一種形式的拔高作文要求的傾向,又一次使兒童作文走上異路。
總之,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作文,也是小學作文教學語言文字訓練的關鍵要求。也只有訓練和發展兒童自己的語言,作文教學才有價值,兒童才有可能對作文產生興趣。我們要鼓勵兒童用自己的語言寫自己的真實生活,不要讓生動的“童言”變成常見的成人話語的粗糙復制品。只有這樣,兒童作文才能多姿多彩,才有活力,才有靈性??傊?,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途徑很多,相信如果教師轉變觀念,堅持訓練,學生一定能寫出鮮活的、富有張力的作文。
(作者單位:四川省雷波縣黃瑯鎮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