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麗萍
內容提要
歌唱和器樂演奏這兩種表演藝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歌唱的各種方法和種類繁多的樂器既有鮮明的個性,同日寸又是互通互融的。歌唱和器樂可以非常獨立地存在,但當二者在一起表現音樂時就產生了相輔相成,互相融合、升華的作用。
關鍵詞
歌唱語言 藝術 器樂演奏 共融個性 共性
歌唱和器樂演奏這兩種表演藝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歌唱的各種方法和種類繁多的樂器都有著鮮明的個性,同時又是互通互融的。歌唱和器樂可以非常獨立地存在,而二者在一起表現音樂時就產生了相輔相成,相互融合、升華的作用。我們的祖先在開始歌唱的時候,僅僅是通過發出聲音來表達思想,是沒有任何樂器伴奏的。后來人們將語言運用到歌唱中,也慢慢地在勞動中創造出了打擊樂,爾后在器樂伴奏中歌唱的人們,借助樂器豐富了歌唱的內容、形式和方法。人們也在歌唱的演變中積累了對音樂的感知,創造出種類繁多的樂器。
1.歌唱語言藝術與器樂演奏的個性體現
1.1歌唱語言藝術
歌唱是語言和音樂相結合來傳遞信息、表現思想、抒發情感的藝術。人類最早的語言藝術就是歌唱,它伴隨著人類的生活。歌唱由最初的簡單的形式,發展成現在運用生理結構和復雜技巧的藝術形式,成為人類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歌唱語言藝術包括歌唱的語種、咬字的方法、與音樂風格相輔相成、表現音樂形象等等。歌唱語言不單單是音樂的話語形式,更是表達情感和音樂作品思想的重要手段。歌唱時發出的聲音就如同一樣樂器。但比樂器更特殊也更豐富的是歌唱的語言。歌唱的語言要比生活的語言更夸張,然而也要在歌唱中遵循生活中的自然。歌唱帶有旋律性,運用旋律的起伏和節奏表達情感。歌唱中我們要在對節奏、音準控制的前提下,用生活的語言以歌唱的方式表現出來。歌詞的內容也決定了運用什么樣的節奏和旋律進行來更好地抒發情感。
歌唱語言藝術具有豐富的音樂性。歌唱藝術與地域、民族、文化密切相關,這些因素的差別直接影響著歌曲的藝術形象和演唱方式。所以歌唱時對風格的把握是完成作品的關鍵。歌唱語言的特點和方法也要根據音樂的風格來處理。在旋律和語言的結合下,通過器樂的烘托,以及與器樂的配合,歌唱才能塑造出情感飽滿、令人感同身受的音樂形象。
歌唱語言藝術具有鮮明的形象性。歌唱語言是生活語言的提煉和升華。我們用歌唱的形式來美化我們的語言,美化我們的生活。歌唱表達的音樂形象不僅是從歌詞中體現的,跟音樂本身也是密不可分的。比如低音能表達出深厚、堅實,中音適合表現安逸、滄桑、憂郁,高音更能體現高亢、華麗、激情等。一個優秀的演唱者耍掌握語言和音樂的形象性特點才能用準確的歌唱語言表現出完美的音樂作品。
1.2器樂演奏
器樂演奏和歌唱作為音樂的兩大組成部分,相互依附密不可分。器樂演奏如同演唱一樣,是表現人類情感的重要途徑。演奏者通過手中的樂器表達感情和思想,器樂同樣具有歌唱性。一首器樂作品越是與歌唱相近,就越能更好地表現出深刻的內容。在音樂產生初期是以人聲為主要表達形式,也就是以歌唱為主。到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器樂才逐漸以獨立的形式展現,而更多的則是以聲樂和舞蹈的伴奏形式出現。所以,器樂和歌唱在抒發人類感情上是一致的。器樂的表達方式是另一種“歌唱”。我們對聲音和音樂的判斷都是用語言去總結,也用語言的語氣和感覺去形容器樂表達的感情。而語言是歌唱的表現方式,也就是說,樂器的演奏要如歌唱一般,才能表現情感的升華,才能具有藝術感染力。
器樂演奏是通過樂器對藝術作品進行詮釋和處理,以達到讓觀眾在表演者的演奏中體會到情感的目的。隨著樂器的不斷發展和音樂形式之間的逐漸融合,器樂演奏形式越來越多。而無論哪種演奏形式都是在抒發人的情感,達到藝術創作的最終目的。器樂演奏是音樂藝術的升華,它的情感表達非常豐富,而演奏的形式、演奏的旋律和節奏、演奏的技巧等器樂演奏的特征對藝術情感的表現則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和影響。
器樂演奏形式多種多樣,獨奏、合奏、給聲樂伴奏、給器樂伴奏等,樂器的種類更是五花八門。而不論哪種形式都能表現出獨特的藝術效果。比如鋼琴,既可以柔美、悠揚,又可以堅定、激昂,是大家最喜愛的樂器之一。小提琴的情感表達尤為細膩,既高亢華麗又纏綿動人。古箏是中國樂器,它能很好地詮釋婉轉悠長的古典韻味。
器樂演奏沒有具體的像歌唱一樣的語言,而節奏和旋律就是器樂演奏抒發情感的語言。節奏是音樂的脊粱,節奏的舒緩和緊湊可以直接表現出藝術作品的涵義。舒緩的節奏能表現出寧靜,激進的節奏能使人感覺熱烈或憤怒,跳躍的節奏可以表達輕松歡樂的感覺。如果把節奏比喻成框架,那么旋律就是具體的內容了。旋律的起伏就像歌唱中的歌詞,能讓音樂更具體,人們可以通過旋律賦予音樂主觀的想象力。旋律是完全不可脫離節奏的,而節奏和旋律則是器樂演奏的根本。
演奏的技巧在器樂演奏中是能否賦予音樂作品生命力的關鍵因素。技巧的運用和演奏者對技巧的掌握,決定了作品完成后能不能達到創作目的。作曲家創作的作品只是簡單的存在形式,而演奏者的表達才是音樂最終的形式。對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對節奏的把控能力、對曲調的熟悉程度、演奏者內心的情感都是演奏技巧的組成部分,而這些因素都是作品最終成功與否的關鍵。將自己的情感和技術同時融入到音樂作品中,才能準確細膩地表達出藝術作品所想傳遞的內涵。
2.歌唱語言藝術與器樂演奏的共性
歌唱與器樂演奏作為表演藝術具有共同性。在歌唱中我們把身體當做樂器,通過自身的“演奏”演繹最能表現音樂作品涵義的聲音。在樂器的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則追求歌唱般的演奏,如何使器樂演奏富有歌唱性,也是演奏者們水平的體現。歌唱語言和器樂演奏語言除了個體形式上的差異,在表現音樂內容和情感上是共融的。
歌唱語言藝術要通過器樂演奏的配合和烘托才能達到完整的藝術效果。例如當今的流行歌曲,由歌唱、器樂和情感三部分組成,脫離哪一部分都不是一首完整的歌曲。在流行演唱中,樂隊的伴奏給予演唱者的并不僅僅是節奏的規范和曲調高低的引導,更是歌曲風格的體現和對演唱者情緒的帶動,是演唱者能否完整地完成作品的關鍵。樂隊的配置和器樂的編配都要與演唱者所演唱的歌曲風格相符合。最初流行演唱的器樂伴奏更多意義上是演唱的附屬,而器樂的豐富和編曲中樂器的選擇使伴奏有了補充和深化的作用,使器樂演奏不僅僅是“伴奏”的范圍,而成為了與歌唱語言共同創造音樂作品的重要部分。
以周華健的《雨人》為例,前奏先用鼓營造出踩踏雨水的聲音,然后用弦樂協奏的方式表現出了輕松愉悅的感覺,爾后進入的貝司、電鋼琴、合成音色的加入奠定了演唱者的演唱基調。A段演唱開始樂器則馬上簡單了許多,剩下為數不多的幾樣樂器。進入B段前奏的樂器則重新回歸,音樂豐富的同時又凸顯了人聲,呈現出歌唱語言與器樂演奏的完美結合。流行演唱的器樂伴奏中越來越多地融進除了流行樂器以外的各種樂器,還有物理世界以外的虛擬聲音,而目的都是使流行歌曲的編曲更好地為演唱服務,更貼近音樂創作的最終目的。歌唱語言是表達歌曲最直接的形式,而器樂演奏則是讓這種形式更豐富,更具感染力。一個好的樂隊可以讓演唱者創造出完美的歌唱語言藝術,而樂隊的演奏者們也能從演唱中升華演奏的演唱性。
器樂演奏中在演奏者掌握了應掌握的技術技巧之后,追求的應該是如語言一般自然的演奏,追求樂器的歌唱語言,像歌者那樣“唱”出能表達情感的聲音。例如被譽為“樂器之王”的鋼琴。鋼琴的發聲原理決定了它很難真正做到音的延續。而要保持音的連貫性,則需要歌唱性的演奏。因此鋼琴演奏者在不斷追求指尖觸鍵的力度和技巧,從而達到歌唱效果的演奏。歌唱需要氣息,樂器同樣需要氣息。像歌唱一樣,正確地運用氣息,能使演奏者找到與音樂相融的音樂語氣和情感韻律,沒有如同歌唱一樣的氣息的演奏是沒有生命力的。
歌唱語言通過具體的文字、旋律和演唱者的感情抒發去表現音樂,器樂演奏則是通過樂器語言這種獨特的“說話”方式去詮釋音樂。在器樂演奏過程中,有的演奏者往往過多地追求技巧,忽略了器樂演奏藝術歌唱性的追求。每一個樂器都有自己的聲音,都能表達出特有的歌唱語言。歌唱語言的豐富同樣體現在器樂演奏中。器樂演奏者賦予樂器生命,人的藝術修養決定了演奏者用樂器傳達的藝術效果。演奏者在運用技巧的同時,注入音樂什么樣的感情就會從樂器中傳出什么樣的聲音。沒有歌唱語言般的演奏必定毫無生氣,僵硬呆板,而真摯地用心“歌唱”才能賦予樂器語言生命。
在器樂演奏和歌唱藝術及創作活動中,技巧和藝術是密不可分的。技巧是表達內涵和思想的手段,而藝術是展示技巧的目的,二者缺一不可。歌唱語言藝術不僅要通過演唱技巧來展現,也要通過器樂演奏的技巧和藝術來完善。演唱和演奏相融相通,歌唱語言離不開器樂演奏,器樂演奏也離不開歌唱語言。
音樂是情感藝術,沒有情感的音樂就如同失去了靈魂,只能是節奏的機械進行和理論旋律的疊加。歌唱語言藝術就是用情感創作音樂,而器樂演奏則是讓樂器歌唱。無論是單純歌唱或者器樂演奏都是在表達人的感受,人類語言的豐富涵義和復雜的內心情感是歌唱和器樂共同追求的最終藝術目的。我們用歌唱語言藝術和器樂演奏這樣富于變化的表現形式來詮釋思想。因此無論哪種藝術形式的藝術目的都是統一的,歌唱語言藝術和器樂演奏在個性與共性中相輔相成的延續著音樂這一偉大的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