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宇
老師,爸爸媽媽老是說讓我多學習,不要參加體育活動,浪費時間,影響學習。
是嗎?我沒有聽說過呀!
我還是比較喜歡運動的,我應該怎么說服我的爸爸媽媽呢?
你可以告訴他們,先運動再學習,這樣會讓腦細胞處于最佳狀態,學習效率會更高。美國伊利諾伊州內帕爾高中進行了一項課程教學實驗——晨間體育課,就是讓學生在每天早晨學習前先進行40分鐘的體育鍛煉,達到自己最大心率的80%—90%,然后這些學生緊接著上讀寫加強課,結果閱讀水平都得到了明顯提高。
美國加州教育部把標準考試的分數和體能測試的記錄分數關聯在一起,發現體能好的學生成績是體能差的學生的兩倍。在具體分析學習成績后,專家組發現,體育活動對記憶力、注意力和課堂行為都有積極的影響,從而使學生的整體課堂成績得到提升。
我們都知道運動能讓人心情愉快,但大部分人并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我們之所以在運動中感到愉快,是因為運動讓大腦進入了最佳的運作狀態,鍛煉肌肉、調節心肺機能的同時塑造和調節了大腦的運作機制。
這是因為運動可以為大腦提供獨一無二的刺激,它能給大腦創造一個有準備、有意愿并且有能力去學習的環境。比如,有氧運動具有調適功能,可以調節失衡的系統,強化正常的系統,也是發揮學習潛能不可或缺的工具。運動的刺激還可以使人心情愉快,壓力得到釋放。而當這些體育活動結束之后,身體的興奮狀態已經激發到整個神經系統,這時再來學習,就會發現事半功倍了。
怪不得我每次運動完了都覺得心情舒暢呢。
運動以后不是會很累嗎?那為什么還對學習有幫助呢?
那我這就運動去,哈哈哈!
運動可以讓你更專心,有更好的注意力;可以讓你不緊張,對抗壓力,改善情緒;可以讓你更自律,更有目標并達成目標;運動可以調節身體激素,改善身體系統;運動還可以讓你更好地融入生活,帶來更好的人際交往。但是運動也不是萬能的良藥,并且過度的運動會上癮。最好的策略是應該每天做點運動,但保留一些彈性空間,結合不同的運動形式和訓練內容,多嘗試新的活動,讓身體更加健康,讓大腦更加聰明。
運動除了讓人心情舒暢,還有什么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