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和喜
其實這里蘊含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原來,剛從開水里拿出來的雞蛋表面還沾著水,水分的不斷蒸發使蛋殼溫度慢慢降低,因此手剛接觸雞蛋時并不感到很燙。不過,這只是很短的一瞬間。當雞蛋表面的水分蒸發以后,雞蛋又顯示出原來的“廬山真面目”,非常燙手,讓你無法拿住。但過一段時間,雞蛋的溫度又逐漸下降,那是雞蛋的水分仍在蒸發。此時蒸發的不是雞蛋外的水分了,而是雞蛋內的水分。眾所周知,雞蛋在加熱的過程中,無論是殼內還是殼外,都在不斷吸收水分。內外相比較,顯然是雞蛋內水分多一些,所以雞蛋內的水分蒸發時間會長一些。更重要的是雞蛋殼外蒸發的面積要比雞蛋殼內大多了,因此,雞蛋殼內的水分必須通過雞蛋殼的“毛孔”來蒸發,需要好長時間,才可以用手去拿。
說到這里,大家都知道這個神秘的現象叫蒸發。蒸發是促使溫度降低的好辦法。當室溫比人體溫度高的時候,人體向外散熱主要是依靠蒸發的辦法,人體每小時可以分泌一升以上的汗液,帶走的熱量大約是580千卡,也就是說可以使58千克水的溫度下降10℃。所以一個人即使在高溫環境里,只要不被直接燙傷也是能待一段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