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仁德
摘 要:樁基礎施工技術是我國城市高層建筑工程的基礎施工環節,是工程建設質量的保證,有關建設施工單位及其管理人員應當加強預制樁的沉樁施工技術、提高灌注樁的成孔技術并科學合理進行施工,不斷革新樁基礎的有關科學理論和施工技術方法。
關鍵詞:樁基礎施工;技術管理;分析建議
由于國際經濟建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國內建筑行業的發展也需要依靠技術革新的力量去提高建設施工的質量,實現與國際建設行業發展水平的接軌,借鑒先進的建設技術科學理念和有益經驗,結合我國建設行業發展的現實情況,為建設施工單位經濟效益的提高、綜合實力的增強提供助力,為我國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打好基礎,加強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下文中,筆者將結合個人多年施工工作經驗,對如何加強樁基礎施工管理,實現建設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提高進行分析和探討。
1 預制樁的沉樁施工技術分析
樁基礎施工是建設項目工程施工的基礎環節和重要組成,其施工質量決定了城市建設的水平和質量,因而需要格外加強施工管理。樁基礎施工管理中需要對基樁施工和承臺施工分別加強注意提高管理,一方面因二者合力決定了高層建筑的埋深和持力層情況,并將高層建筑的承重載荷傳入地基深處,加強高層建設項目地基的穩定程度;另一方面,樁基礎施工的技術特點是能夠避免將高層建筑的承重載荷停留布置于地基淺表面,同時達到高層建筑項目施工所要求的地基變形要求和地基承載力標準,具有建設強度高、穩定性能高、結構承重載荷性能高、沉降變形影響降低的建設施工技術特點,因此有效增強了地基施工技術水平,提高了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
預制樁施工主要是指,在建設項目工程的施工環節中,將混凝土預制樁和鋼樁等其他類型的樁質材料沉入地基土層的施工過程總稱。如果詳細分類的話,混凝土預制樁中包括管樁混凝土預制樁和方樁混凝土預制樁;鋼樁可以劃分為H型鋼樁、鋼管樁。國內建設工程項目中通常使用的預制樁沉樁施工技術為震動沉樁施工方法、靜力壓樁施工方法、錘擊沉樁施工方法和水沖沉樁施工方法。從施工數據分析和經驗累積的過程中,可以得出震動沉樁施工方法、靜力壓樁施工方法、錘擊沉樁施工方法都存在問題,是造成沉樁施工中的擠土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為了降低或者避免在沉樁施工中擠土現象形成的幾率,需要優先使用水沖沉樁施工方法,讓水流從管樁混凝土預制樁、鋼管樁的內部注入;而針對樁混凝土預制樁和H型鋼樁,可以讓水流從外部實施注入沉樁。在應用水沖沉樁施工方法的過程中,應當將注入水位控制在樁基礎標出的兩米以下范圍之內,再結合實施錘擊沉樁施工方法進行樁基礎的后續鞏固施工。
2 灌注樁的成孔技術與施工方法分析
因為樁基礎類型的差異和樁基礎沉樁施工方法之間的差異,導致灌注樁施工技術也存在不同,具體可以分成沖擊成孔施工技術、干作業成孔施工技術、泥漿護壁成孔施工技術和沉管成孔施工技術等等。詳細分析如下:第一,沖擊成孔施工技術可以應用在砂性地基土質、淤泥地基土質、粉性黏性土質或者碎石土質的地基地質結構中。第二,干作業成孔施工技術中的人工挖孔施工技術更適合于黏性土質結構地基;而干作業成孔施工中的機械鉆孔施工多應用于粉性黏性土質結構;一旦判斷地基土質結構屬于淤泥結構或者粉土結構,需要參照當時的施工實際條件進行選擇和判斷。第三,泥漿護壁成孔施工技術十分適合使用在淤泥土質、粉性黏性土質和砂性土質結構的地基施工中。第四,沉管成孔施工技術可以被廣泛適用于各種土質結構地基的施工過程中,但存在一定的施工噪音缺陷,并且容易造成擠土現象。在進行混凝土灌注樁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要求混凝土施工的技術水平和施工質量,有效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灌注技術的科學合理性,降低灌注樁施工中的安全風險系數。建設施工技術人員和有關管理人員,需要保證混凝土樁基礎擁有符合建設標準的特性(抗離析性、和易性等等),所以需要將進入建設施工場所的所有混凝土質量、性能等情況進行統計和監督,保證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沒有發生變異,并且符合建設施工標準的規定。對混凝土的保管和存儲要安排專人進行定期的澆筑,避免造成混凝土坍孔。最后,混凝土灌注樁施工階段應當保證導管的安放埋置符合施工標準,讓混凝土面在灌注施工中始終保持與地面垂直的角度。
3 樁基礎的其他施工技術優化措施
樁基礎施工具有技術難度高、程序復雜繁瑣的特征,需要達到相應的建設施工質量標準,但是在實際的建設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施工環節和不規范的施工操作很多。
3.1 樁基礎的復合地基施工技術
所謂的復合地基施工技術,其原理是以科學增強施工地基載荷承重能力的方式,相對減輕樁基礎的載荷承重。第一步搬出一定深度的地基土,第二步將砂石按層次填入、夯實鞏固,第三步使用水泥土樁在地基和承臺樁之間進行加固支撐,第四步檢測加固后的樁基礎是否具有相應的載荷能力,如果沒有達到理想效果可以繼續采取干噴水泥的復合地基形式,繼續進行加固。
3.2 樁基礎的補送結合施工技術
如果分段沉樁過程中,由于沉樁出現差錯,而造成一段樁與其他樁的連接點脫離,那么可以使用補送結合施工方法。繼續重復錘擊脫節的沉樁使其下沉,保證脫落的樁基接頭被緊實頂上,然后加長樁的整體長度,一方面保證了樁基礎的豎向承載力,另一方面也增強了樁基礎的抗震性能。
3.3 樁基礎的補樁施工技術
一是樁基承臺前補樁方法。在發現樁之間的距離過小時,應當選擇依次進行鉆孔、植樁、沉樁的施工步驟。二是打靜壓樁施工方法。如果建筑施工過程中,地下室和樁基承臺的施工環節已經結束,可以采取打靜壓樁施工方法。因為土層的摩擦阻力和樁尖阻力之間形成了結構反力,因此地下室和樁基承臺可以承受并且無需使用其他補充施工。
綜上所述,樁基礎施工建設質量的提高,應當以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準確性和施工方法及施工措施的技術管理為基礎和依據,結合施工技術人員及其管理人員的項目經驗,不斷提高樁基礎建設工程的施工水平,及時在施工過程中發現存在的質量問題、技術缺陷和安全隱患,并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和優化施工方案。
參考文獻
[1]曹茂會.大橋樁基礎施工及質量控制[J].科技傳播,2013,(8):48-52.
[2]覃淇鋒.大橋樁基礎施工及質量控制[J].科技與企業,2014,(9):188.
(作者單位:遼寧省第六地質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