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玲
民主管理是指企業或事業單位的職工依據相關法律與制度,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企事業管理與決策的各種行為。隨著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多種所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公司制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日漸完善。通過進一步健全職工民主管理的制度機制,有利于保障廣大職工對企業改革和生產經營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有利于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企業和諧和持續發展。
實行民主管理,不僅要及時發布一些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及處理結果,還必須讓群眾感到這些處理結果是真實的,可靠的。要確保一切活動都能做到公開、公平、公正,自始至終置于群眾的監督下。要擴大職工對生產經營活動的知情權、重大決策的參與權和領導行為的監督權。特別是一些重要活動,都要允許職工或職工代表參加,保障公開的真實性。對職工關心的難點和熱點問題,及時公開,保障公開的及時性。
一、統一思想,充分認識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民主管理工作強調以職工為本,是工會組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加強民主管理工作,就是要以實現職工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不斷滿足廣大職工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職工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權益,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職工,就是要把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作為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心里裝著職工,凡事想著職工,一切為了職工。
首先,要使民主管理工作扎扎實實長期開展下去,必須解決領導干部的思想認識問題。要充分認識新時期開展民主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維護和實現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其次,要充分尊重職工主人翁地位,依法維護職工經濟利益,讓職工對重要問題有充分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從而調動和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投身到企業的發展建設中來。第三,要進一步完善經營管理,強化監督約束機制,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的深入開展。切實增強抓好民主管理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不斷提升科學管理水平,維護和發展好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
二、堅持職代會制度,進一步樹立民主管理意識
職工代表大會是企事業單位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職工代表大會的基本任務,就是組織動員職工參與企業的民主管理,使職工與企業風雨同舟,共謀企業健康發展。規范建立和實施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落實工會以職工為本,表達職工利益訴求的法定職責,是工會主動依法科學維權,建立和完善工會維權機制的需要。
職工代表大會工作的關鍵在于代表產生和審議程序。職工代表大會的制度設計就是在民主集中制原則下讓部分職工代表全體職工說話辦事,作為少數的職工代表,作用舉足輕重。因此,在代表產生環節必須充分發揮民主,在保證數量、比例、結構等基本要求基礎上充分實施民主選舉,真正將職工信得過、素質高、可以代表、能夠代表的人選上來,杜絕當然代表、內定代表。審議表決方面,提交職代會或代表團組長聯席會審議的重要議案從時間和程序上要確保全體職工代表吃透弄懂,并能夠充分與廣大職工討論交流,代表大家表達真實意愿。要突出重大決策、重大投資、重大人事調整、大額資金使用等“三重一大”內容的審議,這樣才能增強職工主人翁責任感,調動全體員工的聰明才智,為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把企業和職工的利益融為一體。要做好民主評議。堅持集中評議、無記名測評、個別訪談相結合,切實提高評議效果。要建立民主評議結果與管理層獎金、晉升等掛鉤的考核機制,真正使管理層工作由職工來考核,政績由職工來評判。
三、堅持廠務公開制度,切實發揮民主監督作用
廠務公開是廣大職工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一個有效方法,也是職代會制度的延伸和發展,把廠務公開民主管理作為職工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助推企業發展的有效途徑,體現其經濟價值。
推進廠務公開要健全三個機制。一是健全領導機制。企業領導作為廠務公開的主體,是廠務公開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要克服“不想公開、不愿公開、不敢公開、不會公開”的思想障礙,建立起黨委領導,行政負責,工會主抓,紀委監督,職工群眾廣泛參與的領導機制,使廠務公開有可靠的組織保證和明確的目標方向。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對廠務公開的基本原則、內容形式、工作程序、責任部門都提出明確規定,使各部門都能按規定程序予以公開。在公開內容上,重點公開企業改革發展的難點、經營管理的重點、貼近職工切身利益的熱點、涉及黨風廉政建設的焦點。在公開形式上,可采取廠務公開欄、情況通報會、民主座談會、告示等形式公開,在多媒體時代,還應積極拓展網上公開方式。在公開時間上,根據職工群眾的需求,采取定期公開與不定期公開相結合的方式,及時予以公開,保證公開的時效性。三是健全監督考評機制。不斷完善廠務公開監督檢查考核辦法,結合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民主管理工作進行考評。把廠務公開的成效與企業領導班子建設、職工民主政治建設、經濟責任制考核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廠務公開工作質量。工會組織要在深化廠務公開中,不斷創新和拓展職工參與企業管理,表達個人意愿的方式和渠道。傾聽職工呼聲,尊重職工訴求。把廠務公開的重點向職工關注的熱點、難點和敏感問題延伸。只要是職工合理的、可實現的要求,就要不遺余力地去實現。
四、堅持集體協商制度,維護和發展和諧勞動關系
工資是民生之源,是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可以緩解勞資矛盾,保障職工共享企業發展的成果,調動職工積極性、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實現職工和企業的共贏。工資集體協商的過程,實際上也是職工民主管理的過程。工會推進集體協商制度,切實發揮集體協商制度建設,切實發揮集體協商制度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方面的積極作用,既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權利,也是工會組織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工會只有扎扎實實地做好集體協商工作,才能贏得職工群眾的信賴和支持。
事實上,大力開展集體協商,著眼解決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收入分配問題,正是保障職工勞動經濟權益的迫切需要。工會做不好集體協商工作,就不能抓住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就會使得工會工作與職工群眾最需要工會做的工作之間出現偏離。維權工作抓不住核心內容,做不到點子上,哪怕工作做得再多,也很難讓職工群眾真正認可、接受和支持工會工作。同時,還應該看到,開展集體協商工作也是工會聯系職工群眾的有效途徑。工會干部要改變作風,密切聯系職工群眾,要做到真正地了解職工群眾的所思、所盼、所求,并著力通過工會的努力滿足他們的合理訴求。可以說,開展集體協商的過程,就是密切聯系職工群眾的過程。如果工會不深入職工群眾中間去了解職工群眾的需求、傾聽職工群眾的呼聲,提出的協商議題就不可能很好地與職工的訴求相契合,更不可能讓職工群眾對協商結果滿意,工會只要真正把握職工的訴求,感談善談,實實在在為職工爭取權益的改善,工會對職工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就會明顯增強。
民主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是職工參與企業管理體現主人翁地位,維護自身權益的主要途經,我們要把各項民主管理制度貫穿于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切實保障職工政治、經濟權益和民主權利,增強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使職工在促進發展中、在有序參與中、在協商協調中煥發出更高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潛能,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工會必須在其中要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進一步深化民主管理工作,從而不斷推動企業民主管理工作在促進企業和諧發展中發揮更加強大的作用。
(作者單位:福州城市客運場站運營有限公司)